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融媒体时代电视时政新闻的创新路径
传统电视媒体主要是单方面对电视时政新闻进行传播,与受众的距离是比较远的。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为受众与新闻发布者搭建了互动平台,一方面,可以极大地调动受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接收信息的灵敏度;另一方面,还能对受众的想法与观念进行比较去全面的了解,通过受众的反馈,可以对自身不足的地方进行调整。此外,互动评论的内容,还能够作为新媒体二次报道的选题方向,为其新闻报道提供了新的思路,对其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从业者的转型突破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传统媒体的报道理念与方法都造成了冲击,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电视时政新闻报道的流程,促使报道形式不断更新[1]。为了满足时代发展需求,作为时政新闻报道的主体,必须要不断学习先进的知识与技术,树立新的思想观念。因此,在融媒体时代,进行电视时政新闻创新,必须要促使相关从业者转型突破。在新挑战面前,新闻从业者更要明确自身的责任,坚守自己的岗位,与此同时还要学习现代化网络先进技术,了解和掌握相关设备操作技巧,不断促进新闻工作与时俱进,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尤其是在时政新闻报道的策划中,更需要积极融入先进的技术,提升策划的科学性、有效性,进而会吸引更多的受众。另外,在新形势下,必须严格要求自己,促使自身逐渐向“多功能记者”转变,为电视时政新闻报道与传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
为了不被时代所淘汰,传统电视时政新闻必须不断创新和发展,创新可以为其提供不竭的动力,不仅要对相关设备进行更新,而且新闻从业者也要具有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会其新闻内容丰富多彩,使新闻形式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改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新闻报道模式,并且还要对先进技术加以应用,结合自身优势,第一时间将精华内容传播出去。
(二)民生类新闻的互动化创新路径
1.用贴近性吸引观众
民生类新闻是时政新闻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在新时期,必须要对民生类新闻的这一特点加以应用,可以用贴近性吸引受众,提升其关注度。本身民生类新闻就具有亲民的特征,借助“贴近性”可以进一步拉近新闻与受众的距离,有利于促使其积极主动的进行收看,提升电视新闻的知名度。
例如,安徽省电视台《第一时间》在这一方面做的就比较好。首先,该节目将一些民俗民风融入了相关活动策划中。与此同时,还将时政新闻中与地域文化内容有关联的内容进行了挖掘,在此基础上将其与观众生活密切的事件聚合群众,极大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使其内容更具有文化底蕴,大大提升了播报的价值。如,在《第一时间》中,芜湖中江水塔故事,将其生活元素融入其中,将其文化进行了渗透,不仅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让人们具有新鲜感,而且给其带来了一种熟悉感、亲切感,有利于提升受众的忠诚度。
2.用实惠性拉近观众
为了更好的迎接融时代带来的挑战,必须要促使电视时政新闻逐渐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满足观众的多种需要。对于民生类节目而言,在保证新闻内容与受众贴近的同时,还可以通过优惠性拉近观众,给予受众一定福利。这一环节,不仅是与观众进行了有效互动,而且还能和其建立良好的关系,使其保持高度的热情。
安徽电视新闻节目有效用实惠性拉近观众。如,“赛春联迎新年”活动的策划。充分对我国传统节日进行了利用,符合观众的心理需求。主要是将最优的春联选出来,并且聘请书法家进行书写,用礼包的形式送给幸运的观众,激发了观众的参与热情,而且还吸引了更多的观众。该项活动不仅具有互动性,而还呈现了公益性、知识性特征,从根本上提升了文化的价值,满足了融媒体时代的发展需求,为其长远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三)营造电视时政新闻精品,创新方式
虽然融媒体具有独特的优势,给电视等传统媒体造成了威胁,但传统媒体也有很多优点是融媒体不具备的,因此电视时政新闻可以将自身优势发扬光大。在现阶段,电视新闻要想获得长足发展,不仅需要对相关先进技术进行科学运用,而且还需要对新闻进行打造,丰富新闻内容,提升新闻价值,使其能够成为新闻中的精品。另外,对其报道形式进行创新也是十分重要的。新的时政新闻报道形式,会让观众产生新鲜感,引起他们的兴趣。只有从多方面对电视新闻进行创新和完善,才能不断打造精品,提升其在市场的占有率,为其健康稳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对而言,电视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画面的表达,而且还具有可视性特点。为了更好的打造精品,突出精致化优势,必须要对这一优势进行利用,精致而富有冲击力的画面,可给人们带来良好的视听体验。一般来说,时政新闻都具有一定的严肃性,为了给人们营造一种舒适的观看氛围,对其视觉进行冲击,就不能一味的拍摄领导的常规画面,这样不仅会让观众审美疲劳,而且还会降低整个新闻的报道效果[2]。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巧用电视视听语言,并且尽可能捕捉一些鲜活的画面,不仅有利于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而且有利于加深观众对相关新闻的印象,提升新闻报道的有效性。
例如,中央电视台在拍摄李克强总理走访百姓家时,不仅对李克强总理进行了拍摄,而且在新闻中还让观众看到了光屁股的小男孩,为其新闻增添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使其新闻画面更加丰富多彩。
结论:总而言之,为了更好的迎接融媒体带来的挑战,电视新闻必须要积极、恰当地与各个媒体融合发展,不仅要营造电视时政新闻精品,创新方式,而且还需要相关从业者转型突破,并用贴近性吸引观众、用实惠性拉近观众,进而可更好的迎合时政新闻观众的需求,促使自身更好的发展。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