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民生新闻的竞争优势与差异化
民生新闻被大众亲切地称之为“老百姓自己的新闻”,其服务理念为贴近民众、服务民众。民生新闻主要将目光停留在百姓身上,去关心百姓的生活现状以及生活所需各种问题,以纪实的方式表现出老百姓的辛酸苦辣,用公正平等的眼光去报道百姓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感以及所惑。但随着民生新闻的快速发展 |
数字媒介技术影响下的恶搞文化——新闻论文
恶搞文化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亚文化,在互联网技术急速发展的今天,便演变成为盛行于互联网中的亚文化。在茶余饭后和生活空当之时,恶搞文化扮演了调和剂的角色。而有些人则以恶搞为乐,把它当成了自己的一种事业,还做出了不小的成绩。 在数字技术不断沿革的今天,人们有了更多的方式学习、工作、 |
浅析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新闻论文
前言:近年来,在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前提下,广播电视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是获取信息的关键,为了能够提高广播电视播出质量、实现安全播出目标,加强对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管理实际情况 诚然,我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技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不 |
论隐性采访的利弊及遵循原则——新闻论文
隐性采访顾名思义就是指记者不公开身份、不暴露采访目的,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暗录等方式去观察和了解事物,以获取公开采访不易得到甚至不可能得到的新闻材料的采访方式。①据资料记载,有关隐性采访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0年,那时《纽约世界报》的女记者伊丽莎白化名布莱, |
《四世同堂》看老舍语言风格的成因
除了受到传统文学的影响,老舍在英国伦敦做讲师的时候,阅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也受到了西方文学的影响,尤其受到了狄更斯的影响。 在英国,老舍阅读了狄更斯、康拉德等的著作。老舍自己在《谈读书》一文中说得很明白:“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极喜读英国大小说家狄更斯的作品,爱不释手。我初 |
红豆的隐喻与文艺工作者的异化——略谈宗璞《红豆》
从当代文学史的角度读宗璞的《红豆》一文,考察的重点也许不在于它的艺术特色或思想内容,而在于小说本身与历史语境的关系,在于小说所象征的文艺工作者的异化过程。 《红豆》是宗璞第一篇引起文坛注目的作品。纵向看,《红豆》是一个“怪胎”,同时本身又意味着一种转折。其后发表在六十年 |
《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中的女性比较
对于大多数中国读者而言,《聊斋志异》的知名度大大超过《阅微草堂笔记》,这两部小说集由于使用的写作手法不同,留给读者的印象也不同。一《阅微草堂笔记》和《聊斋志异》的创作手法比较《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创作的一部文言文笔记小说集,内容都是记录当时作者听闻来的一些奇闻异事,几乎每一篇 |
论唐传奇《任氏传》中任氏的狐性和人性
在世界各地的民间故事中,狐狸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角色,但在东西方文化体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西方正如汉斯·约尔格·乌特《论狐狸的传说及其研究》一文中所指出的:“由于狐狸在身体和智力方面所具备的才能,使他成了计谋、狡猾和阴险,甚至是罪恶的化身。但狐狸也不乏一些受到人们积极评价 |
人性的哀歌——读刘庆邦《红煤》有感
阅读刘庆邦先生的作品其实是一个偶然。 零六年的一天偶尔经过书店书店,意外发现了一本鲜红封面的《红煤》,封面题字很熟悉——是贾平凹为刘庆邦的新作题写的书名。书买回来后,我用了一个晚上一口气读完了这本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佳作,感触颇多。时至今日,依旧历历在目,如在眼前。 刘庆 |
