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程的实施路径研究

作者:周韶华来源:《新美域》日期:2024-02-20人气:96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发展和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开发,为学校开展深度融合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提升及教学应用的深入,师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信息资源的唯一传播者,高清、丰富、播放流畅的优质教学资源以自身鲜明的优势,推动着“师者,传道授业解惑”单向传统教学模式的转变,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内涵。在教育过程中,美术教育是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功能。美术教学中的鉴赏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感教育的重要内容,更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鉴赏课程对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观察力、想象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及全面发展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未来成长具有深远影响[1]。因此,借助“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强大的信息技术和丰富的优质教学资源,开展美术鉴赏课程融合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现阶段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存在状况

一是经济发达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整体美术教育水平存在差异,专业师资力量分布不均,有些学校存在非美术专业课教师代上美术课现象。美术代课老师只是读读课本教材文字,看看课本图片,教学方法单一,不利于学生艺术素养的均衡发展。二是美术学科不被重视,存在可有可无,可上可不上的思想。三是对美术学科的偏见发展到对美术教师的忽视,教研和课程资源开发相对薄弱,课堂教学效能普遍较低。四是有些学校受综合因素制约,美术鉴赏课程经常变成自由绘画课,学生虽有向往美的天性,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却提升缓慢。五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受限于时间、空间和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教师在课堂内无法充分指导每个学生的创作过程。此外,由于教室空间有限,美术设施和资源不足,学生们的艺术创作受到一定限制。基于目前存在的美术教学现状,亟需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优质教学资源,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探索有效性实施路径,缩小校际差异,提升美术教学的质量与水平,实现教育公平。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程的实施路径探索

美术鉴赏课程是美术学科素养的重要内容,不同于其他美术理论课或技能课,只有认识到它的特殊性,才能采取恰当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美术鉴赏课程的教学目标。[2]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丰富的数字化美术资源,在学生的心中播下健康审美的“种子”,实现综合素养提升,才是美术鉴赏课程的真谛。

(一)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性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作品的欣赏活动,构成了鉴赏课程的特有环节,它的基本条件就是要有鉴赏物,鉴赏物是鉴赏课程的核心主体。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能观赏课本上的模糊不清,色彩变调又小又少的艺术作品。鉴赏物,最好是原作,受诸多因素影响,学生有时候也很难走进实体美术馆、博物馆欣赏实物作品。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利用近年来国家文物局政府网站“博物馆网上展览平台”扩增的大量在线展览内容,融入美术鉴赏课堂中[3]。比如,欣赏建筑、雕塑一类空间艺术作品时,教师可指导学生在该平台实现在线逛“全景故宫”,在中国文物出境展板块观看“秦始皇和兵马俑”,通过在线欣赏立体展现的建筑或雕塑场景全貌,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在线欣赏立体的“秦始皇兵马俑”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欣赏秦俑形象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造型,感受举世无双的古代艺术范本,了解立志发结,体会雕像专注、严肃的神情,欣赏“志向已定”的肃穆,理解中国编结艺术的内涵。另外,学生还可通过虚拟仿真技术参观名画名馆观看展览,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世界各地艺术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想象力。


兵马俑一号坑

(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

利用互联网平台,能够充分发挥学生作业的展示作用。在提高学生审美与鉴赏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自主构思策划、设计作品展览,鼓励学生利用实时互动的平台空间上传、展示自己策划的各类展览。优秀、经典的艺术作品对学生的启发固然重要,相互观摩同学间的作品对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及欣赏力的提升更具现实意义。教师还可以把多样化的形式、色彩、灯光、音响等元素交织在一体的展示设计微视频或课程视频推送给学生,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知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单后再提交,利用自动汇聚和进行大数据分析的教育云平台,实时把握学生对展示作品的动态表现,也能通过学生对这类展示作品的体验评分验证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了解学生对作品的欣赏情趣[4]。教师再加以及时点评和引导,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学生的欣赏力、学习主动性、自我表现力将得到极大的鼓舞与提升。

(三)增强教师信息化素养操作性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学资源权威、科学、专业、规范又实效,提供的全国名师、名家、名校、名课资源能有效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使教研备课增质又减负。一是学校间可以开展多渠道校际合作,搭建线上联动共同教研备课体系,能有效缩小校际教育差距,为学校美术课堂提质增效。二是加强提升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增强教师筛选优质资源进行备课和授课的现实性与可操作性。比如,教师在讲授吴昌硕的篆刻和国画作品时,可选取网络名师的部分课件再添加适合当地学情的视频素材,打造“双师课堂”。根据教学目标与鉴赏物组建关系,使欣赏内容进一步延伸。三是基于“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教师空间是一个展示业务专长和发展个性的地方,教师可以分析教学平台中教学案例的优势和不足,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师间也可进行交流分享,实现教师间的共同成长[5]。教师的信息素养能力直接推动课堂教学变革,推动美术鉴赏课程教学效能的再提升。

三、“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程教学策略 

现代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可以实现美术鉴赏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为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学校美术教育的能见度带来无限创新空间。教师在信息化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既要抓住资源主体,又需拓展创新思维。

