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杀死一只反舌鸟》看西方女性意识的缺失-文学论文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经济危机爆发,国内经济不景气,工人运动频发,社会矛盾激化,种族主义运动日益加剧,美国南方当时情况更是不容乐观,奴隶制虽然已经废止多年,但由于在南方庄园制经济基础深厚,以奴隶性质工作的群体大量存在,他们的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个人境遇凄惨至极 |
英语语法专题训练前的讲课稿
每每与学生谈英语学习,总会听到这样的话:老师,语法我不懂呀。真的是这样,从初中到高中,整个教材体系重语言运用,轻语法训练,导致高考题涉及的语法项目无法准确判断;题干太长、句子结构稍复杂就会使学生只知其大概而不明就里。语法上的欠缺直接导致理解能力的下降。不能准确把握句子意思,谈 |
几节观摩课的反思
这是听者对一堂课的整体感受。授者围绕主题或内容,以一根线把整节课如珍珠链般串连起来,步步为营,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时而埋下伏笔,时而悄然解谜,首尾呼应,相得益彰。每一步骤的安排完全贴切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有基础的巩固,又不忘拓展与提高;既忠实教材依据课本 |
正确认识有效利用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不断发展,教师教学观念的不断转变,现代教育技术不断地被使用到我们的课堂当中。借助多媒体展开教学活动,既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必然途径。首先,多媒体可以为教材配上图形、声音、动画等,甚至可以制造生动的场景,能让学生亲身体验、真切感受学习内容和学 |
跨文化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教学论文
初中阶段的英语学习是一种过渡性的学习,因为它是连接小学和高中学习的中间桥梁,是由感性学习进入理性学习的踏板。它既秉承了小学的感性认识,同时也在逐步发展理性认识,可以说是直接思维和抽象思维并存的阶段。小学4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英语学习是一个异国语种思维的启蒙阶段,学生对英语充满着强 |
《智血》之暴力美学解读-文学论文
《智血》是奥康纳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也是她的代表作。该书情节古怪,人物荒诞,风格阴冷,因此直到今天,仍然使许多初读此书的读者觉得震惊和难以接受。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这部小说处处充斥着黑暗暴力,让人觉得有一种恐怖压抑的气氛。奥康纳自己也说过,她写的那些怪诞滑稽的东 |
安东尼亚的完美人格-文学论文
伍尔夫对两性的对立、不平等以及男权制度下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的认识是她提出“双性同体”理论的前提。她反对任何形式的性别偏见和歧视,终其一生与男性霸权作斗争,提倡妇女应努力实现自身价值,追求自己的权利,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和其他事业。正如她所说,“一个女人如果要想写小说一定要有 |
向历史与文学的边界进军-文学论文
美国当代小说家诺曼·梅勒在这一点上与一些后现代主义批评家和小说家达成了共识。“在梅勒和许多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看来,历史和小说的确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文本,它们之间的界限是可以打破的”(谷红丽,《诺曼·梅勒非虚构小说中历史的虚构策略》,第62页)。《夜幕下的大军》一书,记述了1967 |
礼貌原则视野下的跨性别文化交际-文学论文
根据Brown和Levinson以及Holmes的观点,交际双方对于在实施话语行为时礼貌策略的选择受双方社会距离的影响。⑦ 本文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小说《中国式离婚》中男女主人公的对话进行分析,揭示处于夫妻这种特殊社会距离的男女对礼貌策略运用的不同,并从语用学的角 |
贾平凹民间文化意识与中国新时期文学创作-文学论文
