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价值观的刻板定式趋向多元化——中州学刊
除了起主导作用的被大多数社会所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外,一些在传统社会备受推崇甚至被定型化的一般价值观,大多随时代的变迁发生分化并日渐多元化。 1.性别观不再刻板化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即使妻子有工作,主要的养家/经济责任仍应由丈夫承担,主要的家庭照料责任应由妻子承担” |
家庭价值观的变迁特征探析——中州学刊
一、文献评述 国内关于家庭价值观系统的专题研究极其匮乏,既有的定量研究大多是对大学生或研究生以及征婚启事中的择偶观、性观念和生育观进行分析。而在一些关于社会伦理、精神生活和家庭变迁的研究中,虽然涉及家庭价值观的探讨并不少见,但其中大多为定性研究且更多揭示的是其消极面,也就是说 |
一个立法问题:法律该如何化解道德危机?——中州学刊
“彭宇案”所引发的思考绝不限于法律层面,其同时涉及了一个基本的道德问题:救助行为能否构成自认?也就是说,据彭宇实施救助这一行为本身能否认定其为侵权行为人?显然,简单地认为损害发生后的救助或道歉构成自认,这不仅有悖常理,而且极其危险。正如一些民众所担忧的,“彭宇案”的判决极易引 |
“彭宇案”之四重法律问题再检讨——中州学刊
在“彭宇案”①发生六年多之后,2012年1月,南京市政法委书记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称: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真相,彭宇曾承认确实与徐寿兰发生碰撞,只是因为在二审开庭前两人曾达成和解协议,协议中设立了“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 |
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是刑事被害人的正当权利——中州学刊
基于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的认识,笔者认为我国刑事法律应当直接、明确地支持和保障被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权利和实体要求,为刑事被害人获得全面、正当的民事赔偿提供法律保障。现行刑事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精神损害禁赔的规定,不但不能成为剥夺刑事被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权利的正 |
对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思考——中州学刊
根据我国《刑法》第3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99条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限于被害人因人身权利或财物受到犯罪侵犯而实际或必然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具有精神损害性质的损失(如名誉权、民主权利或人身权利受到侵犯而造成的精神损害)等,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环境法中环境利益之界定——中州学刊
(一)概念的确定 环境利益由“环境”和“利益”两个元素组成。在一般意义上使用的“环境”都是相对于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在研究某一具体的‘环境’概念时,必须弄清它的中心事物是什么……各种中心事物不同,其环境的范围、含义也不相同”。B |
法律视野下环境利益的澄清及界定——中州学刊
一、环境法中“环境利益”研究现状 (一)对环境利益的不同理解 环境法学界对“环境利益”一词并不陌生,许多研究成果都对环境利益或其某一方面有所涉及,尤其是关于环境侵权存在众多讨论,从中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对环境法调整的利益的不同认识。众多环境侵权的定义①无一例外都承认环境污染或破坏 |
大户农业经营的未预后果——中州学刊
土地流转与扶植大户政策取向虽以提高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要目的,但政策实践产生了“未预结局”B12(unintended consequence)。在社会行动理论中,“未预结局”通常指某一干预所导致的后果属于行动者没有预想到的、有时甚至构成与行动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大规模 |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业经营问题——中州学刊
一、引言 土地是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也是农户家庭生计、生活保障及代际转移财富的重要内容,由粮食生产而扩展出的粮食安全问题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前提。在我国小农经营格局中,家庭承包责任制“两权分离”的制度构造保障了农户的长久经营权,同时也以集体所有权来约束土地的非农转化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困境——中州学刊
新型农村社区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涉及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在经济发展水平达到、非农转移条件具备时,新型农村社区可以优化资源的配置、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群众生活水平。但是,社会发展有着它自身固有的规律,不以任何外力的意志为转移。新型农村社区毕竟是对几千年来农村存在状态的颠覆 |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探讨——中州学刊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加快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内容,其实质是把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全局中通盘筹划。它适应了农村经济结构、社会关系和利益格局的重大变化,激发了农村活力,对加快实现新型城镇化,实现人口集中居住、产业集中发展、土地集中经营,实现农 |
农业发展的进一步思考与讨论——中州学刊
目前,中国正在步入一个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
农业的发展道路与农民的新出路——中州学刊
中国的城市化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目前,在采取更加稳妥的城市化战略的同时,加快农业发展也可以成为解决农民问题的另一条出路。那么,如何在农业和农民之间建立起一种有机的联系来推动农民问题的解决?笔者认为,应该有一套完整系统的顶层设计,形成巩固农业生产、富裕农民和复兴农村公共生活的长 |
中国农业的发展道路与农民问题的出路——中州学刊
一、城市化进程下农民出路的反思 农民问题是一个经典话题。长期以来,国内主流观点认为,中国农民人数太多,土地产出太少,建立在一家一户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农业难以形成一个现代意义上的产业,这是造成农民收入低以及农村落后的症结所在。解决农民问题的政策措施是加快城市化进程,把大量农民 |
相对剥夺感的影响因素分析——中州学刊
1.收入分布函数 基尼系数取决于收入分布函数,我国的收入分配函数一直在变化,且基尼系数一直处于上升态势(高劲,吴刘杰,2011)。根据近年中国统计年鉴,仍采用上述变形的Logistic分布函数拟合,则2004—2010年的收入分布函数曲线及密度函数曲线如下: 曲线形态同黄恒君 |
对我国35个大中城市房地产市场相对剥夺感的实证分析——中州学刊
目前,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中,中高收入阶层购买商品房,许多中低收入阶层无力购房。为了保障低收入阶层的居住,国家实施了保障房建设项目,要求各地市建设保障性住房,为此,各城市也出台了相关保障房实施办法,规定家庭或个人收入低于一定标准下,才有资格申请到保障房。由于保障房数量有限,无购房 |
基于相对剥夺感理论的房地产市场公平研究——中州学刊
自1998年全面推进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得到了快速发展,房地产投资额由1997年的3178亿元增长至2010年的48 267亿元,2010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了104 349万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由1978年的6.7平方米增到了2009年的28平方米, |
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综合效应研究——中州学刊
自2003年以来,国家连续不断地出台了一系列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每一轮房地产市场调控都是各种调控措施综合运用下的全面调控,是一套“组合拳”,根据管理学系统理论原理,“组合拳”政策的综合效应要大于各调控政策单独发挥的效应之和。但是,对于房地产市场调控效果的综合评价却还没有一套科 |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建设:基于乡村生态文明视角——中州学刊
1.人与自然共生: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保护和维持农村土地整治区域生物多样性是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也是区域生态环境效应的重要指标。德国、荷兰等发达国家已经将农业地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土地整治的重要目标,通过保留自然斑块、构建生态廊道等方式来保护农田中的生物栖息地。我国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