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少功《日夜书》的结构方式——文学论文
韩少功的新作《日夜书》,一经问世便引起各界关注。纵观韩少功过去的作品,除去一开始相对稚嫩的“知青文学”以外,他一直是一个形式感极强的作家,或者说几乎从未被传统现实主义文学的套路束缚。这部《日夜书》可以说并未在形式革新的路途上走得多远,而是在更加“踏踏实实地”讲故事。但这部小 |
浅谈余华《兄弟》的悲剧性——文学论文
《兄弟》作为余华“十年磨一剑”的得意之作,在狂欢式的叙述层面之下有一种挥之不去的悲怆之气。余华曾在后记中如是说:“《兄弟》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相当于欧洲的中世纪;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 |
《许三观卖血记》中对生存哲学的探索——文学论文
《许三观卖血记》是余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作品,这一时期的作品淡化了早期的暴力、血腥、死亡等,更多的是用温情对生存意蕴进行探索。余华对这种创作的改变解释道:“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我开始意识到一个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是一种排斥判断的真理,作家的使命不是发 |
从《米》简析苏童的叙事特色
一.死亡叙事 纵观苏童的小说我们可以发现小说中使用了大量的死亡,作为先锋派作家,苏童小说中人物的死亡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审美意蕴。不同于传统的死亡叙事,他小说中的人物多是很偶然的状况下死亡的。 首先死亡在《米》中是个普遍存在的现状,整部小说在开始就散发出了死亡的气息。五龙刚到了城 |
分析《七宗罪孽的救赎》中的人物悲剧
影片以倒叙的方式开始,起始于一个女人举枪自杀,警方接到案子在整理她的遗物时,一个叫阿伦的法医发现她就是自己以前的“主子”苏珊娜。回家后他将自己保存的照片给妻子看,也由此开始了对苏珊娜的回忆。 苏珊娜是一名继承了万贯家产的贵族,善良美丽,颇为下人们敬仰爱戴,但是她的婚姻却 |
印度影片《还愿之旅》的生命感悟——文学论文
影片的情节围绕两个年轻人,一个因为股市崩盘,一个因为爱情失意的两个陌生人同在桥上自杀,但却自杀不成。一个撞向汽车晕了过去,一个从桥上掉下来摔到脑袋而被送进了医院。在医院再次重逢,一起从医院逃出后想尽办法都没能自杀成功,于是两个人相约除夕之夜再到同座桥上。这时离除夕还有20天 |
“9·11”事件后个人身份的迷失与重建——从存在主义视域看唐·德里罗的小说《坠落的人》
在美国当代文坛上,唐·德里罗(DonDeLillo,1936-)是不可忽视的一位重要作家。2007年他发表的小说《坠落的人》被认为是“9·11小说”的定义之作。实际上,早在“9·11”恐怖袭击发生之前,唐·德里罗已然着手书写恐怖主义和暴力,挖掘“恐怖时代”人们的内心世界,探 |
高士其作品的雅俗共赏问题研究——艺术论文
一、高士其作品集及其文体分析 以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8月版的《高士其全集》为统计标的,高士其先生的作品共分为四卷,第一卷为1949年以前的科普作品;第二卷为其1949年以后的科普作品;第三卷为其一生创作的诗歌;第四卷为其回忆录、论文、讲话、题词等。详见下表: |
住宅室内设计中的采光与照明——建筑论文
前言 光,有自然光源和人工光源之分。在自然光照条件下,随着时间以及天气的变化,室内物体的色彩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人工光源对室内环境的影响比自然光源更加复杂,因为人工光源的光谱分布与自然光不同,所以不同的物体在人工光源下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各有不同。在住宅室内设计中,光的运用主 |
继承与超越——评谭恩美新作《惊奇山谷》
2013年5月31日著名华裔美国作家谭恩美携新作《惊奇山谷》(TheValleyofAmazement)参加2013年度美国书展1。《惊奇山谷》是谭恩美的第六部长篇小说。自从其1989年第一部长篇小说《喜福会》荣登当年《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并持续了九个月后,她随后接连出版 |
