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影响因子还重要吗?知网期刊的综合影响因子和复合影响因子有什么用?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IF)是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指标。
国外期刊SCI按照影响因子从高到底排序,为期刊分区为Q1/q2/q3/q4,来评价学术期刊水平的高低。
计算方法
某一年中该刊前两年发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C,在过去两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为P,则影响因子IF=C/P
其实国外对于影响因子并没有那么看重,比较看中的是SCI期刊;相反国内流行评价指标看重期刊影响因子。
中国知网(CNKI)发布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每年发布一次。
该年报是中国知网·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自2002年开始,连续对中国学术期刊的国内影响力进行定量统计和分析的年度评价报告。
知网有复合影响因子和综合影响因子,怎么看?有什么用?
1、评分越高,则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越高。
复合影响因子是以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博硕士学位论文统计源文献、会议论文统计源文献为复合统计源文献计算。综合影响因子主要是指文、理科综合,是以科技类期刊及人文社会科学类期刊综合统计源文献计算。
其计算方法为:在一定时间内,期刊文献被他刊引用总次数,除以刊发文章的总篇数。表面上看,期刊的影响因子和引用率有关,其实期刊文章转载率、引用率、课题数、课题层级、作者职称、作者学历、发文量等都会影响期刊影响因子。
2、作为科研评价的参考依据
比如学术评价:高校、科研机构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基金申请中,常将论文发表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作为科研成果质量的参考。在研究生、博士生毕业要求当中:部分院校要求学生发表一定影响因子的中文期刊论文以满足毕业条件。
3、作为作者投稿的参考
研究人员倾向于投稿到高影响因子的期刊,以提升论文的可见度和引用潜力。不过高影响因子期刊通常审稿更严格,发表竞争激烈,可能对研究创新性和方法严谨性要求更高。
4.期刊发展与资源分配
期刊编辑部通过提升影响因子来吸引优质稿源,进而争取纳入核心期刊目录(如CSCD、北大中文核心),获得更多政策或资金支持。
知网期刊的影响因子主要用于衡量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尽管它不是唯一标准。影响因子体现了期刊论文被引用的频率,引用次数越多,表明期刊的影响力越大,学术水平较高。然而,影响因子并非绝对反映期刊质量,尤其在不同学科间差异显著,且有时可能因自引或特定领域特性而产生偏差。比如冷门方面的文章少,研究困难,引用量较高。
- 评职称科研论文认定中的“学术刊物”到底指的是啥?
- 为什么思政论文发表核心期刊时,总是收到这样的拒稿回复,“类似文章发表较多,创新不足”,到底是什么用意?如何破局?
- 学术期刊发布声明,“这些都是假的!”到底怎样才能引起作者重视,论文发表收到这些消息你千万别信!
- C刊,我准备放弃你了!
- 期刊知识:发期刊论文,为什么有的写通讯作者,有的是通信作者呢?有什么区别?
- 1000元预算想发知网论文,有什么推荐吗?
- 已经开始实施!中国知网发力对所有知网收录报纸进行限期规整,你发的论文可能不上知网了,评职称发报纸论文的老师注意啦!
- 认可主流媒体论文评职称的老师有福了,官方发布的31家中央新闻网站和重点理论网站名单,拿走拿走!
- 报纸|市级党报和省级报纸发表有什么不同?评职称发市级党报还是省级报纸?附目前超级好发的报纸…
- 新手区|第一次给期刊投稿,发现全是广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准确地找到期刊投稿渠道?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