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时代下的农村回族文化符号传播——以威宁农村回族为例
随着融媒体的兴起与发展,掀起了一场传播革命新浪潮,融媒体的到来打破原有的传播模式,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播借助融媒体发展的东风,逐步走出固有的民族文化圈,融入世界。本文以威宁农村回族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探究融媒体时代下的农村回族文化符号传播的实践效果,并分析其对少数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现实意义。
一、引言
融媒体是互联网语境下的一种媒体融合新方式,主要是多种媒体在传播特性上融合形成的新媒体形态,融媒体在传播技术与功能上具备图文视听频的共通性,达到资源、内容、宣传、利益共通互融。笔者认为,融媒体传播有着单一媒体不具备的特殊优势。同样,融媒体在民族文化传播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农村少数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
恩斯特・卡西尔的《人论》中指出“符号的动物、符号化的思维和符号化的行为”;约翰·费斯克在《关键概念传播与文化研究辞典》中指出罗伯特·帕克最早对少数民族和媒体关系开展研究的人;蔡哄、常燕荣在《文化与传播——论民族志传播学的理论与方法》中表述民族志传播学推动民族文化发展;闵凯的《回族穆斯林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研究》指出媒体传播与民族文化之间的博弈问题;马晓梅的《新媒体对伊斯兰丈化传播的作用与冶示》指出新媒体进一步促进民族符号文化传播;王杨的《宁夏回族服饰设计研究》中,回族服饰传播就是民族符号的体现;禹虹《远行的“油香根”》,“油香”作为回族固有民族特色,它代表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与民族符号。
二、融媒体与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传播概述
(一)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
贵州地处西南腹地,多山地,喀斯特地貌为主。威宁,是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民族自治县,主要有彝族、回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主要体现在民族建筑、服饰、饮食、文字、仪式等方面。
(二)融媒体助力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传播
融媒体传播有互动性强、传播快、范围广等特点,农村回族文化符号借助融媒体传播,可以实现形式多样、传播效率高、传播效果佳等成效。
笔者认为,随着民族文化传播地不断深入,融媒体的到来助推农村民族文化符号的传承,从传播学角度解读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传播演变,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借助媒介合力的结果。
可从人文艺术的视角解读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的建筑特征;可从视觉色彩解读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的服饰特征;可从品尝美食角度解读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的饮食;可从媒介记载方式解读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的象形文字;可从空间结构解读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的仪式传播。
三、融媒体推动民族文化传播——以威宁农村回族为例
(一)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简介
威宁作为贵州省面积最大的自治县,农村回族人口占省回族人口第一,这就造就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与民族性。威宁农村回族民族建筑符号主要体现在世居建筑清真寺上;服饰符号主要体现在男性白帽、女性头巾上;饮食符号主要体现在“清真”饮食上;文字符号主要体现在阿拉伯文上;仪式符号主要体现在婚丧等不同方面。威宁回族文化符号呈现“本土化”特点,发展过程不断演变,民族文化符号正逐渐成为民族文化象征,也在不断地提升民族文化认同度。
(二)融媒体推动民族文化多元传播
融媒体时代的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传播促进民族文化认同,推动民族文化多元发展。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符号传播的是认知—理解—传播—传承的一个持续过程,多元传播探究融媒体整合之下的“新时代民族文化符号传承”的现实意义,挖掘更多农村回族文化“落叶归根”情感点,寻找农村回族文化归属感。
融媒体推动农村回族文化的多元传播,建构与理解农村回族文化符号在新时代的传播差异和时间维度,找准民族文化的融合发展,传承民族文化符号的社会价值,倡导融媒体时代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
四、融媒体时代民族文化传播的现实价值探讨
(一)融媒体时代:民族文化符号的延伸
1.文化声音:传承
麦克卢汉指出,媒介是人的延伸。人与媒介在当下的互联网中已是媒化集合体。同时,笔者认为,融媒体也是民族文化符号的延伸,为什么这样说?融媒体突破传统媒体发展瓶颈,使文化在传播的速度上、形式上、时空上焕然一新,发展方式上,使得民族文化本身的声音出现,那就民族文化的是传承。然而,融媒体的发展为民族文化的传承提供了技术保证与传播支持。
2.民族声音:保护
文化代表一个民族在知识、信仰、认知结构等多方面的意识形态,民族与文化的进程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持续过程,文化在传承的基础上,更多的也使需要保护,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文化能够继续传承的第一步。借助融媒体融合的东风,进一步为民族文化的保护提的供了发展与保护的契机。
(二)融媒体时代:威宁农村回族文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1.从“口语、文字传播”到“网络、跨时空传播”
威宁农村回族文化在前期的的发展主要依靠口语与文字传播为主,这是由于农村文化基础的相对落后,网络普及率底等综合因素。威宁农村回族文化传播在改革开放之前主要是依托民族文化传承人口口相传;随着改革开放之后,文化逐步普及,威宁农村清真寺的回族文化教学开始兴起,文字传播逐渐盛行,加据了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互联网革命的到来,完全打破了威宁农村回族文化传播的瓶颈,特别是移动终端的使用,QQ,微信,微博等使民族文化在传播的速度、范围、影响、时空等多方面完全打破,实现面的推广,做到质的传播。
2.融媒体时代民族文化:加强意见领袖引导
一花不是春,孤雁难成行。威宁农村回族民族文化的发展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有将回族文化更好的融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大家庭中,相互取长补短,为本民族文化注入新活力,创造新的生机,助推民族文化的发展。
基于此,笔者认为,在融媒体时代,实现威宁农村回族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需要加强意见领袖引导。首先,加强传统民族文化传承意见领袖引导,这是文化传播与传承的第一步;其次,加强网络民族文化传承意见领袖引导,民族的网络意见领袖是融媒体民族文化传播的集大成者,起着承上启下的传承作用;最后,加强网络意见领袖的引导,这里的意见领袖就是信息场“守门人”与“反馈者”,多指在融媒体时代中的引导人,他们对各民族文化的传播与传承都起到守门与反馈的作用。威宁农村回族文化在未来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持续的过程,更是一个多方共同努力的结果。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