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启蒙寓言——《我没有自己的名字》的双重现实批判
中国现代性的未完成性,意味着启蒙的未完成性。启蒙是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带有重大缺失。批判现代性的西方现代、后现代文艺思潮成为我国文艺界对未完成的启蒙事业展开初步反思的重要外来资源。余华在其早期即对这一资源有较好的接受和运用,在转入对人生的深切关怀后,他并没有放弃其早期立场 |
论《呼兰河传》中时间的“裂”痕——文学论文
《呼兰河传》文章开篇就用了一小段描写自然环境的文字,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用了简单的几句话勾勒了一幅北方极寒天气下大地的表象。作者从不同的视角用了有8处“裂”来描写了地“裂”的状态,但在接下来的段落中没有再这样集中的用过这个字,笔者认为作者所刻意强调的“裂”字虽然在后文中并未集中体 |
析美国黑人女作家格罗利亚·内勒笔下的七位黑人女性形象
格罗利亚·内勒生于19世纪五十年代,是当代非裔美国文学领域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她的小说描述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美国北方非裔女性的生活。她探索和实验性地描述了非裔女性的命运,其最终目的是实现非裔女性的独立与解放。她的小说《布鲁斯特街区的女人们》讲述了七个非裔美国女性的动人故事 |
试论莎士比亚名作《哈姆雷特》中“捕鼠机”的含义
根据戏剧第三幕中哈姆雷特所述,他安排名为《捕鼠机》的这场演出具有两方面的目的:一方面他要试探克劳狄斯和王后的态度,并希望他们能当场供认罪行;另一方面也为检测自己究竟是受到了死去父亲鬼魂的召唤还是内心深处魔鬼的诱惑。从整部《哈姆雷特》的剧情来讲,哈姆雷特最终用自己的生命换取 |
诗画一致说的反叛——从《拉奥孔》看诗与画的辩证关系
诗画关系是一个老而又老的话题,犹如“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在西方纵向历史发展过程中有过不同的关于诗与画两种艺术门类关系的演变;而仅就一般的诗画关系,那不是中国美学的独家所见,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中西美学的共同论题。 诗画关系涉及到艺术分类问题。艺术能否分类?一些美学家否认 |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谈《甲方乙方》与《私人订制》中的矛盾意识
《甲方乙方》是1998年元旦中国内地上映的首部贺岁片,收到了全国3600万的票房,创造了有史以来北京电影市场的最高票房纪录,也确定了贺岁片的概念,以及冯小刚贺岁王者的地位。影片以串联式的小品结构展开,诙谐幽默,语言风趣,内涵丰富,耐人寻味。16年后,《私人订制》于2014年 |
阎连科小说《天宫图》解读
2013年,余华《第七天》出版,掀起了文学批评的热潮。一个关注点便是向死而生的叙述,以及文本呈现出的批判笔力。然而早在1994年,阎连科就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中篇小说《天宫图》,文本呈现出的内容、语言、以及批判力度丝毫不逊色与《第七天》。 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引起批评界的 |
山水画是寄寓思想的表意艺术
山水画的意境美来自画家心灵的创造,可以说是寄寓思想的表意艺术。它“写景”也要“造境”,为了寄寓思想、精神感悟、诗意哲理的主观因素,需要进行自然与理想化的主观表现。而“境”只是“意”的载体,没有“意”的“境”便是失去灵魂的躯壳。唐代山水技法进步后,从原来重青绿而一变为尚水墨, |
论《长恨歌》中王琦瑶生活环境的诗意性
《长恨歌》是以上海生活为背景的,作者力图在其中展现上海近40年的整体风貌,王琦瑶正是当时这个城市的代言人,通过她写出了“一个城市的故事,一个城市的命运”王安忆笔下的都市环境和日常风物都赋予了极高的诗意性,她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流水落花、情意盎然又极富温情和活力的世界。在《长恨歌》 |
英雄气短、儿女情长及其背后——项羽《垓下歌》的文学与历史解读
汉高祖刘邦五年,即公元前202年,项羽身处垓下(今安徽灵璧东南)之围,兵少食尽,四面楚歌。他自知大势已去,于是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就是著名的《垓下歌》及其写作背景。 在《史记·项羽本纪》里,太史公司马迁以 |
论《尤利西斯》结构中的重复手法
