“天、地、人”三才之道合论——中州学刊
如果说,“赞数德”三种品质揭示的是“人文统摄自然”的理性结构,那么帛书《易传》中的“天地人”三才之道所揭示的则是“自然支撑人文”的理性结构。 帛书《易传》对“三才之道”的论述亦甚是丰富,大致包括以下几段: 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系辞》) 是故位天之道曰阴与阳,位地之道曰柔 |
“赞、数、德”三种品格解析——中州学刊
《易》有赞、数、德三种品质,《易传》屡有论述,这三种品质的内在关系共同体现了帛书《易传》的理性精神的内在架构,故对三者关心的论述分析就显得十分必要,然在帛书《易传》中将三者并列论述的仅有两处,一见于帛书《衷》篇,言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幽]赞于神明而生占也,参天两 |
帛书《易传》理性精神内在架构蠡测——中州学刊
一、帛书《易传》六篇整体思想分析 尽管很多学者已经从文献学的角度对帛书《易传》的结构进行了讨论③,但是从思想构成角度来分析其理论结构的却甚少。一个文本的终极意义是我们对其思想价值的汲取,因此我们接着前辈同仁所开辟的道路继续前进便显得迫切和必要。 从帛书《易传》作者对《易传》六 |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的五个维度——中州学刊
1.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确立培养的内容坐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从国家制度层面、社会集体层面、公民个人层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 |
青年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中州学刊
1.社会转型带来的消极影响是青年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外在因素。青年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和发展对社会环境具有很强的依从性和依赖性。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转型,社会转型引起了各种社会关系的深刻变革,也引起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 |
青年社会责任感培养维度探析——中州学刊
一、青年社会责任感的时代特征 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方面,青年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健康、积极、向上的,其状况总体上符合国家和社会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受国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部分青年的社会责任感出现了与主流相违背的现象,需要引起高度重视。 (一)青年社会责任感的 |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评价与治理对策(三)——中州学刊
三、历史与现实:当前我国道德建设部分“滑坡”的原因如何评价和看待道德进步总趋势下出现的种种消极道德现象?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认为是市场经济不可避免的“孪生物”,有人认为是市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结果。笔者认为,这些看法若不是认识上的近视和偏颇,就是动机上的不纯。导致道 |
当前中国社会道德状况的评价与治理对策——中州学刊
一、道德之“坡”:感性与理性的考量 面对当前中国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缺德、悖德现象,有人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经济发展了,道德下来了”。甚至有人惊慌失措地评价为“道德崩溃”!如何考量当前的道德状况,无疑是一个首先必须正确回答的问题。 诚然,现实生活中的不道德现象不胜枚举, |
城市化视域下的城市文化解读——中州学刊
一、城市文化的唯物史观释义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其地理位置、气候、生产方式、经济状况乃至生活方式有着直接的关系,这一点无疑属于城市文化深层次的物质性基缘。但如果仅从城市文化本身来说,城市文化应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对此要说明两点,其一,这或许并不 |
“体用”和“古今”思维范式的得失——中州学刊
在中西文化互动中,很多知识分子曾经采用中学西学、古代现代和体用等范畴作为指导理念。“中体西用”、“全盘西化”和“西体中用”都是其中有代表性的提法。这些思想都曾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推动了文化交流,但它们也都存在不可忽视的缺陷。下面笔者对其予以简要分析。 在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 |
超越“体用”和“古今”——中州学刊
一、文化与跨文化交流 “文化”是人们耳熟能详而又聚讼纷纭的一个名词。笔者认为,“文化”和“文明”有共通之处,都是人类在处理和自然界关系时产生的一种人造存在。文化是由政治、哲学、宗教和艺术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要素组成的有机联系的动态系统,包含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个层 |
瑞典高社会福利水平创造强国家竞争力的实证分析——中州学刊
1.瑞典国情概况 从瑞典的国情来看,瑞典表现出高预期寿命(81.5岁)、高就业率(74.11%)、高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2252.54美元)、低基尼系数(0.2593)、低贫困发生率(0.0835)并存的特点。根据世界经济论坛每年公布的全球竞争力指数(GCI)排名情况,瑞典拥 |
高社会福利水平创造强国家竞争力——中州学刊
一、文献梳理与问题提出 社会福利和国家竞争力之间的关系经常是政治和学术辩论的热门话题。不同时期的持不同价值理念的学者、政府官员以及公众对于这一话题的观点是不同的。高夫(Gough)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对社会福利和国家竞争力之间关系的认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战后早期,福利国 |
村落熟人社会的价值及其重构——中州学刊
在政府主导和市场推动下进行的农村空间结构的巨变面前,村落熟人社会无疑遭遇困境并面临终结的危险。那么,以一定地域(在目前主要是社区)为单位构建熟人社会在当代是否还有价值?如果有,又该如何构建?对此,笔者先从现代社会的特质、熟人社会的功能两个方面对村落熟人社会的价值进行分析,并在 |
农民集中居住对传统村落熟人社会的解构——中州学刊
1.农民集中居住及其主要类型 通俗地说,农民集中居住就是把分散在农村居住的农民集中到新型社区居住,使他们过上类似城市的生活,以达到城乡一体化。农民集中居住最早来自江苏苏南地区的农村“三集中”实践,即“农民集中到镇区居住”、“工业向园区集中”、“农田向规模经营集中”。2006年 |
农民集中居住背景下村落熟人社会的转型研究——中州学刊
一、熟人社会的内涵作为学术概念的“熟人社会”是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其代表作《乡土中国》中提出来的。他指出“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①,“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社会……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②。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存在 |
基于主体弱势化的民办养老机构发展对策——中州学刊
民办养老机构主体弱势化是民间力量进入养老服务事业初期的客观反映。从社会效果看,对于庞大的老年群体养老服务需求来说,因其根植于社区乡村、灵活便利、作用巨大,受到社会欢迎。同时,它激活了整个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是老龄化社会满足养老服务需要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委、政府对此应有 |
主体弱势化和现有政策、认知的内在冲突分析——中州学刊
1.政策设计和“主体弱势化”现实的冲突 我国现行政策把民办机构分为营利性、非营利性两类。前者到工商部门登记为企业,没有明确的优惠扶持政策,按章纳税后,可以有分红等相应的权益。后者到民政部门登记为民办非企业单位(以下简称为民非机构),作为从事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活动的社会组织,享有 |
基于主体弱势化的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研究——中州学刊
一、主体弱势化是当前民办养老机构的特质 所谓主体弱势化,是指当前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社会力量大多为小微企业主和普通民众,相当一部分为下岗工人,创办养老机构多以谋生为目的,他们文化程度较低,进入之初几乎没有养老服务经验,掌握政策有限,资金规模小,主要靠长时间超强度劳动维持机构运营 |
我国环保监管模式的创新构想——中州学刊
(一)环保监管机构设置方面的创新 环保监管机构的设置既要尊重历史,又要与我国的环境现状、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等国情相适应,不能简单地讨论集中抑或分散、增加或者减少。在原国家环保总局升格为国家环保部后,我国环保监管机构设置方面的缺失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创新。 1.在中央政府层面建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