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视角:电影与图书馆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与智慧的集散地,见证着某个时期内人类的历史变迁,它的兴衰也与人类的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电影作为当代最伟大的艺术形式,有着广泛的传播力与影响力。许多优秀的电影作品能将图书馆与人类命运的这种息息相关的纽带通过动人的故事讲述出来,而图书馆和图书馆员们作为电影中的元 |
《辞源》(修订本)子集疏误举隅
在中国现代语文辞书发展史上,《辞源》属于开山之作。由于《辞源》在编纂时非常注重辞书的知识性、学术性和客观性,因此,在辞源学上,至今它仍然是极具权威的重要工具书。《辞源》的编纂始于1908年,1915年正式出版。为更好地迎接《辞源》出版100周年,由商务印书馆牵头,联系了何九盈 |
从“倾向”看老舍文学观念中的“中和”思想
《文学概论讲义》是舒舍予(老舍)1930年7月入齐鲁大学任教后编写讲稿。1980年代初张瑞麟先生发现并进行了校订和注释,从未公开发行过的《文学概论讲义》终由北京出版社出版。虽然著述者在“引言”之后用两讲对中国历代文论进行了综述,形成对理论传统的呼应。但其真正的知识构架却以之后 |
小说《钢琴教师》中女性主人公的塑造艺术 |
话语的庞杂与启蒙的失落——评王安忆小说《启蒙时代》
王安忆创作的以知青生活为题材,以文化大革命为时代依托的小说数量繁多,其早期知青小说,如《69届初中生》、《雨,沙沙沙》、《命运》、《广阔天地的一角》、《本次列车终点》、《上种红绫下种藕》、《绕公社一周》等等,这些小说在文革和知青运动的大环境下,铺陈上海市民生活的种种情状,抒写 |
论王安忆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王安忆是一个善于从女性的情感、心理、经历的种种曲折变化中书写历史的作家,女知青是她的小说中经常出现,并被反复刻画的人物形象,从而形成了一种观看文革政治历史运动的女性视角。王安忆知青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以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性解放话语中带有强烈性欲本能冲动的“大女人”形象,像《岗 |
论卡森·麦卡勒斯小说中的女性困境——以《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爱密利亚小姐为例
卡森·麦克勒斯小说中塑造了许多具有一定悲剧色彩的女性形象,如《心是孤独的猎手》中的小女孩米克,《婚礼的成员》中的弗兰淇和《伤心咖啡馆之歌》中的爱密利亚小姐等。她们都在自己的生活现实中面临着难以摆脱的生存困境并在其中挣扎。她们的共同特点是都具有某种程度上的男性化特征或气质,都表 |
简论明清长篇小说中的服饰艺术
中国古代服饰的徇丽多彩,在历代文学作品中都有多方面的反映。服饰既然是人们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就必然成为文学描写的永恒对象之一。每个时代,从事各种不同文学样式创作的作家,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风土人情的时候,都会不由自主的把他的笔触探进服饰的领域。这一点,在明清小说作家的作品 |
论侯波小说的艺术特色及文学启示
在几年内,侯波在小说创作上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个的喜讯,他连续在国家顶级文学刊物《当代》发表了《上访》、《春季里那个百花香》等小说,多篇小说作品被《小说选刊》转载。《春季里那个百花香》先后被《作品与争鸣》、《2012年度中篇小说》、《陕西青年文学选》等书刊转载。2012年,陕西出 |
《呼啸山庄》边缘人形象分析
“边缘人”(marginalman)是美国社会学家帕克提出的概念,狭义上指同时参与两个以上的群体,其行为模式捉摸不定的人。时至今日,“边缘人”一词被广泛运用,其含义早就超出了帕克的界定范围。有人试图从字义入手,给边缘人一个明晰的定义:“按《现代汉语词典》对‘边缘的解释’,‘边 |
