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靠作品评职加分的人,5年以后你们该怎么办?
一本期刊,如果形式齐全的话,应该包括论文、作品、书评三种形式。论文是一本学术期刊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交流学术成果的作用。作品一般位于期刊的封面位置或最后几页,不仅能够直观展示作者的艺术水平,而且起到了装点杂志,增加趣味性、艺术性的作用。书评的本质在于推介本专业领域的书籍,帮助读者筛选读物。这三样都可以用来加分评职。
学术界有自己的一套好恶体系,作者都喜欢发论文,他们看不上作品、书评,自认为论文更高一筹。其实这个观点是错的,既然三者都能评职加分,就不该有高下之分。
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人会需要发作品呢?
小编认为有三种人:
1.艺术类作者。国内艺术刊物十分有限,而且绘画类、摄影类专业发论文的机会少,发作品则更能够展现作者的水平,表达作者的观点。
2.职院老师。我们已经很多次提到,职院老师可以凭借作品发表核心期刊。小编想,这不是第一次说,肯定也不会是最后一次说。
3.可以发作品的一切作者。别看很多人看不上作品和书评,真到了论文发表不出去的时候,能拯救职称的不还是作品书评吗?!
说是分了三种人,其实只有一种:和美学相关的作者。
在其他作者争抢论文版面的时候,这些作者不仅可以轻易见刊,而且周期短、门槛低、价格少。
也不知道是不是总cue作品的缘故,感觉现在发作品的人明显增加了不少。看来,发作品也要开始有危机感了哟!
对于此,小编不得不出来打击一下:
靠作品加分评职的人,5年后你们该怎么办呢?
基于学术界重论文而轻作品的“传统”,以前发作品的人数有限,开设【作品赏析】栏目的期刊也没有很多。注意观察的话,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开设作品栏目的期刊选登的作品五花八门,各种设计品都有,而且良莠不齐,专业也不一定相符。
但是在当下,作品栏目越办越好,收到的作品逐渐增多,责编不用再发愁没有米下锅,可选择性更广。在办刊的过程中,编辑不仅经验蹭蹭上涨,而且眼界也随之增高,既然可选择的稿件多了,那么自然要选择质量上乘,专业符合的作品了。
别看作品现在这么容易发,再过5年可就说不准咯。
世间万物都有趋利而行的本性,既然作品可以加分评职,自然就会被很多人所追捧。发表作品的人多了,但是版面是一定的,怎么办呢?
有没有感觉很熟悉?这不就是发论文的套路嘛!最开始的时候,只有医学、工程师等需要发论文,再后来,全国的老师评职、博士生毕业等都需要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需求量越来越大,但是版面只有那么多,于是论文发表的代价越来越大,发表难度递增……
可想而知,作品有一天也会和论文一样难发。
5年时间长吗?小编想,大概用不了5年了
前面分析的是客观因素,再说一个来自上面的限制。
现在做【作品】栏目的期刊不多,类型各异,登载的作品专业不限、质量不齐,用我们经常说的,就是在打擦边球。恰逢这个时候出版总署刚刚改革,还没有腾出手来整顿整顿,再过一段时间,估计就开始有所规范了。
就像前几届的核心,比如《***叶》,刊物登载的文章涉及音乐、体育、英语等各种各样的专业,作者单位毫不限制,85%的文献只有1P,这样的文章能说明白什么?这么嚣张的刊物,只一届核心,下一次评审立马就被踢出来了。
如果作品也不好发了,小编实在是想不到还能有什么替代品。真到了那个时候,相关作者该怎么办呢?
之前容易发论文的时候,你没抓住机会。
现在作品容易发了,不知道你能不能把握机遇呢……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