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文学语言到影视语言的转换——浅析顾漫小说的电视剧改编
法国电影理论家让·米特里提出:任何电影影像都包含三层含义:影像的知觉层、影像的叙事层面以及影像的诗意层面。而文学语言依靠“文字”也存在着视听语言中的视觉、叙事和诗意的三个层面。本文将从知觉层、影像的叙事层面两个方面,分析顾漫小说电视剧改编中从文学语言到影视语言的变化。一、文学 |
|
论当下网文改编剧中的“玛丽苏”式IP盛行现象
自2015年至今,“IP”已成为全影视剧行业的焦点词汇,超级IP的网文改编造就了国产电视剧诸多“现象级作品”,如《花千骨》、《琅琊榜》、《芈月传》、《太子妃升职记》、《欢乐颂》、《麻雀》等等都是刷新网络点击纪录、收获极高网络口碑,亦或是引发网络热议话题的作品,从人物形象和故事 |
|
《蜃中楼》与《柳毅传》情节、题旨比较研究
李渔乃是清代著名的戏曲家,在其众多戏曲中不乏有改编自前人文学的成功之作,《蜃中楼》即是代表。作品继承了唐传奇《柳毅传》的故事梗概,但更多的是创新和变革。一、情节特征:更为错综的双线结构从故事情节方面看,李渔更加重视戏剧结构和舞台的演出效果,使《蜃中楼》具有较强的剧场性。《蜃中 |
|
浅议现当代文学研究中的“空洞化”现象
文学源于人类所产生的各类思维性活动,真实再现了客观现实,它的形式极为多样,比如小说、杂文、诗歌等。在人类长期的活动当中,文学对于人类生活而言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以还原历史生活形态、展现人们不同的心理活动等。当前,随着人们对于精神文化领域的重视度的不断提高,文学表述形式也在不断增 |
|
男权中心地位的消解——浅析张爱玲笔下的男性形象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男性是勇敢、刚毅、坚强、权威的象征。在张爱玲的笔下,传统男性的权威性和主体性地位却受到了无情地嘲讽和否定:他们大多都是身体残缺或精神残损,他们或是在权威家庭中缺席,或是在家庭和社会中处于去势和弱化状态。张爱玲作品中对男性形象的颠覆,彻底消解了传统男权的中心 |
|
论《新月》“群而不党”、“和而不同”的自由主义态度
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在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虽然并没有人在当时给出明确的概念界定,但在中国二十世纪文学史上,的确有过这样一个文学创作群体或者一种文学创作现象:他们刻意避开政治,远离同时期革命文学创作的大潮,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文学本身,追求对人性和自我,新月一群人就是其代表人物。五四 |
|
郭沫若与金斯堡诗歌创作题材的取舍差异
作为一位伟大的文人与学者,郭沫若的诗歌创作伴随着中国现当代诗歌发展的步伐,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而不可磨灭的贡献,其瑰丽的诗篇成为现当代文学史上不可忽视的存在。金斯堡以诗人身份,最终成长为一位文学运动领袖,诗歌创作在其人生轨迹上的地位不可更替。由于二人所处时代背景、社会国 |
|
但丁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构建
首先,但丁证明了人具有独立的精神世界和宇宙的中心。在《神曲》中,但丁经常通过对《圣经》中关于“人”的解说,证明尘世罪恶来源人类自己,而与“天堂幸福”与“上帝救赎”无关,其中的世俗性已经十分明显。在《论世界帝国》中,但丁阐述了高尚的人类道德是社会进步的基础,即玛利亚• |
|
试析冰心不同时期的散文艺术特色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晶莹剔透文如其名,她天生冰雪聪颖。她是20 世纪才华横溢的小说家,散文家,诗人和翻译家。她的散文真挚婉约、典雅秀逸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极高的艺术造诣。而冰心散文的语言则像一串串瑰奇多彩的珍珠使其散文一直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她是一位用爱的真 |
|
《阿Q正传》作品赏析
《阿Q正传》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鲁迅写作这部小说的目的,就是要揭露“国民的劣根性”,因此,阿Q的性格就是现代中国国民性的象征。小说特通过阿Q身上的“精神胜利法”揭露了中国的民族劣根性,揭示了病态社会人们的病苦,“以引起疗救者的注意”。 阿Q时代属于过 |
|
浅谈19世纪俄罗斯自由主义作家的抗争--读《路标》文集有感
