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英汉禁忌语的异同比较及其文化根源

作者:姜月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6-09人气:7416

禁忌是人类最古老的无形法律(弗洛伊德,1986)。它起源于远古人类对于强大的自然物和未知的自然现象的畏惧。在劳动过程中语言产生与发展,并“被赋予了一种它本身所没有的、超人的感觉和超人的力量,社会成员认为语言本身能够给人带来幸福或灾难,认为语言是祸福的根源”(陈原,1983)。禁忌语便产生于此种趋利避害的心理。

禁忌(taboo)一词源自汤加语(Tangan),其意为“神圣的”、“不可触摸的”。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亚群岛居民用其指称那些需注意、被禁止的词语。

  禁忌语广泛的存在于世界各种语言之中,反映出不同的文化心理与价值取向,并受其制约与影响。而现代越来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却急需人们打破禁忌语所带来的文化阻碍,英汉禁忌语异同的研究正是秉持求同存异的精神和态度,来寻求解决之道。

1. 英汉禁忌语的相同之处

1.1. 关于死亡、疾病的禁忌语

  死亡与疾病是禁忌语的永恒主题。汉英两语中关于“死亡”与“疾病”的委婉语均十分丰富,人们用其来避免直接表述时所带来的尴尬与亵渎之意。英语中用“sleep”, “go to heaven”, “be at peace”, “go west”等表达死亡之意,中文中则有“安息”、“永眠”、“归西”、“仙逝”等。

疾病禁忌语也有大量实例。癌症就被委婉称为“the Big C”, “that disease”。新闻媒体也常使用“a long illness”来指代它。直称精神疾病的患者为“mad” 或“crazy”被认为是不礼貌的,人们常委婉称其为“a little eccentric”或“not all there”。

  死亡与疾病的禁忌语,究其本源,是人们对死亡的畏惧。直言死亡不仅是对死者的不敬与冒犯,更是对死亡本身的亵渎。英汉两语中大量存在着的禁忌语体现出了人类这种“说凶即凶,言祸即祸 ”的普遍心理。

1.2. 关于性行为的禁忌语

  英汉两语中都存在着对“性”的回避现象,其中汉语表现尤甚。

  在儒家严格的纲常思想与佛教的禁欲主义的共同约束下,“万恶淫为首”的性保守思想在汉文化中根深蒂固,使得大量禁忌语应运而生。如古代文学作品中常用来代指“性”的“朝云暮雨”、“共赴巫山”等。

  虽然随着西方性解放思想的冲击,现代社会对“性”并不再讳莫如深,但 “行房”、“发生关系”、“夫妻生活”等委婉语依旧代替了直接使用“性行为”。

  英语社会文化比汉语要开放许多,英语中 “make love ”, “have sex ”等词都可作为中性表达来使用。但是若真正谈及性行为时,人们还是倾向于选择比较含蓄的方式,如“go to bed with”, “have relations with”, “play cars and garages”等。

性禁忌语回避了直接谈及“性”时所带来的不适感,避免给听者和说者的带来难堪与窘迫。这种禁忌语在汉英两语中均大量存在。

1.3. 关于猥亵词的禁忌语

  猥亵词禁忌语是指对于生殖器、排泄或排泄器官等的语言回避。此类禁忌语旨在避免对话中出现猥亵词时带来的恶心、不安、尴尬感,避免对说话者产生误解。

  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政府曾颁布法令,禁止在广播、电视等媒体中使用“fuck” “shit” 等“四字词语”。而在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如farting(放屁),人们也会使用“pass air”, “touch bone and whistle”等来委婉表达。

  有关排泄的禁忌语在此类范畴内比重较大。古时中国就有“出恭”、“内急”、“方便”等委婉语。到了现代,“上厕所”、“去洗手间”等中性表达是日常生活中的首选。同时也有用“一号”与“二号”来代指大、小便,戏称“解手”为“唱歌”等的表达。而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则有“go to lavatory”, “go to the bathroom”, “ to fresh up”。而比这些更为委婉、高雅的则有:“to answer nature’s call”, “to make a pit stop”。

  人们使用这些迂回、委婉的说法来表示猥亵词所含的相同含义,主要是为了表示礼貌。反之,违背的人,则被认为是粗俗、无礼、无教养的。

2. 英汉禁忌语的相异之处

2.1. 关于宗教信仰的禁忌语

  宗教信仰是禁忌语存在与产生的根源性领域,对禁忌语的影响极大。其主题常常与语言灵物崇拜紧密相连。语言灵物崇拜是对超自然力的崇拜与恐惧中产生的语言的神化行为。出于对鬼神的敬畏,宗教信徒必须回避神明与魔鬼的名字,绝不轻易提及。

  英语国家以信奉基督教为主,并视之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据《圣经》记载,上帝规定以色列人必须遵守十戒,其中第三戒为“Thou shalt not speak my name in vain.”(尔等不可妄称吾名)。因此上帝的名字耶和华(Jehovah)成为了基督教中最大的禁忌语。随便提及,即被视为亵渎神灵。

