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古诗词中的模糊语言及其翻译处理——文学论文

一、引言 模糊与精确相对应,最初是出现在数学领域,之后在人文科学领域出现了模糊语言学、模糊美学等新兴学科。王秉钦曾经指出“现代科学告诉我们,模糊学正以无穷的生命力对各种科学门类施加影响,努力实现与其他科学的结合,特别是人文科学领域”①。模糊是语言的一种基本属性,人类语言中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论文篇文学论文发表论文 作者:叶红卫,刘晓民 2014-09-25
平民画家——张乐平研究(文学论文)

一、概述 张乐平(1910-1992)现代最杰出的画家、漫画家,第五、六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委、顾问等。出生在浙江省海盐县黄庵头村一个平凡的家庭,他所创作的三毛形象,影响了几代读者,被誉为“三毛之父”,名扬海内外。除此以外,在年画、插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篇发表论文 作者:杨春燕 2014-09-25
情色意识:文学史叙述的一种途径——文学论文

法国学者乔治·巴塔耶的《色情史》可以引发我们对于文学史研究的思考,尤其是文学史与情色意识的关系问题。比如对于他的著作可能被认为是对于色情的辩护词的假设问题,巴塔耶回答说“人类的存在决定了对一切性欲的恐惧;这种恐惧本身决定了色情诱惑的价值。倘若我的看法在某种程度上带有辩护的意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发表论文论文篇 作者:张颂华 2014-09-25
《老人与海》两个中译本翻译规范的比较研究——文学论文

一、《老人与海》及其中译情况的概述 1.《老人与海》中译情况的回顾 在《老人与海》被介绍给中国读者之前,海明威在中国已经享有很高的声誉,很多他早期的作品已经被翻译成了中文。在一些前辈的辛劳下,海明威和他的作品已经扎根在了学者跟读者的心中。在这样的环境下海明威的第一部中译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发表论文篇 作者:徐明瑛 2014-09-25
论中国古典戏曲圆形结构特征——兼论中西戏剧差异(文学论文)

中西戏剧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上产生和发展的,由于民族审美特征的差异,中西戏剧也随之形成不同的美学风格。中国古典戏曲具有悲剧性意蕴,但又不是西方文艺理论意义上的悲剧。然而随着西方文艺理论的引进,许多学者直接套用西方悲、喜剧概念来定义中国古典戏曲,这样做是不能准确把握中国古典戏曲美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论文篇文学论文发表论文 作者:王雪,李成 2014-09-25
《基姆》:帝国与殖民历史的交织——文学论文

鲁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Kipling,1865-1936)20世纪英国享有盛誉的重要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350多篇短篇小说以及4部长篇小说。这些小说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有长篇小说,短篇小说、诗歌、游记、儿童文学、随笔、回忆录等等,短篇小说的成就最为突出。在数量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发表论文篇 作者:许晓琴 2014-09-25
探析《米德尔马契》复杂社会关系下的人物魅力——文学论文

《米德尔马契》是英国著名作家乔治·艾略特最有影响的作品,其中人物的塑造极为精彩。作品通过多种手法塑造了性格迥异的各色人群,是英国文学史上的巨作之一。 一、米德尔马契镇的人们 米德尔马契镇就像一个大舞台,各色各样的人在这里上演了不同的角色。美丽高贵的多萝西娅是作品中最美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篇发表论文 作者:何申英 2014-09-25
《看不见的人》中黑人民俗在主人公种族身份建构中的作用——文学论文

一、引言 1846年在《雅典娜神庙》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英国作家威廉·J·托马斯首次提出“民俗”这一词语并将其定义为“流行的古物,过去的通俗之物”(Fenton,19)。我国民俗学家钟敬文先生将其概括为:“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钟敬文,1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发表论文篇 作者:郎文君 2014-09-25
嗜酒与逃禅——论明末云南遗民文人的独特人生(文学论文)

明朝覆亡造就了一大批遗民。云南地处偏狭,成为最后的抗清阵地而遗民聚集。近人秦光玉所著《明季滇南遗民录》收录了众多云南籍以及曾生活于云南的遗民,他们忠于明王朝,坚决不仕新朝,有的选择归隐乡里,有的选择寄身禅林,更有人寄情于酒,这些都体现了他们高尚的气节和独树一帜的人生气概。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篇论文发表 作者:张颂华 2014-09-25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异化人生——《寒夜》和《红字》的比较(文学论文)

《寒夜》和《红字》这两部小说在简洁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寓意。两部小说是两位人生信仰不同的作者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背景下写成的,是不朽悲剧,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都在控诉制造罪恶的社会,都在同情、悲悯不幸的异化生命。两部作品中的男女主人公都在心理上扭曲变形,男主人公变得懦弱、没有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篇发表论文 作者:赵西芝 2014-09-25
文学作品中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分析——文学论文

