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媒体发表的学术论文能上中国知网吗?
高校考评聘可以发主流媒体论文,替代CSSCI论文,评副高、正高均可。这个消息大家都知道了吧?!
近期遇到一个问题:老师会频繁的问,“新华网论文上知网吗?”不止一个老师有这样的疑问,小编来跟大家解释下:
//主流媒体发表的学术论文能上中国知网吗?
答案:不能。
首先,我们应该弄清楚,“中国知网是什么?”的问题。在学术圈生存,应该没有人不知道什么是知网,知网能用来干什么吧?
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我们就不说了。我们把知网的概念放小,功能单一化,那么知网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数字图书馆”,起到期刊数据的集成以及文章内容的传播与知识获取的功能。从这个功能出发,知网是数据库。
主流媒体是什么呢?它的概念很大,从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界定,但是它的本质是统一的,主流媒体是媒体。
当我们把主流媒体理论文章纳入职称评审,上面的目的是借助主流媒体的巨大传播力扩散学术理论的力量,推动理论大众化,实现理论的有效传播和大众化。特别是在信息爆炸、思潮多元的背景下,舆论场也更需要有准确、深刻的声音来“正视听”。鼓励学者在此发声,可以直接用科学的理论批驳错误观点,巩固主流思想舆论。
职称文件上往往是这样写的“在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求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经济网、中国网、央视网等主流媒体发表不少于2000字的理论文章”。这里的主流媒体指的是网络主流媒体,它本身就是一个传递信息的中介,有自己的收录平台。特别是引入理论后,首先要强调的就是理论的原创与深度。
既然主流媒体平台已经有了知网作为数据库的功能介质,那就没有再送检知网的必要性了。且主流媒体对于学术理论的传播甚至要更大于知网,特别是在非学术圈人群。

//主流媒体论文不上知网,还能用吗?
但是,你发主流媒体真的要打破这个认知。原因见第一部分,知网是数据库,主流媒体是媒体,二者有交叉,主流媒体论文没有送检知网的必要性。

※上图是某师范大学对主流媒体和省级党报的认定方案,从未要求数据库收录。
答案:一般不能,新华网学术中国是特例。
主流媒体无法确保永久收录,但是也有特例,比如新华网的学术中国就可以做到永久收录。
主流媒体不是数据库,它会根据网站的特性以及文章的传播情况进行定期清理。一般来说,数据能保留3个月往上,具体要看文章的价值、网站的清理时间等因素。小编之前发过主流媒体论文,两年多了还在网上挂着呢!
※主流媒体发表案例
所以,时间是无法人为控制和预测的。如果你发的主流媒体论文,过一段时间被下架了,实属正常。
小编建议:(1)主流媒体论文发表周期快,1-2周即可收录,作者可以在临用的前1-2个月开始着手发表事宜。当然,新华网学术中国永久收录,这个什么时候发都可以的;(2)如果确实想提前发了,那等收录上网后一定注意保存截图备用。单位应该也是能给认定的。


- 国际普刊最新刊期播报!教育类期刊最快可发10月版面,知网收录!
- 中国知网《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评价报告(2025)》遴选结果已发布,多个理论报纸上榜~
- 读报纸理论版论文:《光明日报》理论版论文选题规律四则及投稿相关建议!
- 理论版报纸论文发表的几个误区,看看你中了几个?
- C刊打明牌,不装了:只要署名中含有非博士学历,就拒稿!所以硕士发C是真的没机会了?
-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文:“一稿多投”不构成学术不端,“一稿多用”才是真正的学术不端!
- 我的拒稿论文,被审稿人抢发了!
- 【论文发表指导】为什么已经录用的论文还会被退稿?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 研究生入学前水平都差不多,为什么入学后会很快拉开差距?
- 出刊超级快!《消费与品牌传播》F类经济专业期刊,审稿快,来稿即录,1个月拿书!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