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偷用DeepSeek写论文的人都后悔了,专家一眼识别!我劝你,慎重吧!
你还敢用AI写论文吗?
用DeepSeek写论文早有预兆:
没有英文数据库?并且也没有插入文献的功能,引用的文献都是deepseek自己造的?
之前GPT刚兴起的时候,很多期刊都发文明确抵制AI代写。
现在Deepseek崛起了,期刊又会如何面对
“震惊!”“太厉害了!”“不可思议!”这是DeepSeek刚发布时,很多人对它发出的赞叹,就连大学文科教授在面对DeepSeek强大的能力和高超的写作水平都发出自愧不如的感叹。
DeepSeek强大的写作功能也被不少硕博生用来投入到论文的写作中,然而用着用着他们却发现,虽然用AI能够帮助自己轻松很多,然而AI创作出来的很多内容竟然是生编硬造的。而学术论文又是非常追求严谨和科学。
“创作出来的东西完全用不了。”
“创作两分钟,改动一整天,还不如自己写。”
虽然用DeepSeek生成的文章看起来不错,然而想要细究它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却好像站不住脚,如果用它的内容去投稿学术论文,结果更难以想象,可能会被眼尖的专家一眼识别。
而且,用AI写论文,目前来说还是不太建议。
首先,很多期刊都曾明确抵制AI代写。
曾在GPT刚兴起的时候,就有多本期刊发表《关于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的说明》
暨南学报:“如果在论文创作中使用过相关工具,需单独提出,如有隐瞒使用情况,将对文章直接退稿或撤稿处理。”
其次,如果有使用AI情况,需要在参考文献、致谢中予以说明。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倡导合理使用新工具、新技术,建议作者在参考文献、致谢等文字中对使用人工智能写作工具(如:ChatGPT等)的情况予以说明。”
用AI写作,可能会产生以下问题
①一些文献的来源不可考,只是AI编造出来的
②AI可能会生成一些看似合理但实际错误的数据
③可能会造成学术不端
④缺乏创新性
最后,如果长时间依赖用AI写作,自己的思考能力和写作能力就会下降。对于AI,我们应该抱着开放的态度,科学使用,严谨对待。理清论文与AI的使用边界。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