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明确指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 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在社会上获得的能力和习惯。随着民族和国家的产生发展,文化具有了民族性和国家性。不同的社会形态会产生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所以文化的发展也和社会发展保持一致。而文学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发表论文篇 作者:李智 2014-09-24
谐音、节奏和格律——西方文论视角下的诗歌声情(文学论文)

韦勒克和沃伦合著的《文学理论》是西方文论中公认的经典之作,其中第十三章《谐音、节奏和格律》(下文简称“本章”)探讨了文学作品内部语言声音系统的特质和规律,很多思考可与中国古诗词相关问题的研究彼此印证、互相补充,为中国诗学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一 朱光潜《诗论》中说:“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篇发表论文 作者:翟朋 2014-09-24
浅谈电子书包推广困局及其突围策略——教育论文

电子书包概念的提出已有数年时间,它是一种符合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实践,我国2010年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技术标准委员会电子课本与电子书包标准专题组的成立,更是带动了国内电子书包的巨大发展,在这其中不免会遇到一些问题,本文总结出了现阶段推广电子书包的“三元困局”模型,并就此提出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论文篇教育论文发表论文 作者:江吉林 2014-12-14
从莫言《红高粱》看真实作者与隐含作者的关系——文学论文

本文以莫言的《红高粱》为例,探讨莫言和他创造出的“第二自我”之间的关系,以期更好地把握文本中语言和意义的狂欢。 一、何为“隐含作者” 布斯认为隐含作者是“真人(作家)的一个理想的、文学的、创造出来的替身”①,是隐含在作品背后的作者的“第二自我”。由于人性的多样性和社会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发表论文文学论文论文篇 作者:丁韶怡,周敏 2014-09-24
从精神分析视角看《红高粱》中的“性”——文学论文

《红高粱》正是莫言有感于现代人苍白孱弱、“种的退化”,通过“重塑农民英雄形象”,从而“呼唤生命强力,复活民族的野性的游魂。”③而要表达“生命力”这一主题,作为人类生命本能之一的“性”,便是创作中不可回避的话题,也是研究者无法绕开的领域。《红高粱》中对“性”有着多次的展现,根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发表论文论文篇 作者:杨敏娇,周敏 2014-09-24
格雷马斯矩阵中的“我爷爷”——文学论文

《红高粱》是莫言引起巨大反响的代表作之一,小说波澜起伏的战争场景,腥味十足的语言风格,构建出一个独具匠心的莫言小说世界,张扬的个性,鲜红的高粱地,原汁原味的民族风格,凸显出狂放不羁的生命力和浓郁的民族精神。小说中的“我爷爷”是高密东北乡“最美丽最丑陋,最超脱最世俗、最圣洁最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发表论文篇 作者:范琳,周敏 2014-09-24
传奇,战争,人性——《红高粱》中战争叙述的人性超越(文学论文)

假如说战争是一架大车,车上坐着“我爷爷”和“我奶奶”等英烈,历史与传奇则成为这架车的两个轮子,而真实则理所当然的成为链接这两个轮子的核心轴承,而“我”则成了这架大车的车夫。追求、肯定完美“人性”则是我前进的动力和奋斗目标。用这样的比喻来描述《红高粱》,是非常恰当的。通过“我”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论文篇发表论文文学论文 作者:韩武杰,周敏 2014-09-24
亵渎与崇拜——男性视角下的《红高粱》

1、男性视角下对女性的“亵渎” 《红高粱》以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来叙事,“我”在小说中不参与故事活动,只是单纯地作为一个叙述者和凝视者来观看并叙述人物形象及整个故事的发生、发展。《红高粱》中包含两个叙述者。首先,“我”是最为显现的男性叙述者。其次,莫言作为男性作家是隐性的叙述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发表论文论文篇 作者:李娟,周敏 2014-09-24
感觉的奇异与复活——浅析莫言《红高粱》陌生化手法

莫言作为当代中国文坛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在代表作《红高粱》中尽情挥洒着对世界细腻独特的主观感受。他通过奇特、反常化的语言及叙事视角,唤醒文学中逐渐僵化且不易被察觉的东西,延长了读者感觉的时间,增加了感觉的难度,冲击着读者的感官世界,为我们描绘出美丽虚妄而真实残酷的画面。不得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篇发表论文 作者:卢俊兴,周敏 2014-09-24
嗜血的狂欢——解读《红高粱》的“狂欢化”

莫言的《红高粱》是其成名之作之一,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作为中国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以浓郁的魔幻现实主义风格深受国内外学者的好评。本文将采取一种全新的视角,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着手,分析莫言《红高粱》中各种语言、形式所构成的狂欢的盛宴。这种狂欢,是一种

类别:优秀论文 标签:文学论文论文篇发表论文 作者:薛伟,周敏 2014-09-24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