《尤利西斯》是一部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英语文学著作,它打破了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结构,建立了有机的空间结构布局,在《尤利西斯》中,构筑空间形式的重要方法就是重复手法的运用。这里的重复不是解构主义意义上的重复,而是传统意义上的,即重复叙述,复写,把同一故事写几遍,以期达到强调说明的作 |
从叙事角度探析《第七天》
《第七天》是余华2013年6月出版的一部长篇小说,这部作品继承了余华关于死亡和现实的书写,也有所转变性的添加了很多对于人情人性的关注。余华作为先锋文学的代表,其作品中的暴力因素不仅是一种颠覆传统的表达方式,更是对现实的无情的揭露与鞭挞,表达了一位作者对于底层人物的悲悯。 |
论五台山寺庙壁画的审美承载
五台山现存寺庙壁画艺术历史悠久跨越时间长,分布相对集中,遗存壁画涵盖了唐、宋、金、元、明、清、民国等朝代。五台山跨五台、繁峙、代县、阜平四县。现存完好的寺观壁画多集中在五台、繁峙两地。其中最为著名的有: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唐代壁画,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的宋代壁画、繁峙岩山寺金 |
蓝花布印染点画工艺的隐喻美——论述浙江仙居蓝花布制作工艺中的点画技术
蓝花布印染因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精湛的染织工艺被称为是民间艺术的瑰宝。我国目前蓝花布印染主要以南通、浙江仙居、乌镇地区、湘西凤凰地区较为著名。本文以浙江仙居蓝花布印染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对其所展现的独特艺术魅力进行深入的探讨。这种染织方式最典型特点就是蓝底白花纹为主要的图案纹样。蓝 |
头韵及夸张在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中的运用
头韵(alliteration),“指的是在两个或多个相邻的词中,重复出现开头或中间的辅音。”[1](P318)这种修辞手法在第九首十四行诗中用得最为突出,体现在重复[w]这个音上。第一行中重复了两次:‘wet’‘widow’;第四行重复了四次:‘world’‘will’‘ |
《错解一字,误读全篇——再析王维诗<使至塞上>》辨正
《使至塞上》诗是盛唐大诗人王维最著名的一首边塞诗,该诗是王维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第一次奉使出塞时所作,该诗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最为后人所称赏。后人对该诗也作了很多的注解和赏析,其中刘景惠先生在《错解一字,误读全篇——再析王维诗<使至塞上>》(下 |
萧梁时期文学派别的归属问题
司马迁在《史记·平淮书》中言:“物盛而衰,时极则返。一质一文,终始之变也。”当今学术界在对萧梁文坛的研究中,几乎无所例外地将其划分为“保守派”、“折中派”和“新变派”,或是以“质胜于文”、“文质并用”以及“文胜于质”来划分。文学的确是在文质的盛衰变化和更替中获得充分的互动, |
从“唱词”文学透视秦地民间文化艺术
从九十年代的“文化热”开始,“文化”一词便被广泛运用,更成为当代文学及评论界所关注的“关键词”之一。随后,关于文化思考的各类文学创作便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民间文化更成为当代作家普遍关注的维度。在层出不穷的文学创作中,“秦地”作家独具地域文化特色的规模性创作,在当代优秀文学 |
伪装与性别:乔治·桑小说《印第安娜》研究
乔治·桑的成名作《印第安娜》出版于1832年,发行后受到广泛的好评。评论家圣勃夫高度赞赏这部小说,认为它有“我们周围的风俗和人物,自然地、毫不做作的语言,不出平常范围的故事情况,强烈而且不是平常人都有的热情,可是这种热情是经过真实的体验和观察”。[1]许多读者也喜欢这部小说 |
中职学校思想教育工作问题与策略
近几年,国家对中职学校思想教育工作十分关注,尤其是随着教师年轻化趋势的出现,中职学校对年轻教师思想教育工作更为重要。习近平同志说过:“加强我国青年教师队伍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是国家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高校党建工作的重点内容。”中职学校向高校看齐,结合自身实际,将教师队伍尤其是青年教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