简析《周礼》官制实践的可能性及其当代启示——以新朝经济改革为例
一、引言 《周礼》是记载上古官制的一部书,目前对于这部书的成书年代和作者仍旧存在很多疑问,但对于其中所涉及到的上古的官制系统学术界并无二见。笔者主要探讨上古官制对于当代社会是否有一定的意义,甚至这种上古的制度在当今是否还具有实践的可能性。这其中将以王莽新政改革中的经济实践为 |
解构罗切斯特殖民中心话语,还原阁楼上的疯女人
《简·爱》(JaneEyre)这部写于十九世纪的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刻画了一个独立自主,追求与男性平等爱情的女性形象,然而书中的另一个女性伯莎·梅森(BerthaMason)却是以半兽半人的疯子的形象出现的。她被描述成咆哮和抓挠的狗(夏洛蒂,1994:233),撕咬的母老虎(同上 |
生命中的乾坤阴阳——评周敦颐的文艺思想与文学创作
一、周敦颐的处世为人 在思想上,佛道二教经过隋唐的大盛,至北宋已与儒学鼎立三足,成为中国文化的主干。而中唐时期,韩愈提出“道统”观念,成为崇儒排佛老的里程碑式人物。至于北宋,统治者开始普遍推崇儒道。周敦颐学术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援道入儒”(如《太极图说》),这反映出北宋崇道 |
从李安《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看大众审美倾向
一、何谓大众审美 谈及“大众审美倾向”不得不解释何谓“大众审美”。当前人们的思想和话语表达环境相对比较自由,大众对电影审美越发有自己独立的见解,他们的审美倾向也直接关系到一部电影的成功与否。那么何谓大众审美呢? 上世纪90年代,“人们把‘生活的艺术化和艺术的生活化’这一传 |
《绿野仙踪》所展现的奇妙世界和寓意分析
《绿野仙踪》是1939年美国维克托·费里明所导演的幻想电影,这部作品不但获奖众多,而且影响极远,即使从当今的眼光看起来,《绿野仙踪》无论是从影片的表现力还是想象力而言,都不失为一部优秀的作品。 一、神奇而且充满想象力的世界 1彩虹之处的城市——孟曲金 孟曲金是影片中的一 |
从逆时序的使用看《故事新编》的艺术手法
时序是在杰拉尔·日奈特的《叙事文的时况》一文中提出来的。他说:“叙事作品是一个具有双重时间性的序列······所讲述的事情的时况和叙述的时况(所指的时况和能指的时况)。这个二元性不仅可以造成时况上的扭曲······叙事作品的功能之一即是把一个时况兑现另一个时况中。”故事时序 |
遗留与发展——《聊斋志异》鬼小说中的原始灵魂信仰
在《原始文化》中,著名文化人类学家泰勒指出:“在那些帮助我们按迹探求世界文明的实际进程的证据中,有一广泛的事实阶梯。”这些事实,如,仪式、习俗、观点等,会从一个初级文化阶段转移到另一个较晚的阶段,可以被称之为文化“遗留(survival)”。《聊斋志异》鬼小说是“谈鬼论鬼”之 |
传统长子形象的魔幻化表现——孙悟空形象价值的一种分析
中西方文学整体来说是两条道路,各自奇峰峻岭,各自风景旖旎,各自波诡云谲,各自锦绣山河。在各自历史中,两部同样具有卓越的时代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却遭遇了几乎同样的漠视,这就是《格列夫游记》和《西游记》。前者景况稍好,因为有大量影射当时历史与政治的双关,具有较明显的雅俗兼一性,而后者 |
旷野上的招魂幡——析《春风咒》
在当下诗坛,雷平阳是一个受到普遍重视而又很不好懂的诗人。他的诗歌文字清简,抒情浓郁,奠定了诗歌整体的干净平实的氛围。他的诗歌少有深远的潜意识或者梦境似的想像性意象延伸,而这往往是造成当下诗歌晦涩难懂的一大原因。也就是说,雷平阳诗歌的表达风格——叙事性的抒情以及抒情的质朴、想象 |
清代《红楼梦》评点论“芙蓉”与“黛玉”
红楼女儿中,黛玉关涉的植物意象最多,如绛珠草、翠竹、桃花、柳絮、芙蓉、芭蕉等,彼此叠加,为黛玉造型。而频频出现在清代《红楼梦》评点中的植物意象却是“芙蓉”。以芙蓉写黛玉,《红楼梦》中有三处:一是第40回宝玉认为残荷可恨要拔去,黛玉却愿“留得残荷听雨声”,此为暗写;一是第63回 |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