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帖写作与网络公共空间——中州学刊
网络公共空间的形成常常集中呈现为由某个网络热点事件或网络焦点人物引起的发帖、转帖、跟帖、回帖、拼贴等网络行为中。换言之,是具体的网络热点事件引发的网络围观构筑了特定的网络公共空间。可以说,全部的互联网公共空间往往就是被这些网络围观分割为众多的公共论域,而利用帖子写作来发表对热 |
|
回帖写作的文学性——中州学刊
所谓文学性,按照俄国形式主义大家雅各布森的说法,“就是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①。不过对于多数回帖者来说,其写作并没有明确的文学创作意识或文学旨归,而只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文学创作手法和语言技巧,以提高回帖段子的艺术感染力。因此,这里的文学性,对于回帖写作而言,主要是指 |
|
网络回帖写作:民间意识形态的公共论域——中州学刊
随着“围观改变中国”这一积极理念的深入人心,作为网络围观的直接物化形态,网络回帖、跟帖写作开始受到越来越多的文化研究者的关注。近期,有好事者将多年来各大论坛在虚拟围观中产生的精彩回帖段子集锦后上传,阅读者无不对其中的草根智慧和精妙的语言表达击节赞佩。在大历史的视域下,我们完全 |
|
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审计探析——中州学刊
21世纪以来,一些跨国公司将社会责任作为企业整体发展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定期就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对外公布,在国际上形成一种新的潮流。在我国,虽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的披露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我国目前在此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固定机制 |
|
国企改制中调整劳动关系的对策和建议——中州学刊
对改制企业而言,与职工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关系到本企业改制能否顺利完成并得到继续发展,更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积极调整劳动关系,推动国有企业不断发展。 1.完善劳动法律体系,推进法律与政策的落实工作 要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改 |
|
国有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问题原因分析——中州学刊
国有企业改制中劳动关系问题的出现,既有宏观方面相关规章体系不健全的原因,又有微观层面企业实际操作中政策落实不到位的因素;既包括长期积累的深层次矛盾,也包括改制过程中的新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法律、法规体系的缺陷 涉及我国国有企业劳动者维权的法律法规主要有 |
|
关于国有企业改制中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几点思考——中州学刊
和谐劳动关系是指劳动关系双方处于一种和谐融洽的状态①,是一种涉及面广泛的生产关系②。近年来,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组织形式、劳动就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劳动关系也出现了许多新变化。国有企业改制势必造成劳动要素的重新配置,涉及企业员工的劳动关系、劳动报酬、社会保险等诸多 |
|
制度创新:我国扶贫战略中的跨域治理路径构建——中州学刊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跨域治理,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创新扶贫制度的实施路径,保障人口脱贫与区域发展、社会进步的统筹兼顾。 1.优化区域扶贫跨域治理的组织耦合 在片区扶贫跨域治理中,首要问题是使新型扶贫制度的价值与效率落实在地方政府的组织架构之中。威廉姆森的交易费用经济学认为,一项制 |
|
制度变迁:我国扶贫实施中的跨域治理政策安排——中州学刊
1.我国扶贫制度变迁的原点分析 我国扶贫制度在建立初始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在20世纪80年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渡,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较为薄弱,区县之间从经济合作到社会事务联系较少,甚至处于相互竞争的博弈关系,这就造成了基于行政区划、地域边界为基础的内向型地方 |
|
