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学校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及反思

作者:谢甜来源:《物流科技》日期:2023-12-01人气:526

根据《中国物流金融市场监测》(China Financial Information)研究,到2026年中国物流金融市场将达到51.88万亿元人民币,如图1所示:


图1 2022-2026年物流金融市场容量预测(单位:万亿元)

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角色,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国家经济的关系具有密切相关性。如图2所示,从社会物流总额和GDP的增长率的关联性来看,两者之间存在着很高的相关性。



图2 2015-2020年我国GDP与物流业相关性分析(单位:%)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全年全国物流相关企业数量约为22.4万家,相较于2016年增长了11.2%。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和效率,成为当前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我国高等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教育方面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很难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通过考察发现,我国高等院校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实践教学体系和方法,导致学生无法获得实际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也导致很多毕业生很难适应物流行业的工作岗位需求。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高校必须从根本上改善现有的教育模式和方法,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牟含(2023)认为: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推动下,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贸交流日益紧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环境中,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信息的迅速普及,对国际物流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因此,对国际物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就变得非常关键[1]。牛文举、王晔(2023)从培养理念,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体系,培养评估五个方面探讨了新人文教育方向下的新人文教育,以期为解决我国大学新人文教育所面临的困难,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参考[2]。程江云(2022)从“企业需要”的角度,从“中职物流业”的角度出发,论述了中职物流业的“人才需要”和“人才需要”,并就目前高校物流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若干对策[3]。程磊(2022)将从产教融合的角度,对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剖析,并给出相应的对策[4]。李建(2022)从政府、高校和企业三方协同视角,构建了“培养目标整合、培养机制协同、培养质量过程化”的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型,为推动高职院校和高职院校之间的对接和发展,以及推动高职院校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思路和方法[5]。

1  概念界定

1.1 物流管理专业

物流管理专业是现代经济发展中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现代物流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以及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物流领域,以更好地实现物流系统的优化与集成,实现对物流系统的计划、组织、控制、协调和优化的一门应用性学科。根据教育部对专业内涵的界定,物流管理是以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为基础,以运筹学等为工具,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研究货物在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中有关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

专业内涵是指专业培养目标所涵盖的主要内容。物流管理专业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系统掌握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及相关经济领域的基本知识,具有较强的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及计算机应用能力;了解并熟悉相关行业与领域发展动态,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掌握一门外语,具有一定的对外交流和国际化工作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相关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物流管理专业主要课程设置如下:管理学原理、运输管理原理及实务、供应链管理及实务、物流系统分析与设计、采购管理等。主要实践环节有:市场调查与预测(电子商务方向);运输方式选择(运输管理方向);企业物流战略规划(供应链方向);企业物流资源规划与配置(配送中心方向);企业物流战略制定与实施(仓储管理方向);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电子商务方向);电子商务运营管理等。

1.2  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是指以一定的社会需要为依据,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要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一般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有三个方面:一是服务于国民经济发展,这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二是服务于物流业发展,这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三是服务于物流业发展与国家经济发展之间的协调关系,这是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因此,学校在制订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结合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分析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所面临的形势和未来物流业发展所需专业人才类型。

2  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专业定位不明确

我国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已有20余年,但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科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起步较晚,相关的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较少。同时,各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定位也不尽相同。如以上海商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职业院校将物流管理作为其特色专业建设;以北京物资学院为代表的高等财经院校则将物流管理作为其财经类特色专业建设;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性大学则将物流管理作为其经济管理类特色专业建设;以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等院校为代表的地方高校则将物流管理作为其综合类特色专业建设;而以西安交通大学等为代表的研究型高校则将物流管理作为其重点建设专业。虽然各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上各有特色,但都存在着专业定位不明确的问题。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没有从其学科体系出发,没有明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导致学生无法对其专业进行准确定位。另一方面,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设置、教学内容选择等缺乏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缺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

2.2  师资力量薄弱

根据调查,我国物流管理专业师资力量较为薄弱,特别是在高职院校中,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具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实践能力的较少,多数都是从其他专业转入,缺少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实践能力。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虽然一般都具备一定的物流理论知识基础和实践操作能力,但是他们对于物流企业具体运作流程和软件操作技术不太了解。另外,从当前情况来看,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绝大多数教师都只是本科学历,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很少。

2.3  实践教学相对缺乏

物流管理专业的实践性很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良好的实践条件,然而目前许多高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中普遍存在实践教学条件差的情况。首先,目前大多数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很多高校对学生进行实习时,主要以参观形式为主,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物流专业知识的兴趣和动力。很多学生在实习时,只注重如何完成任务,而不去思考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否符合企业实际情况。其次,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内容、教学场景也相对落后,大多采用书本上的知识,而忽略了书本之外的物流知识。比如,高校没有相应的实践教学场景及实践道具,物流管理专业学生不能在学校学习到相应的录单、扫描等工作的操作,课程中学习的理论知识无法满足其后续的职业发展。

2.4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物流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物流管理为主线,其他相关的学科作为辅线,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但目前我国高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并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4.1  理论课程设置较多,实践环节过少

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是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因此实践课程应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但我国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课程目标定位不准,只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和应用技能的培养,使得学生在毕业后并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需求。

2.4.2  课程设置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目前我国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并没有体现出专业特色和专业优势,课程体系杂乱无章、重复率较高。许多高校对物流管理专业进行了多次合并与拆分,致使物流管理专业学科设置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

3  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3.1  明确专业培养目标,合理设置专业方向

高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在人才培养方案中,通过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将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有效融合,培养具备一定的物流管理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适应我国物流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复合型应用人才。

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要基于社会物流行业的发展,从物流岗位群出发,结合高职院校专业特点,明确培养目标和规格。首先,高职院校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及特点,合理确定本地区物流产业结构中的各类岗位群对物流人才的需求状况,制定培养目标;其次,结合物流岗位群的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等,明确本专业培养方向。最后,根据不同地区地域文化、地域经济水平,与学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相结合,合理设置专业方向,有计划的进行目标培养。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实践能力

从教师角度来说,物流管理专业教师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同时还应该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从学校角度来说,一方面,应该注重引进物流管理专业的优秀人才。学校应该积极与其他高校、企业等合作,引进一批有实践经验的人才充实到物流管理专业教师队伍中来,以此来不断提升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学校应该加强对教师教学能力、业务水平等方面的培养和培训,以此来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业务水平和实践经验等方面。

3.3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产学研相结合

物流管理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可依托本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以及企业物流部门的相关人员,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机会,通过企业中物流实际工作项目的学习和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的指导,使学生对本专业在现实中的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而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学校应该积极引导企业参与到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使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体系、编写教材、确定教学内容、进行师资培训、安排学生顶岗实习等。通过校企合作,可以促进企业和职业教育相互了解、相互信任,有利于共同培养人才,达到双赢的目的。

3.4  推动课程体系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在课程体系建设中,应注重把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前沿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学科基础与专业知识的融合,在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上要注意课程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避免重复建设。针对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设置合理的课程结构和学分比例,对理论与实践教学进行统筹规划,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课程内容上要适应行业发展要求,结合市场需求,通过改革实践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同时还应注意课程之间的相互衔接与协调,通过制定合理的课程大纲、课程标准和考核标准等措施来保证课程之间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4  结  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高校作为培养物流人才的重要基地,应该根据社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制定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因此,高校应该以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为目标,从教材建设、教学方式改革、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入手,不断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


本文来源:《物流科技》https://www.zzqklm.com/w/jg/309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