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中国高校校训英译的问题与对策

作者:彭朝忠 严俊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2-24人气:1792

1 中西方校训语言特色的比较

高校校训在英语里称为university motto。motto,即箴言,指闪耀着智慧之光,有着涤洗灵魂力量的语句,往往发人深思,催人向上。高校往往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历史传统,人文追求,选择自己特定的校训,或为鞭策精神,或是警醒态度,就这一点而言,无论中西方高校的校训都是一致的。此外,由于校训的上述功能,中西方校训的特点都表现出一定的固定性,校训一经选定,一般不轻易变更。

但是,中西方高校校训的选择又表现出各自的特点。首先,从思想主题的选择上看,西方校训往往突出宗教、自由或真理等概念。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西方校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如在欧美,宗教对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十分巨大(在宗教改革运动以前的欧洲尤其明显),宗教对教育的影响可以从很多校训中lord,light,Christ 等词的高频使用得到明证。如牛津大学(Oxford)的The lord is my light, 布朗大学(Brown University)In God we hope, 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All things cohere in Christ,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In the light shall we see light.  

自17世纪开始,紧随宗教改革之后的的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极大地解放了宗教对人们思想的束缚,Freedom,truth及knowledge等概念在西方高校校训中大量出现,表现出人们对自由,真理和知识追求的渴望。如耶鲁大学(Yale University): Light and truth. 加州理工学院(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The truth shall make you free.

而中国大部分高校的校训直接或间接地引自古代先贤的思想和学说(有的还充满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其中影响最深远的当属儒家学说,所以大多校训表现出用词考究,思想深邃的特征。中国高校校训中“思,行,笃,博...”等概念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如复旦大学的“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中山大学校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江西师范大学的“慎思笃行,持中秉正”。此外,新中国成立后,共产党的理论思想和执政理念对一些高校的影响也比较明显,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中国人民大学的“实事求是”。还有些高校的校训则突出了本校的专业特色和治学要求,如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工夫到家”,国家会计学院校训“不做假帐”。

第二,从句子结构上看,西方高校校训大都结构简单,它们要么由一个简单句,要么由一个短语,或者干脆两三个名词构成,很少出现复合句。如爱丁堡大学(University of Edinburgh):The learned can see twice,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ite of Technology)):Mind and hand, 西点军校(United States Millitary Academy at West Point):Duty, Honor, Country .  而中国校训受传统文化影响,强调辞工句整,往往讲究成对出现,大多上下对称,富于美感。如苏州大学的“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之完人”,山东大学的“气有浩然,学无止境”等。

2 中国高校校训翻译的一般问题

第一,过分重视校训字面内容的对等。这一点在中国高校校训英译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尤其表现在词汇的一一对应表述上。很多中国译者在翻译校训时,往往以忠实原文为最基本准则,力图字字兼顾,面面俱到,而这样的结果是译文繁杂,语义累赘,和西方校训的风格迥异,难以让人接受,甚至令人费解。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为例,校训原文是该校1958年建校时,由时任校长郭沫若先生提出来的,它和现在提倡的“道德与才能兼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口号是一致的。原文用词精炼,打仗工整,内涵深远,既含价值观,又有方法论,同时具有较强的时代气息。可它的译文“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t,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没能很好地传递原文的美感和涵义,姑且不论后半句的表述和原文语义不符,就其前半句而言,就有两个地方的处理值得商榷,一是用Socialist-minded翻译“红”,应该说译者有过谨慎的思考,注意到了“红”涵义的挖掘,但如果将其译为Socialist-minded的话,容易让人误解,使译文读者以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政治色彩浓厚,这与现实明显不符,所以涵义有待外延。二是对“专”这个概念的翻译,译文是Professionally Proficient,如此翻译对于强调言简意赅的校训而言,明显啰嗦,此处副词的添加实属多余。同样的问题存在于很多的中国高校校训的翻译当中,再如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学为人师 行为世范”,必须承认,其译文“Learn to be an Excellent Teacher;Act as an Exemplary Person.”做得很工整,无论是外形和内容都能较好地再现原文。但仔细品读的话,总觉得意蕴不够,尤其和西方校训的用词风格不太相合。究其原因,不外乎形容词的使用给人繁琐的感觉,如果变换结构,用一个名词来取代形容词修饰名词的结构是完全可能的。

