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人很少发SCI 文章?
最近看到一位偏生态学、环境科学及微生物学专业的学者提问,称该专业相关的SCI期刊上,常见中、美、英、日、德、法等国家的科研工作者发表的文章,但俄罗斯人(同时第一单位也是俄罗斯科研机构)的文章似乎比较罕见,想必不会是俄罗斯不重视科研的原因,据了解,俄罗斯也是比较尊重科学和知识的国家,各种天文地理人文生物的书籍相关的出版业非常发达,不亚于英语、德语和法语圈。那么俄罗斯人较少发SCI文章呢?难道是因为俄罗斯科研界的体制和其它国家不同,升职加薪和保住工作与发文章多少不直接挂钩?
一位本、硕、博都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就读的朋友对这个疑问作了详细地解答,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评价机制不同,俄罗斯并不认可SCI中的影响因子,EI就更不太认了,可能Scopus数据库在欧洲受众更广一些(Scopus和Webof Science都是数据库,而非SCI,EI这样的检索)。 好奇Scopus的可以查看https://www.elsevier.com/?a=69451 其次,在俄罗斯,相对SCI更受承认的是他们自己的BAK(发音为“瓦克”),即最高学术委员会名下收录的期刊或书籍。比如我,研究生期间可以一篇SCI文章都没有,但必须有1篇BAK,博士3篇起(不同专业,不同方向要求也不一样)。 我导师规定的是6篇,他给我的解释是,这样做有这么一个原因,俄罗斯学校只有博士教育权,没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学校只能授予到硕士,博士授予权是全国统一由最高学术委员会管理的。答辩后,不像国内就直接OK了,还有一个质疑期(最长可以有一年),就是最高学术委员会会对你博士期间所有成果和论文进行复审,届时可能有些成果会被认为资格不够(即使已经发表了),所以导师让我以二倍的量来争取,即使有部分被否定了,也不会影响博士学位的授予。 俄罗斯博士学位是可以被取消或者最高学术委员会认为不够格就直接驳回学校的授予申请的,每年都有一千余名博士被驳回授予申请。考虑到俄罗斯人口少,读博士的人也不多,总共也没多少博士,比例还是挺高的了,也由此可以解释学校很多副教授都七十多了还没评上教授,这个在国内估计很难见到,甚至还有七十多岁的资深讲师连副教授都没评上。所以,教授在俄罗斯是真正很受尊敬的,因为确实来之不易。 最后,不知道怎么说,我发现除了英语为母语的国家以及一些殖民地国家,好像只有中、日、韩这3个国家英语是必修课,很多俄罗斯人不会说英语。学校要求必须会一门外语,但是就我所在学校来看,英语生仅仅一半,这还是最近这些年变多了,大部分学的都是法语和德语。所以,可能就更没什么人发SCI期刊了。 还有一点,可能真的是性格问题吧,很多毛子的确不太爱发文章,除了要求必须发的,实话实说,他们发文章很慢的,过程中的成果很少发,如果没有要求可能压根就不发,直到自己觉得彻底解决了问题再说。例如,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他深居简出,拒绝采访,论文从来不在同行评审的期刊上发表,连菲尔兹奖都不去领,记者上门都会被堵在门外,可是这些都没有妨碍他证明庞加莱猜想,成为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
"老毛子"源于东北人对俄国人的贬称,由于俄国人毛发、胡须非常浓密。好吃人肉,杀人如麻,不敢说他们是禽兽,只好称呼"毛子"。
其他网友补充:
1. 我在俄罗斯几年间,惊讶的发现,好多大学老师居然不知道SCI的存在,他们只知道BAK,就是俄罗斯学术界自娱自乐的国家核心期刊认证。
2. 和毛子合作科研了几年,感觉主要的原因来自于评价体系。俄罗斯高校到目前为止,对科研论文的评级一般使用Scopus和Web of Science,但目前来看俄罗斯有转轨的倾向,主要是前几年提出了部分大学要冲击QS排名的任务,所以很多大学目前正在采用SCI作为评价标准。比如当年我所在的托木斯克理工大学,已经开始将博士毕业的标准和SCI论文挂钩,但目前还不像中国这么苛刻。国内研究机构一般只认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但是托理工的办法是前三都算,而且影响因子要求也没有那么苛刻。
语言是另一个限制因素,但不是绝对的。我在托理工的时候,经常有毛子同事找我修改文章的语言。从普遍水平上来讲,俄罗斯研究人员的英文现在应该不及中国。 总的来说,最大的因素仍然是在政策和导向上。苏联解体之前,我所在的课题组几乎没有英文论文发表,只是在苏联解体后才陆续出现。但是这不妨碍工作做得好,这几年政策转轨之后,托理工的SCI发表势头生猛。但是毫无疑问,他们也会重复遇到我们同样的问题。除此之外,还有钱,这应该是目前俄罗斯科研系统最大的问题。 3. 俄罗斯有自己的数据库,Pж(AJ)文摘杂志(俄)杂志,一般俄罗斯的研究学者在这上面发得比较多,可能也是俄罗斯人比较支持本国的数据库吧。 4. 一个是科研实力一般,二是他们有自己的数据库。
- 很多人发了很多质量低的文章,这些人搞学术的意义有多大?
- 破五唯后,高校教师评职称的10个隐藏加分项
- 高校985人事处负责人坦言:在“破五唯”新时代,会做研究更要会“讲故事”:把你的教学、服务、影响力变成评审专家看得懂的“硬通货”
- 说一个大家很难认可的观点:C刊要求发表论文的作者是博士副教授身份,原因是为了减少被硬塞过来的低质量关系稿!你能认同吗?
- 掀桌!C扩发布重要投稿声明,允许一稿多投等!网友:就这几条声明,我愿意给他升C!
- 什么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章何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附最全自查攻略,你的论文可能已被选中!
- 给高额安家费,但是考核要求 4 年内发顶刊,拿项目;网友:堪比拿诺奖;为什么高校总是要制定一些老师们根本无法通过的考核要求?
-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现状:初审砍半(退20-50%),外审绞杀(退70%-90%),终审仅存5%!
- 急!论文投稿后才发现参考文献有AI生成的错误,请问会被退稿吗?求编辑解答!
- 在市级党报上发表理论论文,对评职称有帮助吗?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