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思政课教学模式探析——以上师大天华学院“概论”课为例
改革开放以来,高等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教学历经了恢复发展、“85方案"实施发展、“98方案"形成实施和“05方案”形成实施等几个阶段,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在教学方法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新时期,一方面思政课具有学术性 |
建构主义视角下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一.引言: 在全球一体化迅速发展的今天,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外语作为媒介手段和信息转换工具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掌握并运用它进行跨文化交际的全球化高素质人才。2004年和2005年,高教委和教 |
全媒体时代背景下媒体从业者的职业素养探究
一、 “全媒体” “全媒体”即“omnimedia”,源自美国一间名叫Martha Stewart Living Omnimedi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自2008年以来,国内的各类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中亦开始频频出现一个名为“全媒体”的关键词,例如“全 |
商业与艺术的一次完美融合——浅析电影《无人区》
电影作为第七艺术,从它诞生的那一日起就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中国电影虽然起步晚,但依然是世界电影大舞台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现如今,电影作为“负载一种民族形象、文化精神和意识形态图景的文化载体"更成为中国电影人不断创新、力求突破的艺术追求。但是在这种追求中,有人太注重电 |
中美深度报道的差异及原因浅探
一、中美深度报道的差异对比 (一)在理论研究上的差异 如今学界常说的深度报道的定义是“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的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这是20世纪60年代初,在美国学者里尔·高普努出版的《深度报道》书中提出的经典定义。该书的出版在理论和学术上为美国的深度报道研究铺垫了一 |
现代化进程中“三农”纪录片的主流意识及其价值
新中国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电视纪录片就是《到农村去》,从此纪录片的选题与“三农”紧密联系在一起。进入新时期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化建设与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农村的传统结构被打破,“三农”体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引发的是“三农”纪录片的主题选择、价值趋向及表现风格的多样化。本文从 |
新闻时评异地监督的勃兴及其原因分析
近年来,我国新闻评论界出现了一种有违常规的现象,这就是具有典型中国特色的新闻时评异地监督。笔者认为,所谓新闻时评异地监督,是新闻时评在舆论监督中的一种表现形式,囿于种种原因无法实现本地监督,致使新闻时评在选题、创作、刊发等环节出现的异地化现象,即发生在本地的新闻敏感事件,本地 |
文化选择视阈下旅游古镇的传承与发展——以磨西古镇为例
古镇,一般指有着百年以上历史的,供集中居住的建筑群。我国历史悠久,广阔土地上有着很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古镇,其中有部分已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在四川省内古镇不仅数量多、年代久远,而且在如少数民族聚居的凉山、甘孜阿坝等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悠久的民族传统,共同形成了 |
农村留守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的现状调查与分析——以广西兴业县高峰镇为例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向城市。由于长期流动、不稳定的工作性质,以及各种限制政策,使得这些农民工的子女大多数留在农村,由父母单方或其他的长辈、亲戚、朋友或邻居等人抚养和监管,这些小孩就是本研究的对象,它区别于那些随父母 |
知“微”见“著”——新媒体时代微电影的机遇和挑战
一、 微电影的“微”特征 微电影是新形式的电影,是带有明显电影特征的视频短片,应该具备传统电影的基本要素:明确的主题,生动的人物,完整的故事情节,以及严谨的逻辑结构。2010年的凯迪拉克广告短片《一触即发》被认为是中国的首部微电影,而较早些的《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则被看做 |
试论广播节目主持人的“话语权”
一、何谓主持人的“话语权” 在广播拥有广泛影响力的今天,主持人由于其特殊的职业特性,受到的关注度及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毫不夸张地说,主持人在话筒前发出的声音,轻则代表所在媒体的形象和观点,重则甚至能够代表一方政府的声音。主持人之所以拥有巨大的影响力,是因为主 |
柴静专访对新闻客观性的践行研究 ——以《看见》为例
一、 从《看见》栏目定位分析 2010年12月6日起,中央电视台一套综合频道推出全新专题栏目《看见》。作为一档记录现实题材的专题节目,《看见》观察变化中的时代生活,用影像记录事件中的人,努力刻画这个飞速转型的时代中,人的冷暖,感知,思想与渴望,期待和观众一起,了解陌生,认识 |
电视台制作业务设备综合管理系统介绍
一、电视台制作业务设备综合管理系统 电视节目制作业务按流程可分为前期的拍摄、录音、录像和后期的剪辑、音效、包装等,电视台所有制作业务的完成都需要使用到广播电视级专业设备,广电级专业设备以其高昂的价格成本花费成为电视台资产的主要部分。从电视台制作业务走出大锅饭时代、走向企业化 |
浅论纪录片的文化意识
纪录片和其他电视节目形态有何不同?有人认为是纪录片内容的真实性、可信性,但显然很多电视体裁都具有这样的特征,电视新闻的真实可信性甚至是最核心的特征。另一方面,尽管纪录片的说服力和影响力堪与一部电影相比,但它的艺术虚构成分是相当少的,这又是纪录片之所以身处电视大家庭而不是电影之 |
新闻角度:由此挖出百态新闻
“角度”一词缘自摄影。拍摄中的人物、景物、场面,都需要选取角度,或正或侧,或俯或仰,不同的角度会拍出不同的效果。有的角度是唯一最佳的,有的则是百态百媚、佳境纷呈。苏轼笔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诗句便是最好的说明。客观上是这样,主观上也会因其认识、理解或境遇、心绪 |
微信自媒体的发展现状和应对策略
2011年,微信问世,仅用两年的时间,就赢得了3亿用户,并且用户数量保持快速增长。许多媒体人看准了微信公众平台精准的到达特性,纷纷试水微信自媒体。一时间,“罗辑思维”、“云科技”、“移动观察”、“鬼脚七”和“小道消息”等公众账号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冒了出来。但随着公众账号的增多, |
审视独家新闻(三)
记者抢抓和寻找独家的新闻报道,即强调创新,必须从观念创新、内容与形式创新、方法和手段创新等方面入手,坚持以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尊重个性,弘扬特色,通过站在时代的高起点和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来实现创新,着力写出内容新鲜、形式新颖、手段新式的新闻佳作,提升新闻报道的竞争力,使公众从新 |
试论民生新闻节目如何从四个维度突破瓶颈
一、 提升高度,做“大格局”的民生新闻。 民生新闻节目诞生之初最突出的优势就是新闻“本土化”,但本土化常常演变成市井化:交通意外、社区人际矛盾、消费纠纷等每天都发生的寻常琐事频繁出现在民生新闻节目中,占据了大量版面,使得观众本身也对这些新闻的价值产生了怀疑:我“为什么”要去 |
提升正面报道的正能量
毋庸置疑,正面报道是主旋律舞台上的重头戏和主力军。之所以提升正面报道的正能量,是因为一些正面报道的含金量不足,使得宣传效果大打折扣,更有甚者,极少数看似正面报道,却有着不可低估的负面效应。因此,在改革攻坚、矛盾凸显的关键时期,在多彩大千世界,多样化受众需求的互联网时代,媒体更 |
论我国灾难新闻的人文关怀——新闻论文
灾难永远都是一个沉重的话题,带给个人与社会是惨痛的伤害和巨大的影响。我国地域面积大,南北跨度大,因而也是一个灾难多发的国家,洪涝、干旱、矿难、交通事故等灾难性事件频发,对此类事件的报道也经常出现在媒体中。然而,由于传统观念以及现实制度的规约,我国主流大众媒体在灾难新闻传播上存 |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