在英语国家,大多数情况下,宗教禁忌语只能由神职人员在正式宗教场合使用,一般信徒不可妄自使用。God、devil、Christ、Jesus等词只能在严肃的场合和对话中使用(布龙菲尔德,1933)。

  区别于英语国家,汉民族并不具有统一的宗教信仰,因此宗教禁忌语未能对汉语产生较大影响。此类有限的禁忌语主要来源于原始宗教。原始宗教包含了伦理纲常、祖先和图腾崇拜以及人为宗教迷信等众多成分,是一个极其庞杂的体系。

  自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起,孔孟之道就代表了汉民族古代伦理纲常的最高价值。儒家讲求崇尚礼仪,要求人们在社会中言语适度,非礼勿言。

  图腾崇拜是原始宗教的一种重要表现,是禁忌语一种特殊的起源。“图腾”是一种集体名称,也是一种祖先的象征。图腾文化对汉民族的影响长达几千年,并作用于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其中便出现了有关图腾的禁忌语。例如长阳土家族因以白虎、蛇为图腾,所以人们不许直称“老虎”、“蛇”,必须使用其他词语代替。

2.2. 关于姓名的禁忌语

  “称谓是人类社会中特定的人在特定的人际关系中的特定身份角色的称呼”(戴昭铭,1996)。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产物,英汉两语中的称谓不仅体现出不同的社会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反映了不同的禁忌语习俗。

汉语中的称谓禁忌语被称为避讳。避讳反映了中国特有的一种历史文化现象,。《礼记•曲礼》按照避讳对象将避讳分为“国讳”和“私讳”两类。

2.2.1. 避国讳

  在中国古代,统治者的名讳被称为“国讳”(万建中,2010),是所有名讳中最神圣而不容侵犯的。全国避之,不得冒犯。一旦触及国讳,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秦始皇嬴政,为避“政”字,改“正月”为“端月”,又因其父庄襄王名楚,便避称楚国为“荆”。汉光武帝刘秀,改称“秀才”为“茂才”。唐太宗李世民改“观世音菩萨”为“观音菩萨”,以避其名。清代康熙帝名玄烨,因此,书写“玄”字时必须缺点或改写为“元”,以致汉代学者郑玄在清代刊印的书籍都写作“郑元”。

  国讳是英汉禁忌语间存在的最显著的差异。汉语禁忌语受到儒家思想中代表纲常伦理的 “礼”的思想的影响,有着根深蒂固的阶级性。“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其基本精神是天地人伦上的上尊下卑,要求人们恪守“为亲者讳,为尊者讳,为长者讳”的道德伦理。这同根源于宗教信仰,具有广泛“平等”思想的英语禁忌语有本质上的差异。

  “人人生而平等”的观念深植于英语的文化心理之上,这也使其称谓没有像中国一般有诸多禁忌。特别是在统治者的称谓上,英语体现出了平等与民主的精神。

  英国历史上著名的“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她的名字不仅在皇族中广受欢迎,在民间也是十分常见。纵观英国历史,皇室成员的名字都是十分大众。“詹姆士一世”(James I)、“乔治六世”(George VI)、“威廉王子”(Prince William),他们虽是帝国最尊贵的人,但在名讳体现地位尊卑方面却远没有中国的统治者那样较真。

2.2.2. 避私讳

  避私讳是指在一家范围内,后辈要避免自己祖先和尊长之名(万建中,2010)。古人认为名字和本人的性命息息相关,要倍加呵护,不可轻慢。遇私讳不避,被视为不敬。而触犯他人私讳,是十分不礼貌的举动。

  《红楼梦》中林黛玉避其母贾敏之私讳,每遇“敏”字就念作“密”,或缺写一两笔。司马迁父名“谈”,便将名有“谈”字的古人改作“同”。苏轼祖名“序”,作序一律改为“叙”。更有甚者,诗人李贺,因其父名“晋肃”,“晋”与“进”同音,所以他终身不得应试进士。

避私讳产生于祖灵崇拜和封建家族宗法,其实质是崇拜祖先的灵魂。在中国古代,名字同身体一样“受之父母”,却具有超人的力量,人的灵魂就附着在名字上(李中生,1991),不可亵渎。其中先祖的名讳更是不容后人冒犯。直称私讳,将触怒先祖灵魂,给家族带来灾难。加上封建宗法在礼法上的约束,逐渐建立起先祖在神性和礼教上的双重崇高地位。

  但在英语文化中却完全找不到类似的例子。英语国家喜欢沿用祖辈的名字起以示纪念和敬爱。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其父亲名为伦道夫,他便命名他的一个儿子也为伦道夫,祖孙同名。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给他的儿子取了同自己一样的名字。后辈与祖辈同名在西方社会是极为普遍,毫无争议的。

3. 总结

  禁忌语这一文化现象反映了人类普遍共有的趋利避害的心理,但是在不同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下有着不同的表征。本文虽试着比较了英汉禁忌语的异同,揭示了其中一些文化因由,但面对愈演愈热的英汉跨文化交际活动,还有待进一步完善,用发展的眼光继续探究。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