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论问题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教学中的运用

作者:王素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8-10人气:929

随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总量成倍增长,以往单纯的以传授知识型为主的教学模式已风光不再。面对“生有涯而知无涯”的矛盾和困惑,许多有识之士不约而同地为能力和素质教育而呼吁。以培养能力、开发智力、注重素质为核心的教育模式日渐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新趋势。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的教学中一般都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教师神情严肃地满堂讲授,学生正襟危坐地被动听讲,师生之间缺乏主动真诚的以“问题”为中心的互动和交流,学生很少有根据自己的理解发表看法和意见的机会,他们的个性由此受到压抑。而教师在课堂上由于总得不到学生的积极回应,课堂气氛始终沉闷,有时情绪难免会受到影响,这样潜在的灵感不易激发,教师的讲课水平也会大打折扣,很难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本人认为,改革以灌输式为主的教学方法,采用“问题教学法”等新颖的教学方法,符合当今的教育教学规律,能够更加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满足广大高校学生日益提高的学习要求。

问题教学法的主导思想是以问题为核心,通过大量的有内在联系的“问题”的不断“刺激”,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采用这一教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立足于对学生分析问题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和创造性才能的开发,克服长期以来存在的死记硬背和重知识轻能力的倾向。问题教学法源远流长,古希腊就有了问题教学法。20世纪初,杜威曾提倡过问题教学法,认为教学法的要素和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这些要素按序列为:情境、问题、假设、推理、验证,称为五步教学法。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世界性课程改革运动的开展和思维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问题教学法在教学中运用的越来越广泛。从心理机制看,问题教学法是属于探究性的,使用这种方法时,学生掌握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提供的,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去发现的。因此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一、《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可行性

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决定了“问题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中运用的可行性。我国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及学科素质教育要求把“问题”作为教学的中心,问题教学法的采用,有利于进一步明确和分解课堂教学目标,使教师和学生的行为活动更有针对性,有的放矢,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集中精力解决具体问题,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通过在课堂中调动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和进一步优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决定了问题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当今社会信息多元,资讯发达,崇尚竞争;当代高校学生总体来说个性鲜明且自信,目光远大且敏锐,思维活跃且敏捷,思想新颖且解放,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参与意识。这是“问题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中应用很好的基础和条件。问题教学法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中的可行性还由该门课程的特点所决定。《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的显著特点是理论系统、完整,逻辑严密且又高度抽象和概括。它要求学生必须擅于运用较强的理性思维、逻辑思维等创造性思维去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教育教学中采用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不仅可以锻炼、提高他们的“问题意识”、理性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和组织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增强他们的主动参与意识,提高战胜自我的信心。

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应用“问题教学法”的具体要求

把问题教学法引入《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的课堂,首先需要把一些似是而非的场景与问题教学法区别开来。有时课堂也许是以问题为核心组织教学的,老师在教学中会问很多问题,但其中一些是属于“填空式”的,常常把一个深刻的、一个可以进行探究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细小、不需要学生独立深刻思维,很容易就得到答案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没有思维深度,没有探究性,不利于学生多元智能的培养,是背离问题教学法的。还有一种情况是以教师为主体,由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先提出问题,并要求学生记下这些问题,然后由教师再逐一讲解。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问题意识,并有重点的掌握知识,从而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可是整堂课的问题,都是老师提出的,属于老师想当然的问题,老师步步引导,逼迫学生思考,表面上看,学生也在思考回答问题,但实际上是没有自己独立的思维,只是被老师牵着鼻子走。这种被动的问题教学法对学生问题意识的产生只起到外力推动的作用,而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仍未得到更大程度的有效开发。

笔者认为,上述问题的症结在于那种所谓的问题教学的立足点错站在了教师一方,而非学生,因而忽略了问题情境的创设。以学生为中心的问题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学生个性、创造性为目的。因而,在教学实践中,问题教学法的实施,最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最基础的一个环节,那就是问题的提出。要使学生对一堂课的知识产生学习研究探讨的兴趣,从而把自己的问题提出来,以作进一步解决。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有意识加大对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

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首先可以从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始着手。教师提出问题再逐一讲解的模式可以保留,在此基础上增加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教师提出的问题先行准备的内容,并要求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写出书面作业。这样,在新课讲授以前,先由教师在上一讲结束时预告下一讲的内容,并给出基本问题,然后分头指定几名学生按照上述要求准备相应内容。布置这些问题时,为了锻炼学生的研究能力,一般不开列参考书,而是让学生自己摸索,查阅资料,然后独立完成。与课堂提出问题再逐一讲解的基本办法相比,这一做法由于事先把问题交给了学生,就会将部分学生带进了问题教学法的运行轨道。

学生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经验后,教师要有意识的引导和督促学生发现和提出问题。具体做法是,在要求学生课前以问题形式预先准备的基础上,再要求课前准备的学生选出两本以上的同类教科书进行教材对读,或者搜索两种以上关于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然后仔细比较这些教科书及文章对所准备问题的叙述及其异同,最后给予相应评说。学生在比较了不同观点之后,往往会自然的提出许多相关问题,并生出解答这些问题的渴望。课堂实践证明,这样的方法对于引导学生自主提出和发现问题是简单而有效的,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学生的问题意识被充分激发之后,回过头来,还要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此前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的做出解答,这时候学生虽然已具备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的视野往往被教师的问题所拘囿,不能站在一个更广大更自由的学术背景中去解决这些问题。现在学生能够自主提出和发现问题,再适当引导和鼓励他们探索不同的解决路径,学生研究问题的能力就会得到较快的提高,这样就保证了问题教学法的基本目标得以实现。

实际上,问题教学法从西方传入后,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教学中得到积极推广并已经取得了一些良好的效果。它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教学重点,从传授现成的知识转移到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方法的轨道上来,是对传统灌输式教育教学模式的超越。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