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俄罗斯的自由主义思想演变是一个非常值得注意的文化现象。在这个时期俄罗斯最活跃的一个社会思潮就是自由主义思潮。自由主义是建立在清算日渐高涨的激进主义以及批判传统的贵族保守主义的基础上,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够对因为两者激励对抗而引起的俄罗斯思想文化界的内部 |
|
从文体学角度赏析许渊冲英译唐诗的“三美” ——以《送元二使安西》译诗为例
一、引言唐诗是我国古诗词的经典代表。但在诗歌翻译中,要保留其音韵、形式和意象绝非易事。对此,许渊冲先生提出了著名的“三美”论。他说“译诗不但要传达原诗的形美,还要尽可能传达它的音美和形美”[3]P73。笔者拟从文体学的角度出发,赏析许先生在翻译《送元二使安西》中的“三美”。二 |
|
小议汪曾祺作品的语言韵味之美
汪曾祺,中国当代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身上有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恬淡和从容。汪曾祺的主要创作是散文和小说,他善于用诗化的语言描写生活中的凡人小事,抒写人间的真善美。他在文论《“揉面”——谈语言》中写到:“有一位评论家说 |
|
重估“学衡”—— 从“学衡派”和“五四新文化派”的论争谈起
鲁迅于《估<学衡>》中说:“夫所谓《学衡》者,据我看来,实不过聚在‘聚宝之门’左近的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虽然自称为‘衡’,而本身的称星尚且未曾钉好,更何论于他所衡的轻重的是非”;“我所佩服诸公的只有一点,是这种东西也居然会有发表的勇气。”①鲁迅之所以对“学衡派 |
|
论《名利场》的现实意义
一.前言名利场描述的是一个浮华的世界,那里处处弥漫着尘埃。名和利蒙蔽了人们的眼睛,并定格在心灵的浪尖上,很难散落。人们内心的虚荣总是很难满足,因此,人们总爱在名利场中为自己找一个漂亮、华美的位置,总想着借此来炫耀自己,很多人便头也不回地走入了那个浮华世界。步入资 |
|
爱必有了依附,才能生存——试论《倾城之恋》与《傲慢与偏见》中女性形象及其爱情观的异同
夏志清先生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写道:“她(张爱玲)能和简·奥斯汀一样的涉笔成趣,一样的笔中带刺。”[1]描写女性形象和表现她们的爱情观是这两位作家作品的重要主题,《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形象不谋而合,她们有主见、有追求,并且通过自己的方式得到了属于她 |
|
解读诺思洛普·弗莱的文学循环观
诺思洛普·弗莱是20世纪最著名的神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著有《伟大的代码:圣经与文学》、《批评的解剖》等著作,其中尤以《批评的解剖》一书而闻名。之所以闻名这是与他的文学循环观的思想的提出有密切关系的。很多学者认为他的文学循环观是受到自然界和生命的循环运动的启发而引申出来的。那么到 |
|
对中国生态文学发展的解读
一、生态文学的意义所在生态文学是文学领域中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在全球“世界公民”共同面对生态危机之时,它的出现是必然的,不可阻挡的,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不阅读生态文学作品,就想当然地认为它不过是些反映自然生态危机的报告的观点是有失偏颇的。确实,生态文学有揭示自然生态恶化的责任 |
|
试论《西望茅草地》的精神回归与心灵辩证
1.引言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上世纪的重要事情,在很多的小说中都有这方面的叙述。韩少功以此为背景,创作他的成名小说《西望茅草地》,该小说一发表便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也奠定了韩少功的文学地位。小说中塑造的知青形象与作者自己的经历有着紧密的联系。韩少功12岁参加红卫兵, 随后到汨罗乡 |
|
是魔幻还是现实——托尼·莫里森和莫言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运用上的比较分析
魔幻现实主义始于拉丁美洲,其扩散力及影响力使其迅速传播至世界各地,受其创作风格影响的作家作品不胜枚举。引领了新的文学创作之风尚。托尼·莫里森与莫言虽然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但都受其影响并深深根植于自己生活的的土地之上,创造出了具有自己风格特点的旷世佳作,并分别在1993年和20 |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