贾平凹在那些探入到乡村古老传奇的作品中,身心全然地沉浸在民间文化中,他在描绘和表现民间文化的时候,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状态下的写作,然而,他的民间文化表达得反而更加充分,因为,他的作品不期然地表现了民间的集体无意识。这样,更加能够把人性和人情展现出来,让人物和故事在民间文化中生长 |
诗意水蕴的独特书写-文学论文
沈从文与汪曾祺作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以写水著称的两位作家,在各自的小说创作中对故乡之水进行了着力描摹与书写。沈从文的故乡湘西位于多省交界处,山峦绵延,多条河流流经穿越,再加之地处南方多雨地带,风云变幻的气象之水与奔涌流淌的溪流之水相互交融,营造出自然灵秀的山水世界。汪曾祺的故 |
被侮辱和被损害的-文学论文
一、苏北佬,又一个“摩菲斯特” 和从小生长在“汉口河南棚子”的七哥一样,来自于苏北乡下的田水生也出身于社会底层,这对一穷二白的大学同窗称得上是难兄难弟。七哥之所以能在一夜之间脱胎换骨成为团省委的干部,靠的是做了高官的东床快婿,而田水生能够上位,靠的不是裙带关系,而是文笔和心 |
元小说理论视角下对《劳拉的原型》的解读与重构-文学论文
纳博科夫自1940年合家自欧洲迁往美国,一直到1960年又从美国迁往瑞士,这段时间也恰是后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欧美文学界自滥觞并一直发展成为主流文学形式的黄金时期。作为纳博科夫代表作之一的《微暗的火》 (1962)即是一部具有鲜明元小说特征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在这部小说中, |
新时代下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新闻的舆论导向作用-新闻论文
1 新闻舆论导向与重要意义的分析 第一,新闻舆论的导向。主要指的是通过人民群众的信访、新闻评判、新闻报道等各种传播活动,使社会舆论能够表现出来。社会舆论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新闻舆论,也就是使社会舆论通过新闻传播活动得以表现出来。从某个层面来讲,新闻舆论是一种特殊的舆论体,因此 |
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编辑的多样化-新闻论文
1 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节目的影响 新媒体是指新技术支持体系下的媒体形态,例如网络媒体、移动电视、数字报刊、手机短信等都是新媒体的代表。新媒体的发展非常迅速,而且信息传递的形式多种多样,实时更新,适合满足不同类型的用户需求。在新闻方面,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区别在于新闻节目的时 |
艾丽斯·沃克小说的新现实主义艺术探析-文学论文
一、关注当代黑人女性的道德伦理世界 沃克的第一部小说是《格兰奇·科普兰的第三次生命》。作品塑造了美国南方佐治亚州一个贫困乡村的典型环境和一系列的黑人典型形象:格兰奇·科普兰、其妻玛格丽特、其子布朗菲尔德、布朗菲尔德的妻子梅姆等。在家庭内部,玛格丽特在很多方面就如同家里的狗一 |
天堂·地狱-文学论文
《美国牧歌》(American Pastoral)发表于1997年,是罗斯“迄今为止最有思想深度,最优秀的作品”①。有批评家认为这部小说堪称罗斯创作生涯的巅峰之作。② 该书出版后好评如潮,并于1998年获普利策奖。《美国牧歌》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第三代爱尔兰犹太移民塞莫尔· |
关于白先勇文学创作中叙事艺术研究综述-文学论文
一、寻求皈依的孽子 白先勇是比较温和的现代主义者,“孽”中有他佛性的慈悲心怀。他描绘一个个被放逐的孩子,表现了他对人生终极的思考和对人类生存状态的忧虑,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与生俱来的悲剧命运。但是,白先勇在对人的悲剧命运进行真实展示的同时,又对人物的命运寄寓了无限的同情 |
白先勇《国葬》中的人物形象与国家认同-文学论文
本文从《国葬》中的三种人物形象入手,探讨小说中复杂的国家认同。 一 小说中出场较为集中的是台湾战后的一代年轻人。这类人物包括年轻的侍从、年轻的官员以及将军家的少爷。他们是摆脱了历史重负的一代人,更多强调的是自我实现,对于家国的认同程度相对较弱。白先勇在小说中对这类年轻人进 |
浅议《裸体吃中餐》中的创伤书写-文学论文
一、文化夹缝的挣扎 当代美国亚裔学者安林·成的《种族的抑郁》(2001)改造了弗洛伊德的抑郁论,研究美国集体文化和历史记忆中的种族创伤。美国的自由、民主和进步意识形态掩盖了白人/黑人/亚裔之间种族认同的抑郁创伤。主流的白人政治话语建构的美国民族认同,以对黑人、亚裔等种族他者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