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的三个层面——电影《悲情城市》的“焦虑主题”解读
纵观侯孝贤的作品,《悲情城市》(1989)以及之前的五部影片《风柜来的人》(1983),《冬冬的假期》(1984),《童年往事》(1985),《恋恋风尘》(1987)和《尼罗河女儿》(1987)。社会变革引起的对抗和分裂,人的剥离和焦虑一直是其有意凸显的主题。时代浪潮下个 |
让语文教学焕发生命活力——文学论文
“语文课程标准”突出强调语文教学要有“丰富的人文内涵”,而“丰富的人文内涵”包含了对人的生命意识、生命价值的理解和探究。当今,人类越来越关注人的生命意识,语文教学的生命活力也成为了教育界关注的问题。语文教学是以塑造人的灵魂,构建人的精神,挖掘人的生命为目的教学。由此看来, |
《秋天的怀念》的文体甄别——文学论文
一、辑录考 《秋天的怀念》创作于1981年,发表在1981年广州的《南风报》上。 它最初被收入在1985年10月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一书中。这本书系“希望文学丛书”之一,是史铁生的第一本作品集,收录了史铁生1978~1984年所有的文学作品。它的 |
从诗歌创作看侯方域的家国情怀——文学论文
侯方域(1618—1654),河南商丘人,字朝宗,号雪苑,出身于清流世家。他的诗歌创作,早年有《晋斋诗集》,被任源祥评价为“才方陆、贾,气敌邹、枚”,顺治十年方域将其诗作辑为《四忆堂诗集》6卷,收诗388首,以编年为序,后人又辑其遗诗8首为《遗稿》1卷,附刊于诗集之后。 |
一波三折之笔,家国无依之恨——李清照《永遇乐》词赏析
其《永遇乐》(落日镕金)一词,一般文学史家皆系于晚年寓居杭州时期,所据为南宋张端义《贵耳集》的记述,张氏《贵耳集》卷上云:“易安居士李氏,赵明诚之妻。……南渡以来,常怀京洛旧事。晚年赋《元宵·永遇乐》词”。②从词中所表现出来的与早期词明显不同的情感倾向和用词色调来看,是后期 |
《再生缘》的人生悲剧再认识——文学论文
一、《再生缘》的名家解读 国学大师陈寅恪在共和国成立后仅为两位风尘女子作伐,写出《柳如是别传》和《论<再生缘>》。柳如是为明末清初名妓,后适钱谦益,劝谦益殉明,节烈甚于名流。此人空怀绝色绝才,但生不逢时,又为弱女,一生壮怀激烈,却无力回天,饮恨归天,为众多同道者 |
以儿童视角诠释苦难中的温情——评香港电影《岁月神偷》
《岁月神偷》是一部优秀的香港电影,故事娓娓道来,没有直白的陈述,没有歇斯底里的感情渲染。而所有的生存意义都分解到生活的细节中,令人回味无穷,如同一杯老酒,你要慢慢品,才能尝出其滋味。影片的背景是六十年代的香港,故事围绕一个典型的小家庭。从广州南来、为生活挣扎的父亲,自得其 |
现代性背景下男性视角的爱情经济学——重读《伤逝》(文学论文)
《伤逝》写于1925年10月21日,自发表以来,多有学者对其进行了不同层面的阐释。如周作人及有些日本学者将其理解为鲁迅对自身生活的影射,李荐农和叶生机将《伤逝》理解为鲁迅对于五四一代人爱情与人生的指导,李长之在他著名的系列论文《鲁迅批判》中细致地体察了《伤逝》的抒情艺术品 |
掠尽人间景色 道不尽许多愁——浅解唐诗宋词中色彩的灰暗格调的运用
色彩在绘画中以其诉诸人的视觉感受的强烈效果激发欣赏者心灵的震撼。作为中国文学高峰的唐诗宋词其色彩艺术的运用不仅借鉴了音乐的节奏、韵律等表现手法,同时在美术绘画的技巧中也获取了一些艺术表现的灵感。我要谈的并不是色彩中的亮色,而是灰暗的格调,表现出的哀怨、离愁、别恨、失意等。 |
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女性主义倾向——文学论文
多年来中外论者一直聚焦于早期海勒研究中的小说主人公(男性人物)、犹太传统、主题的荒诞性和艺术上的黑色幽默技巧等问题,对小说中的女性人物少有论及。有所涉及的也是认为作家没有把女性放在和男性同等“人”的位置上,而是被作为相对于男性的“第二性”、“另类”而存在的,是被贬损的形象 |
逝去的年岁-------杜拉斯《情人》爱情悲剧的解读