(一)优化资源,讲解形式灵活化

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查找美术鉴赏课程的资源,将文字、图片、视频等材料进行优化组合,精心设计课件,可采用边看边讲、先讲后看和先看后讲等形式进行全面赏析。一是边看边讲。比如赏析《清明上河图》,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将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艺术品搬到课堂上,可一边介绍北宋风俗画张择端生平和他的作品艺术特色,一边播放优质高清版的《清明上河图》资料。二是先讲后看。先集中讲作品的故事和绘画表现形式,然后集中观看资料。如欣赏作品《韩熙载夜宴图》时,可以配上夜宴主题曲,先讲韩熙载这个人物故事,再播放《韩熙载夜宴图》的动图资料。也可以讲解顾闳中是如何凭借自己敏捷的洞察力和惊人的记忆力,将夜宴的每个细节默记在心,离开现场后挥笔作画的过程,凭借惊人的绘画技巧和传奇故事,流传下来并跻身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最后,通过讲解和欣赏顾闳中作品的构图、表现形式等,侧重讲深讲透,达到鉴赏佳作的目的。三是先看后讲。比如,可先播放水墨动画片或名家视频等,以此作为欣赏基础,让学生自由表达对水墨画的看法与认识,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再结合齐白石国画作品进行评述,最后由教师综合归纳[6]。这是启发学生求知欲望和提高欣赏能力的较好方式。

青蛙(中国画) [现代] 齐白石

(二)互动交流,因材施教个性化

每个人欣赏作品时的思维活动与个人生活经历和审美经验有所关联,这也是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体现。教师不是一个操作员或讲解员的角色,要通过手势、眼神、语气唤起学生对生活的联想,利用“互联网+教育”背景下丰富的资源扩充相关历史知识,强化学生的记忆理解,再提供必要的审美经验,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这是教师担负的美育重任,同时也是艺术作品的社会价值体现。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启迪学生独立思考,而不是填鸭式地下定论,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永远是美术鉴赏课程的主体。这样的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学生主动地将审美能力与已有知识相结合,完成了个性化学习和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

(三)利用微课,学习形式多元化

利用微课,构建情境模式。鉴赏美术作品必须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时代风尚、地理环境等因素,微课有着不可替代的直观性。例如在欣赏油画作品《开国大典》、龙门石窟《帝后礼佛图》等作品时,通过观看艺术作品,获得对形体、比例、空间、透视、色彩等方面的认识,这对学生今后在文学、艺术、理工、生物、医学、地理、考古等学科的研究或工作都大有裨益。微视频可使学生从思想和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可生动呈现绘画在平面上塑造的空间视觉形象,又能展现具有真实空间体量的雕塑视觉艺术形象,为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微课移动端的发展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把更多的艺术作品推送给学生,可随意放大作品局部和细节,结合历史背景还可深刻认识革命先辈的光辉形象,让学生对照欣赏要素反复观看以提升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当学生遇到各自感兴趣的知识点和关联作品时,也可自主查找鉴赏资料,相互交流推送,以此激发学习动力,自主解决遇到的相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真正拓展学校教育的深度、广度和效度,营造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审美教育生态。

利用微课,切入知识点。教师要注重日常生活素材与欣赏作品的结合,可以鼓励学生在旅游时,观摩各类建筑,拍摄记录,鉴赏比较。课堂上可选取苏州周庄、北京四合院、湖南湘西的凤凰古城、山西平遥古城的微视频进行观看,比对各具特色的不同地域建筑有何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另外,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一边欣赏黄山风景视频,一边欣赏黄永玉和陆俨少两位现代画家的国画作品。然后配上水墨山水画表现技法的微视频进行示范讲解,将大大提高理解能力和创作兴趣。学生在体悟情与景的结合过程中,获取主观表达思想与客观实景的交融想象空间,对构图与创作技巧有了认知,同时又学习了国画技法,感受国画用笔的粗细、弯直、轻重和虚实等,体味突出物体的空间感和质量感。通过学生的探究和表现,提高学生审美情趣。让学生学会用写意的方法表现高山和石块,把自己临摹的名家作品、主创作品或自己的绘画过程制作成短视频,谈谈自己对画山、石方法的认识和发现,也可上传到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平台,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观摩,扩大思考空间,实现学习方式的多元性。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给美术鉴赏课程带来了新发展格局,势必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程的有效性实施路径一方面为美术鉴赏课程教学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道路,另一方面又为教师信息化教学创新能力提出了新课题。审美体验能转化为道德力量。马克思曾说“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的”,美术课担负着美育的任务,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包含着艺术家对人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的思想感情。借助审美和思想教育的渗透,激发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陶冶情操,通过善恶美丑的鉴别提高学生理解、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树立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达到审美体验转化为道德力量的目的。美术学习的最终目标是在新的时代教会学生用美术的思维方式和学科融合的方式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问题。我们只有扎扎实实提升信息化素养,与时俱进,勤于探索,才能更好地实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目标[7]。


本文来源:《新美域》https://www.zzqklm.com/w/qk/29468.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