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地方院校食品专业“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的探索 ——以黄冈师范学院生命之光志愿服务队 “三下乡”活动为例

作者:刘畅 程孟荣 占剑峰 王蔚新 胡婷 吴鹏 沈峻峰来源:《中国食品》日期:2024-02-26人气:183

为推动高校转型发展,教育部联合多部委于2015年制定《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给和需求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变,培养服务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进步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地方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更是要时刻依托区域政治、经济、文化等资源,推动地方教育以及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黄冈市地处大别山南麓,具有丰富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包括传统优势产品(水稻和双低油菜)、优势畜产品(生猪和大别山黑山羊等)以及特色产品(蕲春蕲艾、英山茶叶、麻城福白菊、红安苕 、小龙虾、板栗和食用菌等)。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特色优势还并未形成产业优势,主要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集中于生产环节、产业链短、附加值低。所以加快由单一农产品为科研、生产、加工、贸易等全产业拓展是目前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对具有区域特色的食品专业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一项战略工程和基础任务。“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问题是乡村振兴五项战略任务中的第一项要务,是乡村“生活富裕”的前提和保障,亦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源头。黄冈师范学院作为湖北省黄冈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挂靠在生物与农业资源开办,其前身为1991年创办的食品科学与工程专科专业,2000年开始进行本科招生。实践教学作为高校实施人才培养的关键一环,是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重要途径。在《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已经明确了实践教学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核心地位,尤其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属于实践性较强的应用型专业。本文基于黄冈师范学院生命之光志愿服务队“三下乡”活动,以地方院校、乡村和企业之间协同互动为着力点,探索“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的模式,为今后地方高校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提供经验启示。

一、“校企村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理论基础

目前关于“校企村”协同育人的论文较少,主要以校企合作、校地合作为主。食品专业作为传统工科专业,大多数育人模式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主,实现高等院校教育教学和行业资源的对接与整合,实现人才的供给需求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同频共振。随着大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人才培养方向也需要不断调整。一方面,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村食品相关的企业蓬勃发展,尤其是小型食品企业的增长速度加快,因此对于食品类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食品类专业毕业生选择食品企业的意向并不高,尤其是服务乡村意识较淡薄;另一方面,作为地方院校,人才培养要以区域产业需求为导向,以特色发展作为目标,打造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综上,传统的校企合作育人模式还不足以满足当下的人才需求。

“校企村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指的是在乡村振兴的战略背景下,高校、企业和农村按照“目标统一、制度合作、责任共担、平等协商”的原则,通过加强三方之间的联动,形成育人共同体。高校、企业和农村三方之间通过协同合作、相互配合,将乡村振兴融入高校教育,发挥政策、体制和机制的优势,提高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校、企业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二、“校企村三位一体”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在近两年的高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黄冈师范学院生命之光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志愿服务队)在黄冈多个县市开展乡村振兴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四五”国家食品安全规划》、《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相关内容,以社会实践基地为中心,把科学研究做在大地上,依托食品安全志愿活动大赛,切实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的社会大课堂中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从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1.三位一体,打造社会实践基地。志愿服务队前期选择“全面开花”模式,注重活动的覆盖性,选择黄冈市的8个乡镇社区进行实践活动,分别为湖北省黄冈市浠水县巴河镇、丁司垱镇;黄冈市黄州区陈策楼镇;黄冈市蕲春县张塝镇;黄冈市黄州区虹桥社区;黄冈市罗田县平湖乡;黄冈市黄州区新港路社区;黄冈市团风县贾庙乡。但是在该模式下志愿服务队的实践活动完成度并不高,而且实践时间长度无法保证。因此志愿服务队从“全面开花”转变成“各个击破”模式,选择特色村镇作为典型,重点开展活动。志愿服务队通过调研和考察,选择红色古镇——黄冈市武穴市花桥镇作为驻扎点,在花桥镇雨场山村搭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基地,集实践教学、科研转化、科普调研、红色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对于“校企村”的选择,花桥镇有很多特色扶贫产品和地标优品,比如再生稻、佛手山药等产品。在花桥镇政府大力支持下,武穴市绿康再生稻产销专业合作社参与基地共建,给志愿服务队提供实践学习场所,让队员们参与黄冈市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及销售环节,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的联系,助力培养满足区域产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此外,志愿服务队将红色教育融入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将军故里的蓝杰村并且在烈士碑前重温入党誓词,弘扬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为实践活动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2.知识落地,把科学研究做在大地上。志愿服务队的同学大部分均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通过开展食品营养与安全等方面的科学调查与分析,深入了解村情村貌、人文发展、历史文化、村民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发挥专业优势,为黄冈地区的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建设、食品营养与安全等提供决策咨询服务。例如,开展乡村居民食用油营养与安全调查,在全村136户居民家中进行食用油的样品采集、酸价和过氧化值的分析,通过对结果分析发现食用油的储藏方式对其品质影响较大,并对居民提供了多条实用性建议。该调查作为《食品分析》、《食品营养学》课程思政的部分实施内容,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所学专业的重要性以及实用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乡村的使命感。其次,食品安全是从田间到舌尖的全过程保障,要从田间地头抓起。志愿服务队针对“农村中农药使用情况”展开问卷调查,从农药的购买途径、使用农药的次数及计量、农药残余和包装的处理方法等方面开展详细的入户调查工作。调查过程中,村民们反馈农药价格偏贵、农药使用效果不好、农药使用复杂等问题,并将问题类型和村民的年龄、教育程度等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此外,队员们在实践过程还发现了村里存在农药包装乱扔的现象,并且针对农药废弃物正确处理进行科普。