《情人》将人的欲望从道德中解放出来,交还给永恒的爱情。让人惊惧的犯罪感被纯洁而自然地打碎,人得以还原本属于自己的快乐,继续向生命探源。16岁的白人小姑娘和比她大12岁的中国北方黄皮肤的男子,欲望的尽头是绝望无助的爱情。本文拟通过肉欲、家庭、道德这三个方面来挖掘这场爱情悲剧 |
浅析《世说新语》对《诗经》的接受
《诗经》流传的历史,就是被接受,被研究的历史。据范子烨先生的统计《世说新语》共有四十多则故事与《诗经》密切相关。[1]《诗经》能作为一部经典而存在下去,就在于不同时代的人们去解释、去接受、去运用。一、《世说新语》所引《诗经》的接受形式 从《世说新语》所引《诗经》来看,主 |
中西爱情诗情感表现和空间设置比较——文学论文
自古以来,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是世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无论是中国的诗歌,还是西方的诗歌,都在其文学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诗歌可以分为抒情诗和叙事诗。而在抒情诗中表达男女感情又是其主要内容。纵观中西方抒情诗,对爱情的向往与赞美,是中西方诗人共同 |
《柏林苍穹下》的人性美感体验——文学论文
《柏林苍穹下》主要讲述了两位倾听人类心声的天使穿梭于柏林的故事,其中一位天使由于恋上了人间女子而决定变成凡人。影片穿插着形形色色的人们的内心独白,传达出的是一种对于现实生活的焦虑与不满、压抑着无处发泄的悲伤,以及对于未来的迷惘和纠缠于过去的无法释放的情绪。影片拍摄于198 |
《楚辞》之“君”释义——文学论文
《楚辞》中“君”字使用较多,但意义各异,区别较大。在《楚辞章句》《楚辞集注》《楚辞补注》《楚辞通释》等权威性解说,以及在今人的一些注释中,对“君”字的解释也不够详尽,都是沿袭古代儒家的一些解说,没有阐明“君”字的具体意义、区别,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环境下的具体指称。在 |
《梦余集》所折射的文学创作精神——文学论文
《梦余集》收李肇亨鼎革前夕至顺治十五年间作品。这十余年中,诗人历经清朝入关,社会动荡之后,一改衣食无忧的生活方式。在不断的奔波、躲避战乱中,常于梦中作诗,惊愕而醒。其“小引”曰:“予尝梦中作诗,醒辄记忆,间以语客,或诧为奇……盖自癸未甲申,迄今戊戌十余年间,欣戚悲愉,惊愕 |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的空间叙事——文学论文
《穿普拉达的女魔头》(以下简称《女魔头》)在诸多批评家笔下仍被诟病于消费主义各大品牌倾销的战场,如以让·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作为契机对小说进行批评,或被众多文学批评者圈为后工业社会的一种心理病态的倾诉。在笔者看来,《女魔头》关注的唯一是女性——他们的职场、生活、情感——空间 |
“感伤色泽”与“忧郁凄美”的悲情观照——叶兆言长篇小说《苏珊的微笑》诗意审美勘探
著名作家叶兆言以男性视角审视中国式婚姻的长篇小说《苏珊的微笑》以当下最时髦的话题:小三、凤凰男、高干子女、官场、“潜规则”等来深层剖析现代人的生存境况和围城内幕。作为第一部由男性作家执笔的婚恋小说,柔婉的笔调、感伤的色泽、凄美的意境……透过谜一般的“微笑”意象不断重现,在对 |
比较分析《反对阐释》与《另一次死亡》——文学论文
一、反对不可靠的阐释 苏珊•桑塔格的《反对阐释》题记中就表达出对事物“内容”的抵触,事物的内容是微乎其微的,而通过其“外表”,也可以说是形式可以洞见世界的隐秘之处。因为古希腊艺术模仿论或再现论影响至深,艺术本身就成了需要辩护的问题,艺术是否有用,是否是谎言,是否 |
“背对城市的写作”——张承志创作倾向分析
一、特殊的成长经历 张承志生长在一个富有理想和英雄色彩的特殊年代——“文革”。在狂热躁动的政治文化鼓动和引导下,年轻一代将“做人民的英雄”作为自己的终极理想追求和价值标准,并将自己的行为定义在“学英雄”的范畴中。张承志自认为是中国最早的最纯正的红卫兵,这种思想和经历使张承 |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