工业革命大潮中决胜于理性主义的柯尔律治自然观之形成——以《古舟子咏》为例透视柯氏生态思想
一、引言 西方文学史思想史上的丰碑式人物,英国浪漫主义诗人中最具哲学深度与浪漫诗学思想的文学理论家,柯尔律治被著名生态评论家罗伯兹和杰弗德誉为“最伟大的生态预言家”,众多光环与荣耀集于一身。何以使他的影响百年之后仍然屹立文坛不倒且具有如此魅力?为什么说他比起同时代(19世纪 |
论王安忆笔下的乡村世界——文学论文
综观王安忆的写作,她的笔下始终有两个轮廓清晰、界限分明的审美空间。一个是以上海为代表的都市,一个是以“大刘庄”或“小鲍庄”等命名的乡村。王安忆都市题材的小说因《长恨歌》的获奖,张爱玲的去世,以及城市文学研究和怀旧热潮的兴起,一直占据着大多数研究者的视线;仿佛王安忆与上海成了 |
论苏青作品中情欲与性爱的言说——文学论文
引论 1918年《新青年》第4卷第5号刊登了周作人翻译日本女作家与谢野晶子的《贞操论》,以此为发端,新文化运动发起了关于贞操、情欲与性爱问题的讨论。在新文化运动性启蒙观念的光耀下,表达现代意义上的情欲与性爱成为当时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之一。例如,郭沫若表达对于性的自然和个体 |
入木三分骂亦精——析读讽刺喜剧《高祖还乡》
元代散曲名家睢景臣创作的《高祖还乡》被任半塘先生奉为元曲中滑稽成趣的最杰出代表,而剥离其表层所显现的诙谐热闹,作品将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最高统治者,体现了作家对社会黑暗现实的清醒认识和愚民不可救药的悲凉感喟,以其明确的价值立场和独到的艺术标尺,与现实作着永不妥协的对抗。作品折 |
探究小说的现实指导意义——以《透明的红萝卜》、《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围城》为例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学也在走向市场,尤其是小说,这个本身就是随着市民阶级繁荣起来的文学样式,更是走在文化市场的前沿。那么作为文学生产的本体,小说的产生本身就受到了许许多多的影响,文学生产与文学消费之间的矛盾,市场经济下文学主体性是否会动摇,等等。因此,批评应注重挖掘小说对 |
从张爱玲的《半生缘》中反思女性价值——文学论文
张爱玲的长篇小说《半生缘》以苍凉的笔调成功的塑造了顾曼璐这个既让人可怜又让人痛恨的女性形象,剖析她的人生历程,时时让读者的情感处于纠结之中。父亲早逝,她为了养活家人,不惜放弃自己的爱情去做了舞女,成为了父权宗法社会中的牺牲品,后来随着年长色衰嫁给了祝鸿才,本以为嫁人之后会得 |
山西古代民居的建筑艺术——文学论文
中国古民居实在是太古老了,因为我们甚至可以走进“山顶洞人”的家园。林林总总的中国民居,无不各具风情,它们是古人物化了的生活方式,是中国各民族人民演绎人生话剧的最主要的舞台。 民居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种类之多令人惊奇。北方地区建筑多用厚重的围墙作四壁,以抗风霜、雨雪等的严寒 |
“得人心与讨人嫌”——观平儿与赵姨娘为人处事看二者身份命运变化
在《红楼梦》这部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古典名著中,曹雪芹成功地塑造了很多性格特色鲜明的人物。在众多的人物群像中,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种是主子类人物形象;一种是奴婢类人物形象。而诸如平儿、赵姨娘这样的地位有点儿尴尬的人物形象,可以说是既可以归于二者中的任何一类,又游离于二者之外。 |
纵观谐谑词背后的苏轼——文学论文
一、概说 “东坡善嘲谑”“东坡滑稽”“东坡以文滑稽”“子瞻之清谈善谑”“东坡好戏谑”“东坡多雅谑”,这些描述东坡善于滑稽、谐谑的言语在古书中常有提及。论及苏东坡整个人生,经历了两次“在朝——外任——贬居”的变迁,几度沧海桑田,宦海浮沉,苏东坡却始终能以其旷达乐观的态度看待 |
《诗经》鸟饰现象的文化探析——文学论文
在《诗经》产生的年代,鸟已经成为了一个华夏民族重要的文化符号被广泛应用。在诗经的文本中,不仅可以看到大量描写鸟类的诗句,还有很多以鸟类的具体形象或抽象形象作为装饰的现象,例如以绘有鸟类形象的服装,以鸟为图案的旗帜,鸟羽装饰的车马,持有鸟羽的舞者等。这些诗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 |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