陈映真文学作品中的中国文化认同
一、引言 陈映真,台湾省著名作家,一九三七年出生于台湾竹南中港,台北县莺歌镇人。代表作有《夜行货车》、《面摊》、《铃珰花》、《山路》、《最后的夏日》、《当红星在七古林山区沉落》、《将军族》、《乡村的教师》、《归乡》等作品。其作品对不同时期的台湾文化状况都有不同程度、不同层面 |
印度电影《三个傻瓜》的影视语言风格
“三个傻瓜”——兰彻、法罕、拉加是大学同学,他们都在印度的著名学府帝国工业大学就读。兰彻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大学生,公然顶撞校长,并质疑他的教学方法,用智慧打破学院墨守成规的传统教育观念,并引领着周围的人们追寻理想。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模范学生——绰号“消音器”的查尔图的不满,他们 |
《小妇人》的女性形象分析——以乔为例
《小妇人》(LittleWomen,1868)是美国作家路易莎·梅·奥尔科特(1832-1888)的成名作。该书以19世纪中叶的美国内战为背景,以马奇家四姐妹一串串悲喜交织的生活故事为主线,讲述她们最终成长为小妇人的成长历程。受女权运动的影响,在纲领性文件《女性独立宣言 |
心是永远的战场——《伏羲伏羲》的精神分析学解读
洪子诚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这样评价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和《白涡》等,可以看到作家对于生存的基本欲望(食、性、权力等)的关注,并流露了人很难摆脱欲望陷阱的宿命情绪。”1《伏羲伏羲》讲述的正是一个有关乱伦、禁忌及性欲的故事,如果从精神分析的角度分析这篇小说,“ |
论唐人七言绝句的喻象艺术
清代王夫之曾说过这样的话:“自唐以后,不能作七言绝句,直是不当作诗。”(《姜斋诗话》)可见,写好七绝是作诗的必要门径。当然,要写好七绝有许多讲究和技巧。读唐人七绝,我们发现,一些优秀作品常用一种手法,就是在绝句的后两句推出一个新鲜、恰当的喻象,诗的意境便跃然而出。这不仅表现在 |
纯美如婴孩的《新月集》
天赋才学的印度诗人拉宾德拉纳特·泰戈尔(1861—1941)一生笔耕不辍,创作了大量诗歌、小说、剧本等文学作品。这其中,为他赢得了“诺贝尔文学奖”的诗歌创作尤为世人推崇。而在其诗歌创作中,《新月集(TheCrescentMoon)》无疑是最引人注目的诗集之一。 《新月集 |
楼昉及其《崇古文诀》研究综述——文学论文
之所以对楼昉及其《崇古文诀》的研究进行梳理,是因为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文化政策的不断开化,学界对于散文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研究散文理论的热情也越来越高涨,旨在构建起有中国传统特色的散文理论体系。具体的研究上,对南宋的诗文选本,尤其是古文选本研 |
弗洛伊德主义观照下的现代人的焦虑—《魔道》的解读,兼及《夜叉》和《旅舍》
生活在现代的人,物质丰裕,精神却容易陷入焦虑的状态。《魔道》就是心理分析小说家施蛰存收在其代表作《梅雨之夕》中,描写现代人的焦虑心理的代表性小说。施蛰存抗战前专心致志于心理分析小说的创作,于1930年代陆续出版了《将军底头》(1932年)、《梅雨之夕》(1933年)以及《善 |
解析《儒林外史》所示文人真正之精神危机
一、“儒林”的真实成色 《儒林外史》以周进、范进发迹变泰的故事开头,历数寒士辛酸,似乎用意在抨击世态炎凉、世风日下,然而第二回卧评值得注意:“周进乃一老腐迂儒,观其胸中,只知吃观音斋、念念王举人的墨卷,则此外一无所有可知矣。”1于此便产生出一个值得玩味的话题:周进究竟值不值 |
论鲁迅小说《伤逝》、《奔月》的经济意识
鲁迅在《娜拉走后怎样》一文中首先提出了经济权之于女性解放的重要意义,从而将经济与启蒙联系在了一起,但这一传统并没有在鲁迅小说研究中延续下去。在以往的研究中,经济因素只是作为一种外部考量,并没有纳入到作家的创作意识和题旨中,即便有学者提出了“经济伦理”的概念,其论述也多流于 |
历史与艺术的趋近与疏离——《桃花扇》与史实不符之处及其原因探究
《桃花扇》作为一部优秀的古典戏剧自诞生起就吸引了不少读者和研究者的目光。到了现当代,研究成果更为丰厚。文学和历史是基本的研究场域。在文学的场域里,研究角度丰富多样,有比较研究,特别是和《长生殿》的比较;有对文本的研究——包括思想内涵、艺术特征、人物形象、悲剧性等;还有对《桃花 |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