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家族》中狗的意象解读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狗”的意象在一些文本间重复出现,作家很少正面书写“狗性”,大多数情况下是作为配角或者点缀出现的。莫言《红高粱家族》中生动描摹了高密东北乡的自然和人文景象。对动物的书写,尤其是对狗的刻画,隐含着作家以独特的视角和叙述方式,思考着人性和人生的哲学命题。充满着原 |
征人思妇的万般情怀——曹丕《燕歌行》赏论
魏之三祖在乐府诗史上曾被刘勰并置评价,称他们“气爽才丽”(刘勰《文心雕龙·乐府》)。三祖之一的曹丕不仅气爽才丽,而且文武兼具。曹丕少年时代便才华出众,广泛阅读过古今经传、诸子百家,八岁就会写文章。他会射箭也会击剑,会骑马且精通马术。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曹丕在司马懿、 |
跨越历史长河的对话——《艺术家》对经典艺术的致敬
第84届奥斯卡《艺术家》一举拿下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等五项重奖成为当之无愧的大赢家。这部采用荒废多年的黑白默片形式的影片也使电影界时隔八十余载后重新提及默片电影美学。有趣的是,其创作背景是自《阿凡达》以来,3D技术日嚣尘上,技术改变或创造新的电影美学的呼声层出不穷的 |
试论唐人送别诗中的审美风范
送别是每个人几乎都有过的切身体验,而离愁别恨更是任何一个国家和民族中的人都会产生的情感反映。以描写此种事件为主要内容的送别诗,经常通过对人们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的表述,将作者内心世界的真实情感完整坦诚地予以展现。此一类型的诗歌或许并不具备意味深远的政治意义,但却具有不可忽视的审 |
男子汉气概与女性气质的冲突——解读《在酒楼上》
文学是作家精神生活的一面镜子。研究《在酒楼上》的主要人物之间及主要人物同鲁迅本人之间的关系,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洞悉鲁迅内心世界的某一侧面。《在酒楼上》的主要人物有两个:一个是以叙述者身份出现的“我”,另一个是吕纬甫。从性别文化的角度看,“我”与吕纬甫之间虽以“朋友”相称,但实际 |
阎连科《天宫图》研究
2013年,余华《第七天》出版,掀起了文学批评的热潮。一个关注点便是向死而生的叙述,以及文本呈现出的批判笔力。然而早在1994年,阎连科就在《收获》杂志上发表了中篇小说《天宫图》,文本呈现出的内容、语言、以及批判力度丝毫不逊色与《第七天》。 遗憾的是,当时并没有引起批评界的 |
侠影萍踪何处寻,回首故纸烟云间——唐代小说中侠之类型
五陵少年鞍白马,一挥金鞭拂青云,笑入唐姬酒肆中;素衣白练乘风雪,莫道红颜随逝水,永存侠影江湖间。风云人世间,总有惯作浪游的江湖儿女,挟酒仗剑历风霜,皇图霸业也好,国仇家恨也罢,当度尽劫波,倚楼听雨,那一场怅然平生事,尽付苍茫烟云。侠客有情,文人有梦。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 |
从疏离到融合——探析白先勇的移民小说对美国形象的重构
1963年,26岁的白先勇飞赴美国留学,这既是他人生的分水岭,也是他写作生涯的分水岭。母亲离世、离父远行,使他猛然尝尽生离死别与人生忧患。置身异国、漂泊他乡,使他脱胎换骨,“老去少年心”。源于这些体验,白先勇开始了他“纽约客”系列短篇小说的创作。由1964年所写的《芝加哥之死 |
论楚石《北游诗》中南北风土人情的差异
世人对元大都的印象大多源于意大利人马可·波罗的一部恢弘巨著—《马可·波罗游记》,这是第一次较全面地报道中国的、影响极大的一部书,记录了中亚,西亚,东南亚等地区的许多国家的情况,而其重点部分则是关于中国的叙述。书中用大量的篇章,热情洋溢的语言,描述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巨大的商 |
杜甫山水题画诗特色探析
唐时以李思训父子为代表的青绿山水画已经走向成熟,而以王维为代表的水墨画刚刚起步,顾恺之为宗的白描山水也并行发展,在这种背景下,题画诗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艺术样式从萌发起又得到了时代给予的特殊滋养。而作为唐代著名诗人的杜甫,对这一题材的诗歌创作的影响与贡献是不容忽视的。杜甫的题画 |
