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中国“开源期刊”的绊脚石
要看懂这篇文章呢,我们先要了解两个概念:什么是开源期刊?什么又是闭源期刊?
“开源期刊”即开放存取,简称OA(open access),是指将学术信息放在互联网上供所有人共享,不需要考虑版权或注册的限制。
通俗一点说,就好比我们看小说一样,作者把小说文稿放在晋江网站,供书友付费阅读,这就相当于“闭源期刊”。
如果作者把文章发在百度贴吧里,每个人都可以免费获取,这就是“开源”。可能在这个例子中,“开源”和“闭源”的区别在于是否收费。
(一)
其实不然,这只是它们最浅显的一个表现形式,下面我们再来深入说一说“开源期刊”和“闭源期刊”:
传统的出版模式是作者投稿获取版面费,读者通过购买出版物获取信息,在近代史上,有一大批孺人都是靠版面费维持生活的。
而开源期刊是一种完全相反的模式:作者付费出版,读者免费获得,无限制使用。这种模式是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在传统出版时期,沟通并不通畅,很多最前沿的信息不能够及时共享。互联网的出现可以说给学者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的平台,解决了诸多的难题,它使得学术交流更加顺畅,信息获取更加及时,每个人都可以匹配到对口的海量的信息。
这时就出现了一个问题:互联网满足了学者对学术交流的需求,那么谁来买单呢?
于是,开源期刊的模式就被提出来了。在这个模式下,作者提供作品使公众可以在公共网络上利用,而公众在免费使用这些文献的时候,必须保证文献的完整性,这也是开源期刊对文献复制和传递的唯一限制。
哈佛大学图书馆馆长罗伯特·多恩顿说,它将是挣脱商业出版束缚、走向免费学术资源的第一步,使得大家都能免费利用我们学校的知识库。
(二)
开源期刊甫一出现,就被给予了厚望,它的优势在于:
对读者而言,开源期刊增强了他们的获取及检索能力。OA开源期刊使他们可以无障碍地访问研究所需文献,而不需受到所在图书馆经费的限制。
对作者而言,开源期刊有助于扩大研究成果的可见性和影响力。开源期刊提供了比任何一个基于订阅的期刊更广泛的全球读者群,不论名望高低或热门程度,可以明显地提高论文的被引频次。
对教师和学生而言,开源期刊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知沟问题。开源期刊在关键资源的获取上对于穷人和富人是平等的,同时它消除了内容复制和分发的障碍。
对出版社而言,开源期刊使他们的文献更具可见性,可发现性,可获取性,更有帮助。如果期刊是 OA 的,那么他就可以利用其优秀的可见性吸引投稿和广告,当然还有读者和引用。如果是基于订阅的期刊能提供部分内容进行 OA(每期推荐文章,特定时段以前的文章,等等),同样可以增加可见性,并以此获取订阅之外的更多收获。如果期刊通过刊本存档来提供 OA,那对于作者,它会比那些不提供刊本存档 OA 的更有吸引力。
对学校而言,开源期刊增加了教员及研究工作的可见性,降低了在期刊上的花费,推动了知识共享。
……
但是开源期刊有一个很大的弊端,作者不得不支付高额的版面费。
闭源期刊恰好相反,它对作者免费发表文章,向读者收取费用。读者每次阅读或者引用文献时,都需要向杂志社和作者支付版权费。
开源期刊与闭源期刊的区别分析 | ||
---|---|---|
开源期刊 | 闭源期刊 | |
可见性 | 更高 | 较低 |
是否收费 | 高额版面费 | —— |
是否收费 | —— | 版权费 |
出刊进度 | 较快 | 较慢 |
适合人群 | 一般学者 | 权威学者 |
上面的表就是开源和闭源的区别,很多作者会有一个疑问,“发OA好?还是非OA更好?”
