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浅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

作者:黄秀丽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5-27人气:2455

美育即审美教育,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十分重要,中学语文因其自身独特的文学特征在中学美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美育的探索与实践是当前语文教育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本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美育问题有些粗略见解,试从语文与美育的关系以及美育的实施等方面作浅析。
  一、语文与美育的关系
   美育在个人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可以说美是一切的源泉。由于语文学科的特点,它的美育任务好像没有真正得到重视,实际上它的作用更重大、更深刻。美育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着重大意义。语文学科的美育,可以有效地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大家的情操,积累审美经验,从而提高审美鉴能力,培养想象力,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1、语文中的德育要通过美育才能实现。

“寓德于教”、“文道结合”、韩愈的“文以载道说”等便是为语文中的德育要通过美育才能实现这一说法提供了理论根据。在日常教学中,有些教师在教学山水游记课文时,通常在总结时说:“文中表现了作者如何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等等,就算大功告成了,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

美育是贯穿于诗文中的,可以说无所不在。社会生活、自然景物、人类语言等是十分丰富的,反映这一切的文章也是多姿多彩的,这些都能引起读者的美感。作为语文教师,要“披文入情”,细致地品味大自然的诗情画意,赏析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体验人类丰富的思想情感,感受深刻的生活哲理,欣赏作品中各具特色的建筑、绘画、雕塑、音乐等艺术美,领略不同风格的结构美、语言美……总之,让学生以审美的方式感受和认识世界,感染熏陶,潜移默化,从心灵深处产生一种追求崇高、美好的强烈欲望,从而使人的思想精神产生质的飞跃,较好地达到德育的目标。众所周知,《刘胡兰》一书以其活生生的艺术形象教育和激励着年青一代,使他们成为革命和建设的新人,这就是美育的伟大功绩。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实质就是美育,只有这样,语文学科才有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2、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是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的关键。
  语文枯燥无味,平淡抽象,这就造成了老师说“语文难教”,学生反映“语文难学”。那么“难”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呢?我想难在未能真正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不是“填鸭式教学”填得学生大倒胃口,就是“满堂灌教学”灌得学生晕头转向,这些单纯知识性的讲解,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长期的应试教育,更是千篇一律,使语文缺乏新鲜感和吸引力,学生厌学,教师烦教,恶性循环。

那我们该如何做呢?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美育。语文的内容广博精深,文章是有情物,存在着丰富而深刻的美,自然美、人情美、精神美、艺术美、语言美、风格美、结构美等等。我们要发挥青年学生感情丰富,易受感染的特性,诱导学生去体验美,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在语文学习中接触了解到的名胜风光、典型形象、崇高意境、人生哲理,在心灵上都会感到一种愉悦,这种“润物细无声”的美育体验,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了思想,陶冶了心灵和美的情操,增长了才智,“苦读”变成了“乐读”,从根本上提高了语文教学的质量。
  二、语文教学的美育实施
   美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有如此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那么在日常教学中,我充分挖掘,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去发现运用和体验语文中的美。

1、创设情境,在审美直觉中感知美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从感知开始的。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作者感知社会生活的结果。美育必须有一个对象作为外来刺激,学生主体通过感知产生美感,在理解中引发情感上共鸣,产生美感。在语文教学中,本人充分调动学生的视、听觉的积极性来唤起学生感知审美的能力。讲授《海燕》一文时,因为学生中绝大部分没有见过大海,所以为了唤起学生对大海美的感知和向往,唤醒其热爱大海的情感。本人运用多种教学手段,采用配有海水潮起潮落兼有音乐播放的形式,欣赏大海绚丽风光的光碟,从听觉和视觉上引导学生进入美境和丰富其感受,从而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想象。 

2、诱导式教学,启发学生美的想象。
  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它既离不开作品的本身,又与学生主观能动性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就显得尢为重要,直接影响美育的最终目标的实现。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善于诱导。适时的、精当的启发和引导往往能触发学生的灵感,点燃智慧的火花,使其茅塞顿开而兴趣倍增。比如教学《看云识天气》中,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唐代诗人刘禹锡写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中的“东边日出”与“西边雨”的奇特现象,在我们生活中常见,同学们七嘴八舌说还不是在夏天最常见?活跃的气氛一下子就来了,那么我们可根据什么来预测天气呢?是不是简单理解为“蓝天白云”和“乌云密布”呢?这样或许就能使学生的精神为之一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这节课便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比如在《驿路梨花》一文中,有多次提到梨花姑娘而梨花姑娘却“犹抱琵琶半遮面”,这样就有必要启发引导学生学生找出有没有直接描写或间接描写梨花姑娘的语句,然后通过自己的联想,推断出为人民服务建造茅屋究竟到底是谁。此外,还可以通过讨论来进行拓展。如文中为什么多次出现“洁白的梨花”,学生通过讨论并凭借想象,能深刻体验文中主人公那纯洁美好的心灵,从而产生深深的敬佩之情,这样就能很好地拓展了审美。

3、在讨论比较中让学生体会美。
   让学生在思考的基础上开展热烈的讨论,使每个人都有发表见解的机会,这样可以互相启发,互为补充,养成探讨学问的好习惯,形成热烈的课堂气氛,增强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各抒已见,进一步扩大交流的范围,使大家达到某各种程度上美的共识。
  在指导学生领悟课文中的精彩之处时,要让学生在思辩中真正地体会美、认识美,为创造美打下基础。在审美教育中引导学生透过感性形象去把握文章的内容实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进入作者的内容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如教学《散步》一文时,我就引导学生讨论和赏析在南方初春的田野,如何去感觉一家三代相亲相爱、和和美美……,叫学生去寻找体验文中的美,如开头一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这个充满诗意的开头,“我蹲下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了背起了儿子……”等等,这样可以学习了解作者的语言功底,学习运用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品评作品的语言美、形式美、内容美,体会出“家”的伟大的力量。通过——讨论和赏析,此时学生与作者的思想感情完全融合,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审美活动时,尤其重要的是让学生根据审美对象展开想象的翅膀,广泛地联想,进行再创造思维。语文美育中的审美创造就是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条途径。审美创造可以抓住作品中原有形象来进行提炼、加工、想象和构思,去创造又新又美的艺术形象。例如讲完《敕勒歌》时,我要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改写,大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心目中的大草原写出来,把脑海中“手摸白云天,脚踏花草地”的草原风光与大家说一说,大部分学生都能涌跃发言,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学生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本身也随着提高了,这样学生的思想感情就很自然地达到升华。  
  美育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人类悠久灿烂的文明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美育材料,只要我们大胆热情地去实践,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书育人效果,从而进一步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