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网络综艺节目主持人的角色弱化现象——以《创造101》为例
《创造101》是由腾讯视频推出的中国首部关于女性团体青春成长类型的节目,从赛制、模式和节目理念上,都与互联网时代下的青年文化和偶像定义相符合,与以往选秀节目大不相同的是,它将更多选择权利留给了台下的观众,以开创“中国顶尖女团”为理念,为女孩子们开放了最为广大的舞台,使得中国内地的女团能够以《创造101》为契机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主持人角色类别划分
(一)传统主持人
传统主持人负责统筹全局,组建节目整体框架,联系演员、嘉宾、观参与节目,以各种元素的板块模式来填充节目内容。主持人的主导者角色贯穿节目始终,掌控全局,引导节目进程,带动嘉宾情绪。
(二)跨界主持人
这类主持人与其他类型主持人最为不同的是, 主持人从头到尾依然是节目的整体控制者, 控制着节目的节奏。但是在节目当中,他不再仅仅作为主持人出现在大众面前,而是以参与者嘉宾音乐人等不同角色贯穿节目始终。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在这档节目中,每一期主持人都会以不同的造型出场,结合本期节目内容来定位服装造型。主持人不仅负责节目主持,还有参与表演环节,与嘉宾一起演出,并且在节目后半段设定一个主持人表演时间的板块,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和互动性。
(三)伴随性主持人
这一类主持人看似存在,实则名不副实,脱离了主持人的定义,多出现于真人秀节目中。主持人不会时常出现,但通常只在开始和结束时出现。如刚刚结束的网络综艺节目《创造101》,没有传统意义上节目主持人,节目发起人黄子韬即是主持者,也是导师,负责日常教学,也负责每一次的评级考核和公演主持。穿插于节目的各个环节,主持人的角色被大大的弱化了。
二、《创造101》节目主持人角色去中心化的表现
《创造101》的版权来自韩国,为国内引进节目,韩国原版就有一个节目发起人张根硕,中国版本的女团创始人是黄子韬,为了呼应韩版101,中国版仍沿用女团发起人这个名称,黄子韬在节目中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主持人,相反,两位主持人角色的去中心化尤为明显。
(一)从创作主体变为节目受众
黄子韬作为《创造101》的主要策划人、主持人,对整档节目的内容、参赛选手、嘉宾的观点了如指掌,但是,在节目中这位主持人作为有声语言创作主体的身份不断弱化,由导师、选手形成了一个新的创作主体,以他们的有声语言为主线,将他们对一个辩题的思考与理解诉诸受众,引起情感的共鸣。而担任议长的黄子韬像是置身现场的观众,时时站在受众的角度发出疑问,将受众可能出现的想法表达出来,增强节目的可看性、引起受众的共鸣、激发受众的兴趣点。
(二)从节目的串联者变为节目中的指导者
节目一开始,黄子韬、李荣浩、王一博、罗志祥、陈嘉桦都不是以一个传统节目主持人的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而是转变为声乐导师创作导师和舞蹈导师,对每一位参赛选手进行认真仔细的评价并划分出相应的等级,并会根据现场的气氛进行调节,引起受众的注意,寓教于乐,使参赛选手乐于接受。
在后期的节目中,他们更多以导师的身份出现在公众眼前,根据每一位参赛选手的优缺点进行精准的点评,并像家人一样关心他们的情绪起伏,给予他们生活和专业上的指导,可谓是身兼多职,比起传统主持人刻板的形象,人物形象定位更加生动丰满,贴近受众生活,更容易为受众所接受,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也提高了收视率。
三、网综节目主持人角色弱化的成因分析
(一)网络平台的自由度与娱乐性使传统主持人形象无法维持
传统的电视媒体,往往传者和受者分界明显,你传我受,受者的自由选择性较差,多为被动接受。在这种传播语境之下,传统的主持人形象已然不适用于如今的受众,以往传者与受者的被动模式早已不复存在, 传统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主导者的地位岌岌可危,不再是节目进程中的核心人设,“说教”式的传播形象被逐步消解。
(二)传播趋势碎片化
越来越快的生活节奏使得观众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在本就不多的零碎时间内更倾向于接受碎片化的信息内容。近年来短视频发展迅猛也是抓住了碎片化的传播模式,见缝插针,更加适合现代社会年轻受众的接受方式。网络综艺节目得益于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受众能够自由观看节目中的任何一个段落,不用被动接受。因此,在节目播出时,综艺节目会将节目中吸引眼球的部分标注出来,以此吸引受众观看,提高收视率。
(三)节目的类型决定了主持人角色的弱化
在《创造101》节目中,传统主持人的形象定位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具有较强专业性的明星,他们既是节目导师也是节目主持。这一人设大大的弥补了传统节目中主持人专业性的不足,增加的节目的专业性和可看点。黄子韬,张杰等明星并非科班出身,在播音主持方面没有较深的造诣,但是在节目中都担任了重要的角色由于节目类型的变化,而导致主持人的作用被分解。
网络综艺秀类节目相较于传统综艺节目而言,节奏紧凑,发展迅速,具有较强的可看性,不依靠主持人进行全节目串联。近年来,随着电视节目制作理念的发展转变,与传统综艺节目通过有奖竞答,智勇闯关等元素刺激受众参与不同,以紧张刺激的情节、悬念为主要卖点的综艺秀类节目中环节串联都以镜头与镜头语言表达,故事性增强,节目节奏加快,这就导致了支持人的角色弱化,在镜头中出现的时间大大减少。
(四)主持人和嘉宾的界限模糊
如今的综艺节目中,“泛主持化”现象非常常见,所谓的“泛主持人”, 主要指那些非科班出身的跨界电视节目主持人,现在“泛主持人”已经成为当前综艺节目的必备品。受邀参加节目的嘉宾性格不同,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他们之间的性格碰撞都成为了吸引受众观看节目的亮点。在《创造101》的几次公演中,主持人均由导师团担任,他们都不是专业科班出身,却依然能对答如流,调控现场气氛。
(五)受众群体的消费需求
高强度、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需要内容娱乐。集群涌现,多样发展的网络综艺节目的出现恰逢其时,承担和消解了部分社会压力。其消费心理完全沉浸于参与者的表现,尤其关注明星的“真实”状态,并不在意主持人的存在,反而认为频繁的主持行为会破坏节目情境,打破叙事和收视惯性。
有明星参加的综艺节目往往备受大众瞩目,受众感兴趣的是明星私下里真实的生活状态而不是按照台本彩排好的剧情,主持人的出现往往会给人传统综艺节目的视觉效果,会使受众怀疑节目的真实性,从而大大降低了兴趣度,也影响收视率。《创造101》节目的大部分镜头都集中在参与者身上,无论是丑是美,其真实性大大的满足了受众的心理需求,拉近了传受者之间的距离,而最终出道的女团则是以女团创始人的投票来决定出道名单,也就是说这档节目是由大众进行评判的,受众的参与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们不仅是参与者,更是决策者。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