小编认为上面这个表足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三)
一般说来,我们选期刊最主要的考量是影响力(因子)、出刊时间以及费用(主观因素,有必要列出来)。
开源期刊的可见性是母庸质疑的,一项研究表明,OA论文的全文下载量比订阅获取的文章要高出89%,PDF格式的全文下载量高出42%,而独立访问者的数量高出23%。是不是很惊人,尽管下载量和读者的访问量增加并不绝对意味着被引用率的增加。但是在OA期刊上发表论文确实意味着你的论文会被更多的人看到。
在发表速度上,OA 一直强调的是“加速同行评审科学的出版”,实际上开源期刊从接受导出版的时间确实要短的多。
更致命的一点,这个问题本身就是一个“杞人忧天”的问题,就像小学生每天在烦恼,“我是要考清华呢?还是要考北大呢?”
非OA期刊每次阅读和引用都要缴纳版权费,这可不是一笔小开支,而且没有人会付钱去看一个不知名作者的文章。所以,一般选择闭源期刊的作者都是行业大牛,名望放在那里,付费也值得。
一般的学者,包括学生,最好还是乖乖发OA吧。第一,发OA可以提高被阅读被引用的几率;第二,OA出版时间更快,对评职加分、毕业来说可以预留更多的准备时间。
(四)
开源、闭源从最根本上讲是对版权的一种认识差别。国外的人都比较看重这一块,但是在中国就不一样了。国人的版权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在国内,并没有开源期刊和闭源期刊之分。
有人认为,国内没有开源期刊是因为“横空降临”一个知网系统。
说到知网,学术界的态度是既爱又恨,爱恨交加。
知网是清华大学、清华同方1999年6月创建的,功能很强大,可以检索文献、期刊,论文查重,可以说写论文的人没有不知道知网的(除了翟天临)。
但是知网作为国内规模最大、内容最齐全的学术期刊数据库。却利用对知识的垄断,大兴收取高额“知识税”的风气。
(2019年2月23日新华网批)
知网收录了大规模的学术文献,它的运作系统是与杂志社签订合同,收录期刊内容,但是知网对外是收费查看的,于是,每个在知网检索文献的人不得不像知网缴纳“昂贵的”费用。讽刺的是,即便是原作者,也必须得付费下载自己的文献。
有人说,那,一起抵制知网不就行了吗?
呵呵,太天真了。知网之所以敢这么做,就是因为它已经在国内强大到不怕反对的声音了,反正,谁反对我吃亏的还是他自己
从杂志社的角度而言。杂志社想要评核心就必须得保证文献高引用率,而这个评价体系又是以知网为尊,所以,跟知网合作式是必须的。
从作者的角度而言。作者肯定是希望自己的学术成果可以被共享的,这样才更有意义,但是从他投稿录用的那一刻开始,稿子就不再是他个人的所有权了,投稿规则默认作者授权知网收录。否则,你就别发论文,你就别评职称。
国内很多学校为了学生考虑都会购买知网资料阅读权,但是这个费用每年都在涨,2016年武汉理工发布通知停用知网。结果怎么样?不出一个月,武汉理工大学又重新订购并恢复开通知网数据。
事实证明,知网就是这么nb
有知网在,中国的开源期刊还将有很长的路要走,期待有一天,能够实现开源!
- 说一个大家很难认可的观点:C刊要求发表论文的作者是博士副教授身份,原因是为了减少被硬塞过来的低质量关系稿!你能认同吗?
- 掀桌!C扩发布重要投稿声明,允许一稿多投等!网友:就这几条声明,我愿意给他升C!
- 什么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章何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附最全自查攻略,你的论文可能已被选中!
- 给高额安家费,但是考核要求 4 年内发顶刊,拿项目;网友:堪比拿诺奖;为什么高校总是要制定一些老师们根本无法通过的考核要求?
-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现状:初审砍半(退20-50%),外审绞杀(退70%-90%),终审仅存5%!
- 急!论文投稿后才发现参考文献有AI生成的错误,请问会被退稿吗?求编辑解答!
- 在市级党报上发表理论论文,对评职称有帮助吗?
- 学术路线封神之路:博士-博士后-讲师-副教授-教授-四青-院士-诺奖得主;如何一路晋升成为顶尖学术大能?
- 长时间的审稿周期容易引发一个问题:两年前投稿的热门选题,两年后就会变得陈旧或者被其他人发表
- 评职称认可的主流媒体等级金字塔来啦!凡是单位认定主流媒体,等同于CSSCI期刊论文的一定要关注好!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