3.以赛促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活动由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和教育部全国食品类院系思政联盟共同组织,自2019年开始,被列入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部委主题日重点活动。志愿服务队在实践过程中,依托大赛开展科普系列活动,走入中小学开展食品安全宣讲,旨在帮助青少年了解食品安全知识,进一步提高健康饮食的意识。通过“紫薯变色的秘密”“五颜六色的水越喝越渴”等科普小实验,围绕食用色素的影响和养成健康饮水习惯开展科普教学,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介绍皮褶计的使用方法,强调正常体脂率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倡导小学生拒绝垃圾食品,养成健康生活习惯。该项目获得2021年“大学生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活动大赛全国二等奖的好成绩,极大地鼓舞学生参与热情。以赛促学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而且有效地激励学生参与热情,服务乡村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问题与优化途径

在“校企村三位一体”实践育人模式下,实践服务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随着实践过程不断深入,也发现存在的一些问题。

1.存在的问题

(1)实践评价体系不健全。相对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属于过程性的“经验获得”,而且实践环节复杂,所以对于学生的实践质量的监控和评价难度较大。传统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主要依托指导老师对学生的实践总结等材料进行打分,仍然偏重于“结果评价”和“成绩评价”,这与实践教学多元化评价是互相矛盾的。

(2)实践活动课程思政融入不够。课程思政已逐渐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主流的教学理论,是我国教学改革倡导的方向。实践活动作为一门行走的“思政课”,更应该是课程思政落地的主力军。但在学校,农村和企业三位一体的实践课程建设中,思政教育衔接还不够,思政元素资源较为匮乏,融入途径没有形成特色。其原因可能一方面来源于教师队伍自身思政能力不强,另一方面是没有形成系统全面的实践课程思政资源库,使得思政效果不佳。

2.优化途径

(1)多维度完善实践育人评价体系。实践课程思政要强调从理性维度、感性维度和持续性维度去建立评价体系。理性维度评价指从结果性的角度进行考察,其实就是考察学生在实践课程中所学的内容,这方面可以结合传统的考察方式,如作业、考试等方式。其次,实践教学的成果更多可能是在过程中体现,因此还需从感性维度进行评价和考查。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仅包括理论知识的巩固,还伴随着理想信念的坚定,以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集体为主线,从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方向,系统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治教育、劳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从实践过程中学习到的内容,不仅包括专业知识,还包括法治知识、职业发展知识等,既学习职业技能也要从中奠定良好的职业认识和职业道德。所以,实践育人的有效性,在学生层面来说更应该根据其在课程学习中的过程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课程阶段性学习展示汇报、实践过程中表现等方面进行评价。

最后,实践育人效果还要从学生价值观的长远改造进行考查。乡村振兴和服务地方的使命感不仅在于当下的知识学习与历史感受,更在于价值观上的持续改造。这是在实践维度上的行动展现,是课堂内也是课堂外的改变,需辐射今后的长久发展。基于此,实践育人的持续性维度评价,可以通过学生日常管理、综合测评等手段关注在校期间有无行为失范,通过跟踪调查、校友走访等手段进一步考察学生毕业后从业期间有无职业失范、是否坚持正确价值观、积极工作的持续性动力是否充足等方面,有效整合更多深度数据评价实践育人的有效性。

(2)提升课程思政融入效率。教师团队的思政能力决定课程思政的效果,尤其是目前参与实践教学的教师团队由专任教师和辅导员组成,对于课程思政的融入精准度把握不够。因此,实践教学团队持续不断地注重自身思政能力的提高。一是坚持理论学习,通过教研讨论、培训等方式加强教师团队理论学习;二是夯实专业素质,课程思政是建立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教师的专业知识需要不断更新加强;三是加强实践素质,课程思政注重实践性,教师的实践素质也需要进行持续性提升。另一方面,课程思政中,“挖掘”是起点,教学团队可以吸收思政专任教师的力量,更多地挖掘三下乡活动中的思政教育资源,提升课程思政的融入效率。

四、结语

能力培养和特色办学是地方普通高校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地方院校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不断创新育人模式。而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地方院校要将服务乡村融入人才培养中,协同乡村和企业,探索“校企村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创新实践模式,丰富实践内容,提升实践高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服务乡村振兴。


本文来源:《中国食品》https://www.zzqklm.com/w/qt/29400.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