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其他论文 > 正文

论微信传播的特点

作者:周珂来源:《视听》日期:2019-03-01人气:22730

腾讯公司于2011年1月21日推出了微信,而它的出现使在强人际关系的基础上实现了文字、视频、音频、图片的快速传送,让我们进入了“数字化社交”的崭新时代。在互联网、微博、微信等这些新兴媒介之中,微信是发展最为快速的。微信有朋友圈、摇一摇、附近的人、公众账号、扫一扫、微信支付等功能,这使其不再局限于是人际交往的社交媒体,经过升级改造之后的微信,尤其是微信公众号推出,使具有了传统媒体的一些功能。

不同用户群体使用微信的侧重方面是不同的。比如,上班族及大学生群体使用微信更多地侧重于即时通信及朋友圈的互动,这也是微信的本质所在—自由的、开放的、共享的社会化媒体平台。商家建立微信公众号,来宣传、推广产品。媒体建立公众号,是为了拓宽信息传播渠道,实现媒介的融合。微信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一、圈子化传播

所谓朋友圈就是由微信通讯录上的朋友组成的私密小群体,封闭式的朋友关系使得微信朋友圈的好友的关系也十分稳定,这也是微信不同于微博等新媒体的关键之处。每个人的朋友圈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交错纵横的,形成一种由点到面的传播。“小世界”理论认为: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的距离不会超过六个,只要通过六个以内的人你就能够认识这个陌生人。在微信传播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朋友圈,而朋友圈之间是有交集的,通过这些交集的部分可以一定范围内拓展自己的朋友圈,此时,作为传播者已不是专业的媒体,而是每个操作微信的个体。

微信朋友圈中,传播者既是编码者也是译码者,个人朋友圈的分享可以是自己生活的记录,也可以是转载的文字、图片、视频等,看到的人可以评论和点赞,但是这种互动只有整个圈子内都是好友才能互相看到对方的评论,这种“圈子化”传播将每个人的圈子相连结成网状,扩大了信息传播的范围和影响。

二、精准化传播

立足于社交、通信、平台多重角色于一身的微信,改变了人们的通信方式、社交方式,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受到了一定影响。随着微信功能的健全,尤其是2012年8月微信公众平台的开通,更是改变了微信的传播属性,使微信成为了信息的发布平台。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媒体纷纷创建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使得微信具有了新闻传播的功能。

微信公众号推送模式为强制性推送,并且后台可以将不同的用户分组推送和按地域推送,从微信公众平台发出的信息到达的都是主动关注了此微信公众号的用户,使信息实现了更加精准的传播。微信信息传播的到达率高,几乎接近100%。如“央视新闻”公众号对“雅安5.9地震”的信息传播效果显著。在早上8点16分发布了地震的文字新闻消息;紧接着在上午9点9分发布了图文信息,内容丰富,涵盖了地震方方面面的消息;其后,在10点22分发布微信征集地震现场情况的内容;随后在12点47分发布了李克强总理前往灾区现场和最新的灾区情况。经过以上信息的推送之后,用户已经知晓了灾区的大概情况。“央视新闻”公众号精准化地向用户推送信息在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占据优势。不管是媒体、企业还是个人来说,可以通过微信平台实现精准的信息推送,这样一是方便了用户,二是避免了资源浪费,信息传播的效果明显。

三、信息传播的便捷性、私密性和有选择性

由于微信属于腾讯公司,微信可以借助腾讯之前推出的QQ社交平台,与QQ平台实现互联互通。也就是说,微信可以利用QQ用户群体,而它又借助于智能手机移动终端,使其在信息传播中具有优势。微信主打语音聊天 ,操作简单,它的用户群体更加多元化,下至小学初中的学生,上至中老年人,都可以利用语音功能实现聊天,迎合了大部分人对于信息交流的要求。

微信与腾讯QQ、微博相比较可以看出,信息交流的双方关系更为亲密,也就是大部分学者所认为的微信是“强关系链接网”。在微信中分享的信息,需要相互关注后才能看到。在微博中,关注同一事件的个人是可以互相看到评论的,而在微信中须互为好友才可以看到互相的评论,这使得人与人之间传播的信息隐私化了。

 “使用与满足”理论认为:“媒介接触的行为是有着某种特定需求和动机的人使用媒介并得到满足的过程。”用户在朋友圈分享内容既是分享日常生活的过程,也是分享思想、看法的过程。约哈里窗户理论认为:“对个人而言,其认识世界的知识基本上是由四部分组成的:即公开、盲点、隐私、隐藏潜能。”这四部分不是一成不变,而是一直变化的。通过搜索附近加好友的人,一般较少地或有选择地分享隐私,而对密友则是无话不谈,相较就可以发现传播内容是根据关系的亲疏选择分享不同的内容,体现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选择性。

四、信息窄化、片面化传播

在信息大爆炸时期,信息的来源不再局限于专业的机构和媒体记者,各种新型社交平台和普通人成为信息的重要来源渠道。信息传播越来越去中心化,信息茧房有了形成的基础。“信息茧房”理论认为:每个人都会被自己兴趣的东西所吸引,从而将自己束缚在一定的领域,而躲避那些不感兴趣的东西,长此以往会形成个人茧房。信息茧房效应在微信中比其他新媒介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主要是因为微信的功能设置和信息传播的私密性。一方面,微信用户可以通过关注微信公众号的方式关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用户有了更大的选择权的自由度,当用户在自由选择信息的时候,信息传播的窄化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对微信传播来说,每个人的密友也就几个,大多数属于不常联系的人,这就使得信息茧房映射到交际领域形成定向化的人际交往,从而增加了信息传播的局限性,同时,微信传播固有的私密性又会加深这种定向化,使得个人越来越习惯于蜷缩在自己的小圈子,不利于信息的平衡和真实。虽然现代人身处信息全面、多元化的时代,但是人们对信息的选择呈现出窄化趋向。

微信用户呈现的信息多是个人日常生活的记录和感受,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出现,这些内容具有碎片化的特点,由于受个人心情、习惯的影响,发表的内容往往不够客观,呈现一定的片面性。

五、偏人际化传播

微信好友是经过双方同意后进行交流的,具有圈子性传播特点。同样属于微传播的微博和微信是不同的,当发送一条信息时,不管是否是好友,微博用户都能看到并进行评论和转发。微博用户可以不互相认识,它构建的是一个弱关系网络,只要关注就可以看到对方发送的信息。

微信的朋友圈没有转发的快捷按钮,无法像微博一样通过转发形成一对多传播。同时,微信中的语音等功能不能复制,只有聊天双方才可以收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信息的大众传播,

微信成员间联系紧密,信息共享程度较高,扫一扫添加陌生人、摇一摇添加附近的人既满足了构建个人交际圈的需求,又使得信息传递私密化、个性化,传播的内容仅限朋友圈传递,隐蔽性较强,微信传播具有人际化传播的倾向。而微博偏向于大众传播,微博能以较快的速度进行话题聚焦,王宝强事件通过微博一传百的速度传递形成声势浩大的舆论,成为热点事件。大众传播能通过一对多、多对多的方式快速地进行信息传播,而人际传播在形成热点舆论上不具有优势,但其在说服、决定过程中具有明显优势。

微信是依托于移动设备通过多种形式传播微信息给用户的社交平台,这与微博、微视频等传播具有相同的特征,但微信具有不同于微博、微视频的传播方式,呈现出不一样的特点。微信传播的私密化和碎片化的自我表达,满足了最基本的社交需求,其发展定势不可挡。



本文来源:《视听》:http://www.zzqklm.com/w/qk/9501.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