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元素对3104铝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3104 铝合金是Al-Mn-Mg系不可热处理强化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高、抗蚀性好、易深冲成形等特点,是生产易拉罐等防腐性能要求比较高的主要材料。Mn、Mg、Si、Fe等主要合金元素成分配比,对材料的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影响较大。本文研究在一定的熔炼条件下(熔炼温度、保温时间、搅拌条件),配制不同分数的Mn、Mg、Si、Fe成分3104铝合金铸锭,对铸锭均匀化处理后进行热轧、冷轧成型,并对冷轧态板材进行退火处理。对比分析Mn、Mg、Si、Fe等合金元素成分配比对3104铝合金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有较影响,对3104铝合金生产提供参考。
1 实验方案
如表1,在铸造温度为740℃,冷却水压为0.04MPa条件下,配制5组不同化学成分配比的铝合金铸锭。经过热轧、冷轧成型制成板材。在加热温度分别为590℃、600℃、610℃、620℃、630℃,保温时间12小时条件下进行均匀化退火处理。3104铝合金化学成分配比见表1,其中,Zn-0.25%、Cu-0.2%、Ti-0.1%,其它-0.15%,余量为Al。
表1 3104铝合金化学成分配比(质量%)
试样 元素 | Mn | Mg | Si | Fe | Fe/Si |
1 | 1.02 | 1.20 | 0.22 | 0.40 | 1.70 |
2 | 1.03 | 1.23 | 0.23 | 0.43 | 1.74 |
3 | 1.04 | 1.24 | 0.24 | 0.45 | 1.86 |
4 | 0.98 | 1.22 | 0.24 | 0.38 | 1.71 |
5 | 0.95 | 1.19 | 0.21 | 0.36 | 1.67 |
2 3104铝合金均匀化退火的微观组织
(a)590℃保温12h (b)630℃保温12h
图1 3104铝合金均匀化退火的微观组织
可以看出,3104 铝合金以Mn Al6相、(Fe Mn)Al6相和Al、Fe、Mn、Si四元相以及Mg2Si相等。析出相不均匀,随均匀化温度的升髙,晶界和晶粒中心析出少,析出相长大,密度减小,晶粒内部的偏析逐步减少。在加热590℃均匀化处理后,明显减少了块状物。在加热620℃后出现熔球,有过烧现象。在加热630℃以后,过烧较严重。热轧前退火温度过高会造成元素析出物粗大,应选择较低的均匀化退火温度。
3 合金元素对3104铝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
590℃加热,保温12小时条件下均匀化退火处理,测量3104铝合金力学性能,见表2。
表2 实验测定合金材料力学性能
试样 参数 | δ(%) | σb(MPa) | σ0.2(MPa) | σ0.2/σb |
1 | 12.1 | 185.25 | 89.78 | 0.485 |
2 | 11.2 | 167.23 | 79.89 | 0.478 |
3 | 11.0 | 178.32 | 76.76 | 0.430 |
4 | 12.8 | 179.20 | 79.36 | 0.442 |
5 | 12.5 | 180.02 | 81.05 | 0.450 |
3.1 Mg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在3104铝合金中Mg与Si作用形成Mg2Si强化相,当镁硅元素质量比大于1.71时,出现多余的Mg,降低了Mg2Si的溶解度,强化相析出粗化。过剩的镁与Al形成A18Mg5化合物,如果呈弥散状态分布于晶内和晶界,合金的抗蚀性能明显提高。铸锭中存在少量Mg2Si相时,抵抗变形能力降低。在Mg2Si大量熔解时,提高铝合金的强度,增加其抵抗变形的能力。当镁的含量继续增加其含量对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的影响并不明显,强度反而有所下降。随着Mg含量的增加,铝合金的塑性显著减小。
3.2 Mn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从表2看出,随着Mn含量的增加,强化效果显著,延伸率呈下降趋势。随着锰含量增加强度降低,是由于铁和硅比例较大, 溶入基体中产生大量块状(FeMn)A16形成的。另外,锰可能造成合金具有较大的过冷,产生偏析现象。均匀化退火后锰在晶相偏聚,在基体第二相晶界附近出现白色亮点。锰在1.05%左右时铝合金容易造成加工硬化。
3.3 Si对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Si在铝合金中不易溶解,溶解于铝合金中的少量Si,粗大化了铝合金晶界,降低了材料耐腐蚀性。Mg2Si化合物在铝合金中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降低减小。
3.4 Fe/Si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杂质铁和硅常温下很难固溶,铁铝合金基体中形成(FeMn)A16相。Si、Mn、Al产生三元相,溶入Fe形成四元相。Fe/Si加速锰热变形时在基体中的分解,增加铝合金的性能。均匀化处理后铝合金微观组织出现粗大针状和块状。如果铁盒锰含量高,在轧制过程中发生破碎棱角尖锐。Si的存在会形成粗大的片状A1(FeMnSi)相,对合金造成不良影响。由表2知道,Fe/Si值处于1.73左右时,显著降低铝合金材料的强度,相应地塑性得到提高。由此,必须合理控制Fe/Si比值和Fe,Si含量。
4 结语
3104铝合金中镁与硅作用形成Mg2Si和A1gMg5相及复杂的三元相和四元相。当镁和硅元素质量百分比比值大于4.8时,容易产生粗大的Mg2Si相。Mg含量增加,材料的塑性越低,Mg含量控制在1.19%左右。
Mn主要形成MnA16、(FeMn)Al6化合物,(Al,Mn,Si)三元相及(Al,Fe,Mn,Si)四元相。MnA16容易析出,随着锰含量的增加铝合金强化明显,但塑性降低,Mn含量控制在0. 93%左右。
Fe/Si对3104铝合金的组织和性能有着明显的影响。Fe/Si越大,材料第二相化合物的含量越高,塑性越低,Fe/Si应控制在1.69左右。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