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研究
摘要:本文聚焦新质生产力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针对新质生产力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进行系统探讨,全面分析在推进过程中面临的技术应用与推广、资金短缺与投入不足等方面的挑战。研究提出三大实施路径:构建“技术研发-场景应用-服务反馈”闭环体系;打造“三产融合+品牌赋能”发展模式;实施“本土培育+柔性引智”双轨战略。研究成果为破解农村传统发展瓶颈、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地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方案,助力新质生产力在农村经济转型中释放更大效能。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农村经济发展;重要性;挑战;发展路径
当前,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入调整和科技的迅速迭代,新质生产力成为驱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作为国民经济的根基,农村的发展状况会对国家整体发展大局产生重大影响。对新质生产力在农村经济中的重要性、面临的挑战进行深入探究,并探寻有效路径,有利于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实现城乡均衡发展的意义重大。
一、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
尽管新质生产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一)技术应用与推广面临难题。网络基础设施薄弱是首要问题,许多偏远村落的网络信号时断时续,甚至处于“盲区”状态,这让依赖网络的农村电商、智慧农业等项目难以施展拳脚。比如某山区农户尝试直播销售山货,却因网络卡顿频繁中断,导致客户流失。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障碍更为突出。不少中老年农民对智能设备、数字技术感到陌生,面对复杂的操作界面,常陷入想学却无从下手的困境[1]。
(二)资金短缺与投入不足。农村地区自身能力不足,财政收入有限,难以承担大规模技术引进、设备更新等高额费用。以建设一座现代化的农产品冷链仓储中心为例,动辄数百万的投入,仅凭地方财政和农户自身难以实现。农村金融体系的不完善加剧了资金紧张局面。金融机构为控制风险,设置了严苛的贷款条件,要求抵押物、担保等,而多数农户和农村小微企业缺乏符合要求的抵押物,难以获得足够的信贷支持。
(三)人才匮乏严重制约新质生产力发展。人才匮乏严重削弱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农村与城市在生活环境、发展机会上的巨大差距,使得大量青壮年劳动力选择进城务工,留下的多是老人和儿童,形成“空心村”现象。据统计[2],部分村庄青壮年劳动力流失率超过60%,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劳动力短缺。并且,农村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人才。对于高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而言,农村缺乏完善的科研设施、职业晋升渠道和丰富的文化生活,难以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二、新质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新质生产力的落地生根,需要构建一套系统且可操作的实施路径。
(一)构建“技术+应用”双轮驱动体系,筑牢农村产业升级根基。科技创新并非简单的技术堆砌,而是要形成“研发-应用-反馈”的完整闭环。在农业科研层面,应聚焦种业“卡脖子”难题,鼓励科研院所联合地方农业企业,开展本土特色作物品种选育。比如在西南山区,可针对高海拔地区气候特点,培育耐寒耐旱的玉米、马铃薯新品种,从源头上提升农产品竞争力。同时,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革新,引入超高压灭菌、低温冻干等先进工艺,将初级农产品转化为即食食品、功能性饮品等,延伸产业链价值。技术应用的关键在于贴近农村实际需求。以物联网技术为例,在蔬菜大棚内布设温湿度传感器、土壤墒情监测仪,通过手机APP就能实时掌握作物生长数据,实现精准灌溉与施肥。在推广过程中,可采取“示范户+合作社”模式,先在部分农户中试点应用,待效果显现后,由合作社组织周边农户观摩学习,降低农民对新技术的抵触心理。此外,搭建农村技术服务云平台,整合高校、科研机构专家资源,为农民提供线上技术咨询和远程诊断服务,让先进技术真正发挥作用。
(二)打造“三产融合+品牌赋能”发展模式,拓宽农村经济增长极。产业融合需要突破传统的产业边界,形成“农业为基础、工业促增值、服务业添活力”的协同格局。在农产品加工环节,可以利用县域资源优势,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园区。如北方小麦主产区,可以围绕面粉加工延伸产业链,对烘焙原料等产品进行开发,并配套建设冷链物流设施,实现从田间到车间的无缝衔接。同时,推动农业和文化、旅游的深度融合,打造农耕体验结合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为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品牌建设是关键。地方政府需要联合行业协会,对农产品地域特色进行深入挖掘,打造区域公用品牌。如“五常大米”“赣南脐橙”,通过统一质量标准、包装设计等,有效提升产品的市场辨识度。鼓励企业开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认证,通过电商平台开设品牌旗舰店,借助社群营销、直播带货等新渠道,讲好品牌故事,提高优质农产品收益[3]。
(三)实施“本土培育+柔性引智”双轨战略,激活农村人才活力。人才振兴不能单纯依赖外部引进,更要注重本土人才的挖掘与培养。在职业教育方面,可联合中职院校开设“农村电商运营”“智慧农业技术”等定向专业,采取“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模式,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建立“田间学校”,邀请农技专家、创业能手现场授课,传授种植养殖经验和创业技巧。设立农村人才孵化基金,对返乡创业青年提供小额贷款贴息、创业补贴,支持他们开展农产品加工、乡村旅游等项目,形成“培养-扶持-带动”的人才成长链条。对于高端人才需求,可探索柔性引进机制。与高校、科研院所建立候鸟型专家工作站,邀请专家定期到农村开展技术指导和项目合作。鼓励城市退休技术人员、企业高管到农村担任产业顾问,通过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参与农村发展。完善人才激励政策,对在农村经济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职称评定倾斜、荣誉表彰等奖励,营造尊重人才、重视人才的良好氛围。
三、结语
新质生产力可以为农村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机遇,然而在发展过程中也会面临诸多的挑战。通过构建“技术+应用”双轮驱动体系等路径,可以有效应对各种挑战,使新质生产力的潜力得到充分释放。未来,应当不断探索创新,因地制宜持续优化发展路径,在新质生产力驱动下促进农村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 别被这个老掉牙的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误导了!最新核实91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通道,一次集齐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