晚明山水小品的特点
从尘嚣中解脱,寻找林泉高致是古来文人雅士的共同理想,然而,没有哪一个时代的文人象明代那样,如此沉醉迷恋于山水,赋得性灵于山水,独与天地精神往来,找到一种与山水亲切自然、平等舒适地相处的方式,并写出数量如此之多神韵飘举、潇洒出尘的山水小品。 历代以山水为题材的诗文众多,但作者 |
无所驻处是真心——顾城《麦田》赏析
麦田在很多个中间看我看过你很小闭上眼睛的时候很蓝我知道你在一本书里站着前边有木板怎么也不知道春天看不见只有一次花全开了 开得到处都是后来就很孤单 都知道海子喜欢写麦子麦地,而顾城的这首《麦田》却鲜有人提起,赏析的文字更是难觅。我自己非常喜欢这首诗,一如既往的干净、澄澈,还有 |
浅谈唐代马艺术中的文化内涵
从古至今中国劳动人民就崇尚马外形的自强不息雄壮威武,内涵的天马行空勇往直前。《说文解字》这样解释马:"马、怒也、武也"。在十二生肖中马排行老七又名神风,是民间敬奉的一种瑞兽,它雄壮无比,力大无穷,追逐日月,乘雨御风,昼夜不舍。古时《易经》中有记载:“乾为马 |
浅析东方朔的人格特点
东方朔是汉武帝时的重要文士之一,也是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滑稽人物。我将从学识,言辞,谏臣这三个方面浅析他的人格特点。对东方朔的评价,褚少孙在《史记·滑稽列传》的补传中,将东方先生定位于滑稽人物,随后的扬雄则直接称其为“滑稽之雄”,班固等人沿而用之,遂成定论。后代的正统文人也持此 |
人生的困惑——高加林爱情悲剧的精神分析
路遥的小说以刻画生活中的普遍人物见长,既有生活实感,又有震撼人心的力量,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他的中篇力作《人生》、长篇小说《平凡的世界》都曾在读者中引起过强烈的反响。高加林、孙少平等人物已经走入千百万读者的心中,成为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典型。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 |
诗从对面飞来——杜甫《月夜》曲笔手法分析
古人云:“诗犹文也,忌直贵曲。”(施补华《岘佣说诗》)、“凡做人贵直,而作诗文贵曲”(袁枚《随园诗话》卷四)、“文似看山不喜平”(袁枚《随园诗话》)。诗文情节曲折,迭宕起伏,才会给人峰回路转的美感。这是深得诗家三昧的经验之谈,而巧妙运用曲笔是达到“忌直贵曲”的重要途径之一。何 |
康熙末年词学衰微论
康熙末年,词风由极盛而趋于衰微,当时的词人就已经看到了这种现象,当代学者也有过论述,严迪昌先生在《清词史》中有专节谈到这个问题。严迪昌先生主要是针对顾贞观的观点提出反驳的,笔者认为有可商榷的地方,且论述还不够全面,所以特就这个问题再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顾贞观在《与陈栩园论词书 |
论《孟子》“引诗”
引言 有关《孟子》与《诗》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前人多有论述。有的探求二者之间发生关联的原因,如王浩《论孟子引诗的特点及成因》一文,探讨了孟子引诗呈现出的不同特点。着重指出,“就引诗方式而言,’以史说诗’是其显著的特点。”并且认为,“这与孟子的’法先王’思想、’迹熄诗亡’诗学观 |
《诗经·常武》篇名考释
“诗三百”篇章命题,多以取诗中字(特别是开头部分的字)、句或略加改动为主,唯《小雅·雨无正》、《巷伯》、《大雅·常武》、《周颂·酌》、《般》、《赉》六篇篇名是另外拟订,较为特殊。对此,诸家解说纷纭,迄无定论。本文在此仅对《常武》一诗篇名作出自己解释。 因篇名不同于《诗经》一 |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论王安石晚年的诗歌风格
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自名一家”,历来受到普遍重视,被称为“王荆公体”(严羽《沧浪诗话·诗体》)。总的来说,表现为与前期诗歌迥然相异的创作风格:形式方面,体式多为近体,语言造语工巧,“间不容发”(叶梦得《石林诗话》);内容方面,多以禅入诗,以景入诗,揭示佛理,描山范水;意境方 |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