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书评:从无人问津到争抢版面,核心书评到底有多大用处?
核心书评,一个比较有“争议”的存在。2014年书评刚面世的时候,作者对于核心书评的态度是——“我们单位不认可,发了不管用的。”
发展到2022年,部分单位已经发布官方文件正式认可书评,将其作为核心正文的补充。
(核心书评宣讲会)
现今,核心书评的版面越扩越多,可是要发书评的作者数量远远超过了其可提供的版面量。以前的书评不限单位,稿子质量要求不是很高,言之有物即可。而现在,部分南核书评要求本科单位起发,更有甚至要求博士身份才可以发表;书评的平均刊期更是直逼23年1-2月,稿件多了,期刊的可选择性变大,文章质量要求自然是水涨船高。
核心书评,从无人问津到争抢版面只用了不到十年的时间。书评不被认可吗?NO,书评不是不认可,是你从来没有正视过!
| 评职称----
评职称需要发多篇文章,包括普刊和核心,其中核心是最不好发的,有的作者甚至努力两年也拿不到一篇核心,评职称就败在这个关键的点上了。
现在书评可以派上用场了,越来越多的单位开始认可书评。其中,书评在职业院校的认可程度最高。一直以来,高职单位是发核心的重灾区,很多刊物把作者的起发门槛设置的特别高,职业院校的作者深受打击。
然而核心书评一经出现,不限制作者单位,放宽了核心的准入制度,很多作者通过发书评能给拿到核心的入场券。这也是单位乐见其成的,于是,越来越多的职院单位开始认可书评。
书评在评职称方面有两种用途:
一种是直接当做核心论文用的,比如某211石油大学单位,评职称核心书评可以等同于一篇核心论文来用,不需要另外准备核心论文。
一种是当做补充材料来用的,比如某工程学院,评职称可以用核心书评,但是必须有一篇核心论文。这种的论文是必须发的,但是书评的分量也是比较大的,只要有一篇论文,其他的书评可以作为核心材料进行提交。这样的政策下,发书评胜算会更大一些。
有的人可能会觉得书评字符数太少了不足以展示职称申请者的个人水平,不应当作为评职称的材料来用。其实不然,很多书评也都是作者精心写就的成果,包含其对学科的深入见解等,我们不能但就书评的版面去论质量。要知道,一篇短短的书评能写清楚一个问题也是很不容易的,书评写的好,也是很了不起的了。
| 科研结项 ----
每个作者每学期都会有科研任务,都是需要有论文成果的。通常,科研结项的要求会略低一些,规定只要能在核心期刊上发表成果就可以,不限制版面。
一般来说,高校老师的科研任务比较重,如果都发核心论文也不太现实,更何况核心现在面临换届,各项要求指标全面提升,发论文太难了。
有了书评就省心太多了。首先,书评是发在核心期刊上的,占据核心期刊的版面,从物理属性上来说,书评是核心,书评可以满足科研结项的要求。
其次,书评要求不多,版面费可观。书评不限制作者单位不规定作者方向,从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一些作者发表难的问题。此外,书评要求相对不是特别高,对于科研任务较重的作者来说,还是有精力有把握好好完后的。书评的版面以1-3P为主,我国的刊物是按照版面收取版面费的,由此,核心书评的版面费也是比较客观的。
| 毕业 ----
现在高校对学生毕业的要求越来越高,硕士要求有北核文章才可毕业,博士要求一篇南核非南扩才可毕业。
一味的要求学生发核心,但是高校却忽略了一点,在读有能力去发核心吗?
核心之所以不收硕士在读的文章,是因为硕士阶段学生的知识体系还不完整,独自坐研究的能力尚有欠缺。让学生发核心不是为难吗?再者来说,很多高校的导师自己发核心还有困难,怎么去指导学生发核心呢?
当下有了书评,一些毕业的学生也可以通过发书评达到学校的要求了。学校要求发核心,核心书评也是核心期刊的内容,虽说有钻空子的嫌疑,但是很多单位也是默许的。
如果你是待毕业,学校有发核心的规定,不如跟导师咨询一下能否发书评。不要小看书评,书评写的好,也是一种本事。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