连片特困地区扶贫中的跨域治理路径研究——中州学刊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迅速,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量大幅下降。按世界银行的统计口径,1990—2002年我国贫困人口的减少数量达到1.95亿人,占同期全球减贫总量的90%以上。截至2006年,我国提前成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使贫困人口比例减半的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 |
|
一般价值观的刻板定式趋向多元化——中州学刊
除了起主导作用的被大多数社会所一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外,一些在传统社会备受推崇甚至被定型化的一般价值观,大多随时代的变迁发生分化并日渐多元化。 1.性别观不再刻板化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对“即使妻子有工作,主要的养家/经济责任仍应由丈夫承担,主要的家庭照料责任应由妻子承担” |
|
家庭价值观的变迁特征探析——中州学刊
一、文献评述 国内关于家庭价值观系统的专题研究极其匮乏,既有的定量研究大多是对大学生或研究生以及征婚启事中的择偶观、性观念和生育观进行分析。而在一些关于社会伦理、精神生活和家庭变迁的研究中,虽然涉及家庭价值观的探讨并不少见,但其中大多为定性研究且更多揭示的是其消极面,也就是说 |
|
一个立法问题:法律该如何化解道德危机?——中州学刊
“彭宇案”所引发的思考绝不限于法律层面,其同时涉及了一个基本的道德问题:救助行为能否构成自认?也就是说,据彭宇实施救助这一行为本身能否认定其为侵权行为人?显然,简单地认为损害发生后的救助或道歉构成自认,这不仅有悖常理,而且极其危险。正如一些民众所担忧的,“彭宇案”的判决极易引 |
|
“彭宇案”之四重法律问题再检讨——中州学刊
在“彭宇案”①发生六年多之后,2012年1月,南京市政法委书记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记者采访时称:舆论和公众认知的“彭宇案”并非事实真相,彭宇曾承认确实与徐寿兰发生碰撞,只是因为在二审开庭前两人曾达成和解协议,协议中设立了“双方均不得在媒体(电视、电台、报纸、刊物、网络等)上 |
|
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是刑事被害人的正当权利——中州学刊
基于对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本质的认识,笔者认为我国刑事法律应当直接、明确地支持和保障被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的诉讼权利和实体要求,为刑事被害人获得全面、正当的民事赔偿提供法律保障。现行刑事法律和相关司法解释中关于精神损害禁赔的规定,不但不能成为剥夺刑事被害人要求精神损害赔偿权利的正 |
|
对精神损害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思考——中州学刊
根据我国《刑法》第36条和《刑事诉讼法》第99条的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限于被害人因人身权利或财物受到犯罪侵犯而实际或必然遭受的物质损失,被害人因犯罪行为而遭受的具有精神损害性质的损失(如名誉权、民主权利或人身权利受到侵犯而造成的精神损害)等,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 |
|
环境法中环境利益之界定——中州学刊
(一)概念的确定 环境利益由“环境”和“利益”两个元素组成。在一般意义上使用的“环境”都是相对于一个中心事物而言的,“即围绕某个中心事物的外部空间、条件和状况”,“在研究某一具体的‘环境’概念时,必须弄清它的中心事物是什么……各种中心事物不同,其环境的范围、含义也不相同”。B |
|
法律视野下环境利益的澄清及界定——中州学刊
一、环境法中“环境利益”研究现状 (一)对环境利益的不同理解 环境法学界对“环境利益”一词并不陌生,许多研究成果都对环境利益或其某一方面有所涉及,尤其是关于环境侵权存在众多讨论,从中可以看到不同学者对环境法调整的利益的不同认识。众多环境侵权的定义①无一例外都承认环境污染或破坏 |
|
大户农业经营的未预后果——中州学刊
土地流转与扶植大户政策取向虽以提高生产效益、保障粮食安全为主要目的,但政策实践产生了“未预结局”B12(unintended consequence)。在社会行动理论中,“未预结局”通常指某一干预所导致的后果属于行动者没有预想到的、有时甚至构成与行动初衷背道而驰的结果。大规模 |
|
粮食安全视角下的农业经营问题——中州学刊
一、引言 土地是农民进行粮食生产的主要生产资料,也是农户家庭生计、生活保障及代际转移财富的重要内容,由粮食生产而扩展出的粮食安全问题是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前提。在我国小农经营格局中,家庭承包责任制“两权分离”的制度构造保障了农户的长久经营权,同时也以集体所有权来约束土地的非农转化 |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