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跨文化现象在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影响
对于语言学习者而言,语言的学习和文化的融合是一个统一的过程。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不断地接受外来的文化,并与自身的文化不断碰撞,产生新的文化认识。因此,没有脱离文化的语言学习,也没有离开语言工具的文化交流。另一方面,商务英语以其自身的专业特点,形成特定的翻译方法,在教学过程当中,商务英语翻译和其他英语翻译的教学有着很大的区别。作为商务英语的教学人员,要处理好翻译过程中跨文化现象所带来的问题,商务英语的特点和跨文化现象共同构成了处理好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关键点。
一、 跨文化现象的客观存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担负起了文化传承的重任。作为语言学习者,忽略文化学习语言,是不可能真正地把语言学好,学透。胡文仲在《跨文化交际学概论》中提到:“只注意语言的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跨文化是社会交往的产物。跨文化交往包括了跨种族、跨国家、跨民族、跨地区的交往,甚至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身都是两种不同的个人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只要个体与个体之间进行交往,就会出现跨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必须有跨文化交往的自觉性。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无论从事任何行业,都会面对多元文化所带来的冲击。而语言学习者可以说是首当其冲。翻译作为语言学习的重要方面,自然要通过语言的形式,看到语言的内涵。只有看透语言的内涵,才能真正地把材料翻译好。
二、 商务英语翻译的特点
(一) 专业性
商务英语属于专业英语,与各种学科是相关的,因此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在对商务英语材料进行翻译的时候,必须注意字词的对应。例如:“询价”和“报价”在中文里都是和价格有关,因此许多学生在进行翻译的时候,第一时间想到的是“price”。但是在英语中,“询价”和“报价”是有相对应的专业术语,分别是“enquiry”和“offer”。商务英语的专业性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尤其是在学习的初始阶段,必须要注意克服日常用语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
商务英语的专业性还体现在其选词严谨上,为了避免造成理解混乱,商务英语有时候会选择一些生僻的单词。例如,在翻译的过程中,会选择“prior to” 代替“before”,“ in the event of”代替“if”。由于这些用于商务活动单词在学生的日常活动和学习中出现的较少,因此学生容易忽视,或者遗忘。
(二) 客观性
商务英语和英语文学在翻译方面有着很大的区别。文学作品强调意境,在翻译的过程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但是商务英语翻译要求客观,简洁,尽量做到言简意赅,用最少的单词表达最精确的意思。
“To whom it may concern”作为商务信函的称呼语,常用于各种信件往来中,对于该内容的翻译,我认为“敬启者”是最恰当的翻译。在商务英语中,不要做出过多的修饰,只需要客观,准确即可。但是学生在翻译商务材料的时候,受到了其他文体的影响,有时候并不能做到语言简练以及客观,很多时候,在商务英语翻译中出现过多的个人色彩。
(三) 时效性
商务英语具有一定的时效性。现代商业活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而发展,大量的商务用语涌现。翻译人员一方面遵循着标准进行翻译,另一方面还必须贴近社会,了解最新商务用语。例如:“to keep up to date with any changes”在以前翻译是“就任何变化做出改进”,而现在可以直接翻译成“与时俱进”。商务英语的时效性也为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带来了学习的难度,学生除了要打好基础,还要不断地扩大自身的词汇量,并且适时地去旧迎新,保证在进行商务英语翻译的时候所使用的词汇是准备的,合时的。
三、 跨文化现象对于商务英语翻译教学的影响
(一) 跨文化现象对翻译风格的影响
跨文化现象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最大程度体现在翻译风格上。翻译风格随着翻译人员而变化,而这种变化在不同母语的人员身上体现则更为明显。由于中西方文化的不一样,西方社会强调效率和明确,因此在商务用语中希望能通过最精简的语言来完成商务往来目标。中国社会对于商务往来也提倡清楚明白的态度,但是在使用商务语言的过程当中,则趋向于委婉冗长的语气。例如,当一家公司面对对方公司过高的产品价格,中文翻译人员会选择“你方价格未能尽如人意”作为“the price is too high to accept”的译文。
(二) 文化负迁移的影响
文化负迁移指的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当中,人们习惯性地以母语的文化模式去作为行动和价值观的指导,从而导致交往失败。中国文化是一种集体文化(collective culture),而西方文化是一种个人文化(individual culture),如此极端不同的文化观在商务英语翻译中有着重要的影响。首先,在商务用语中,中文注重集体概念,强调集体利益,这一特点转化到商务英语翻译中,就是“我们”一词的滥用。中文里的“我们希望”、“我们为了”在英语里不仅仅会被省去“们”,还将被转化为“你”,以“you”的形式再现。例如:“我们希望贵公司能按时到货”应翻译为“you are expected to deliver the goods on time”。
文化负迁移在价值观的影响远大于我们所能想象的,许多学生认为在多年的英语学习后,具有西方文化的思维模式,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如上例所言,中国翻译人员选择“我们”作为句子的主语,并不单纯是受到“集体主义”(collectivism)的影响。英语中常以you作为主语,是希望对方感觉到被尊重,这种尊重个体的价值观延展到商务用语中,实现了价值观的传承。
(三) 跨文化现象对于教学的影响
翻译要求“信息对等”以及“文化对等”,而单纯的逐字翻译并不成为真正的“信息对等”,要做到“信息对等”还需要考虑“文化对等”,将跨文化因素考虑在内,才能实现尽可能对等的商务英语翻译。
1. 学生对于材料的理解
跨文化现象对于商务英语翻译的影响首先在于其或多或少阻碍学生对源语言材料的理解。许多商务活动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表现方式,而商务用语也就相对应的有许多不同点。面对这些不同点,由于学生没有具体的实践活动经历,无法理解材料,在翻译过程中就会造成语言转化的丢失。
2. 学生对于材料的重构
学生面对商务英语材料,会根据自身的文化基础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初步的认识。也就是说,在着手翻译之前,翻译材料在学生的心中已经有一个版本。在此之后,学生通过其翻译技巧以及其他工具的帮助,再对材料进行进一步的加工,最终形成译文。而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不断对翻译材料进行重构,运用学生自身的逻辑基础,达到翻译的逻辑连贯。
四、 结语
跨文化现象已经成为了培养英语专业学生首要关注的问题。商务英语翻译相比其他类型的翻译,更具有专业性、客观性以及时效性,因此,对翻译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在培养商务英语翻译人员的时候,要注意跨文化现象对于学生在文化迁移、翻译的重构以及翻译风格上的各种影响。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