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生活追寻与解读的现代困惑——中州学刊
目前,中国社会发生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其中在价值文化上对宏大叙事的不信任已成为一种“时尚”。在这现代化进程的世俗化倾向中,文化相对主义乃至虚无主义侵入了传统信仰的领地,市场经济所激发的金钱欲在缺乏终极信仰的约束和抗衡下,易促使消费主义泛滥、物欲主义膨胀。商品经济社会中以货币 |
精神生活的追寻与解读——中州学刊
能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并作为人类鲜明生活样式的精神生活,是真正属于人的自由生活样式。对精神生活传统与现代之发展的追寻与解读将成为考察精神生活的重要路径。 一、精神生活追寻与解读的传统方式 在人的精神生活问题上,影响着西方精神基调的就是理性与灵性作为人的根本特性的思想。在希腊传统中 |
老子政治思想与近代救国方略——中州学刊
老子思想中本含有“人君南面之术”,在内外交困的近代中国,随着经世致用思潮的蔓延,更多的研究者对其进行新的阐述和发挥,历劫余生《老子研究与政治》便是代表。该著虽然也是“用现代科学分析法指出其一贯精神所在”B26,但更多是从政治层面对老子思想加以论证。此书作者显系托名,其生平事迹 |
老庄哲学诠释中的现实关怀——中州学刊
随着近代学术研究范式的转变,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专科的方式研究老庄成为非常普遍的现象。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很多学者即使从哲学的层面研治老庄,同样带有浓厚的现实关怀,例如梁启超的《老子哲学》、程辟金的《老子哲学的研究与批评》、胡哲敷的《老庄哲学》、张默生的《先秦道家哲学 |
近代老庄学的入世精神
清嘉庆以后,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与民族危机的出现,士人开始关注现实,经龚自珍、魏源等人的倡导,“夫晚清学术界之风气,倡经世以谋富强,讲掌故以明国是,崇今文以谈变法,究舆地以筹边防”②,经世致用思想在道咸间终成风尚。经世致用本是中国学术的优良传统,而道咸间涌现的经世致用思潮具 |
试论王廷相的“气种说”——中州学刊
关于王廷相(1474—1544)的气论思想,特别是其对“气种之有定”的论述,仍然值得重视,它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新论域。①而作为思想史上的人物,王廷相及其气学往往被纳入中国思想传统中的气论这一脉络中来考察,此种研究的代表当首推张岱年先生。②这些逐渐深入的研究,对认识王廷相的气论无 |
人类文明的生态觉悟——中州学刊
生态文明的历史形态萌发于人类生态觉悟的历史进程中,1866年,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在研究生物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密切关系的意义上首次提出和确立“生态”概念,标志着作为生物科学、生命科学与自然科学意义上的“生态科学”的诞生。在恩斯特·海克尔那里,“生态学”具有了“家园”的 |
全球化视野下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思考——中州学刊
科技全球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使得生态问题广泛蔓延,并超越国界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因此,历史呼唤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当全球性的生态灾害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时,认真审视全球性的生态难题及其后果,深入剖析全球化进程中生态文明发展的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探讨中 |
通过制度建设推进道德治理的对策——中州学刊
诺斯曾指出:“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是使经济体制可行的社会稳定因素。”④但社会强有力的道德和伦理法则只有在强有力的制度环境中才能成长起来。从上述导致突出道德问题衍生根源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唯有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所需要的一系列制度,并通过这些制度给人们提供 |
制度变迁与经济领域道德问题的衍生及治理对策——中州学刊
当前,道德治理是我国社会建设中的重中之重。道德治理是有序开展、分领域进行的。因为不同领域中的道德问题是不同的,因而针对不同领域道德问题的治理策略也是有差别的。本文重点从我国经济制度变迁的视角出发,探讨导致道德领域突出问题衍生的原因及其治理策略。 一、制度变迁理论与分析道德领域 |
回帖写作与网络公共空间——中州学刊
网络公共空间的形成常常集中呈现为由某个网络热点事件或网络焦点人物引起的发帖、转帖、跟帖、回帖、拼贴等网络行为中。换言之,是具体的网络热点事件引发的网络围观构筑了特定的网络公共空间。可以说,全部的互联网公共空间往往就是被这些网络围观分割为众多的公共论域,而利用帖子写作来发表对热 |
回帖写作的文学性——中州学刊
所谓文学性,按照俄国形式主义大家雅各布森的说法,“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①。不过对于多数回帖者来说,其写作并没有明确的文学创作意识或文学旨归,而只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文学创作手法和语言技巧,以提高回帖段子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这里的文学性,对于回帖写作而言,主要是指 |
网络回帖写作:民间意识形态的公共论域——中州学刊
随着“围观改变中国”这一积极理念的深入人心,作为网络围观的直接物化形态,网络回帖、跟帖写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研究者的关注。近期,有好事者将多年来各大论坛在虚拟围观中产生的精彩回帖段子集锦后上传,阅读者无不对其中的草根智慧和精妙的语言表达击节赞佩。在大历史的视域下,我们完全 |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探析——中州学刊
21世纪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就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外公布,在国际上形成一种新的潮流。在我国,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在此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机制 |
国企改制中调整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中州学刊
对改制企业而言,与职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关系到本企业改制能否顺利完成并得到继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调整劳动关系,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发展。 1.完善劳动法律体系,推进法律与政策的落实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 |
国有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问题原因分析——中州学刊
国有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问题的出现,既有宏观方面相关规章体系不健全的原因,又有微观层面企业实际操作中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因素;既包括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包括改制过程中的新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缺陷 涉及我国国有企业劳动者维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中州学刊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处于一种和谐融洽的状态①,是一种涉及面广泛的生产关系②。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组织形式、劳动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国有企业改制势必造成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涉及企业员工的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诸多 |
制度创新:我国扶贫战略中的跨域治理路径构建——中州学刊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跨域治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扶贫制度的实施路径,保障人口脱贫与区域发展、社会进步的统筹兼顾。 1.优化区域扶贫跨域治理的组织耦合 在片区扶贫跨域治理中,首要问题是使新型扶贫制度的价值与效率落实在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之中。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一项制 |
制度变迁:我国扶贫实施中的跨域治理政策安排——中州学刊
1.我国扶贫制度变迁的原点分析 我国扶贫制度在建立初始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薄弱,区县之间从经济合作到社会事务联系较少,甚至处于相互竞争的博弈关系,这就造成了基于行政区划、地域边界为基础的内向型地方 |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中的跨域治理路径研究——中州学刊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大幅下降。按世界银行的统计口径,1990—2002年我国贫困人口的减少数量达到1.95亿人,占同期全球减贫总量的90%以上。截至2006年,我国提前成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使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