    第二,盲目追求形式上的一致。中国很多高校的校训常常采用对句的形式来呈现,这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也说明了中国人区别与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如苏州大学的校训原文是“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其译文为“Unto a full grown man”。原文采用对联的形式,唯美地表达了苏大的精神;译文貌似和原文不对等,但内涵一致,最重要的是和西方校训的风格相同,因此受到很多翻译学者的关注和好评。很明显“英语具有明显的一元结构倾向,汉语具有显著的二元结构趋势(杜争鸣 2007:111)。”但在现实的校训翻译实践中,很多译者没有注意到这样的区别,过分看重形式的对等,译文就会存在各种问题,尤其表现为译文用词臃肿,如上文北京师范大学的校训译文。再如中国地质大学的校训“艰苦朴素,求真务实”译文:“Work Hard, Keep Modest, Flexibly Unit and pursue progress”;南京大学的校训“诚朴雄伟 励学敦行”,译文“Nanjing University : Be Honest and Intelligent, Study Hard and Act Sincerely”等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这样的问题。

3 校训英译的可行策略

要解决上述中国高校校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逐一分析:

    首先,要弄清楚校训翻译属何种翻译?是文学翻译,还是应用翻译?要弄清楚这个问题,可以从校训的功能着手进行分析。校训类同箴言警句,往往镌刻、书写于高校醒目的场所,或高校宣传册,网站主页,以及学生证上。虽然很多校训都辞工句整,寓意深远,音韵优美,颇有文学底蕴,但校训担负的功能并不主要是陶冶性情,提高文学素养。校训主要有两方面的功能,对内是激励警示,凝聚人心,对外是宣传告诉,彰显精神。而对于校训翻译而言,它毫无疑问应该是承担对外宣传的功能,毕竟对内训诫是没必要劳烦翻译的,因此,应该说校训翻译属应用翻译。

其次,校训翻译如果是应用翻译的话,何种翻译方式最佳?应用翻译,或称实用翻译,以传达信息为目的,区别于传达有较强情感意义和美学意义的文学翻译(方梦之2003:24)。应用文体翻译都有现实的,甚至功利的目的,要求译文达到预期的功能,目的和功能是应用文体翻译的依据和依归(周丽红.2010:60)。应用文体翻译又包含诸如科技、广告、法律、商业等文体的翻译,都有各自不同目的功能和文体要求。要想较好地进行校训翻译,必须有切合的翻译指导思想。而基于上述对校训的分析,不难发现,校训和广告的语言特点和功能,尤其是广告的外宣功能,极其相似,故此在校训翻译中,借用广告翻译策略应该是完全可行的。

    最后,如果借用广告翻译策略来进行校训翻译的话,归化和异化策略,哪个更可取?广告翻译就广告创作一样,非常讲究创意,创造性地应用语言进行翻译是广告翻译实践活动中的第一原则。但是语言的灵活使用并不可以天马行空,就文化的处理策略而言,由于任何挑战投放区语言风俗习惯的广告必将被忽略甚至摒弃,广告翻译必须以译入语受众的文化认知习惯为重,所以广告翻译一般采用归化的策略。就中国高校校训翻译而言,要达到尽快地向国外推广高校的人文精神,立学宗旨的目的,最佳策略应该是顺应国外的校训规范,以国外校训常用的模式来精选字词和构建语句。以香港理工大学的校训“开物成务 励学利民”为例,它的译文是“To Learn and to Apply for the Benefit of Mankind”,原文为汉语典型的二元结构模式,译文应用归化的策略,采取西方常用的一元结构,将原校训的内涵精炼地表述出来,结构清晰,让人一目了然。类似的还有很多,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译文“Self-discipline and Social Commitment”,宁波大学校训“实事求是,经世致用”的译文“Truth and pragmatism”。

本文通过中西方校训的对比,并就校训的功能进行分析,提出借鉴广告翻译策略能够有效解决校训翻译中的问题。应该说,到目前为止,将广告翻译策略借鉴到校训翻译活动中来的做法在中国的校训翻译实践和研究较为鲜见,因而视角独特,应该是有益的尝试。同时,必须说明的是,由于校训翻译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译界的重视,校训翻译的实践和研究越来越呈现出多维度、多角度的特征,这对中国高校校训翻译质量的提高来说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