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期刊知识 > 正文

学术圈的“内卷大战”可能要迎来转折点了!不想内卷也不想躺平,然而现在不卷学历了,开始卷年龄了?

作者:www.zzqklm.com来源:www.zzqklm.com日期:2025-10-22人气:52

听说学术圈不卷学历开始卷年龄了?终极内卷or学术圈大洗牌?学历通胀后,新一轮内卷:从年龄焦虑开始——



95后的博导:朋友圈有人发,96年出生的今年已经拿下国自然,然后明年收拾收拾准备升博导。学术圈的年龄天花板似乎正在逐渐突破,现在30岁前当教授的博导的越来越多。如何看待这种变化?是另一种内卷还是...?有人说,当下学术圈处于造神的时代。年纪轻轻博士毕业,年纪轻轻特聘正高,年纪轻轻SCI高水平无数篇,年纪轻轻的院长,年纪轻轻的博导,真是一个天才辈出的好时代!

当下学术圈现状:
image.png
01
为何现在学术圈呈现“年轻化”?

年轻学者的快速成长,是个人努力与外部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单一的“年龄内卷”。

首先,年龄焦虑不是凭空出现的,当前政策正在想青年学者不断倾斜。比如,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扶持,《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和使用的若干措施》明确要求国家重大科技任务中 40 岁以下青年负责人和骨干比例不低于 5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青年人才的资助占比保持在 45% 以上。这种导向直接推动了科研资源向年轻群体倾斜。

image.png


其次,从现实方面来看,青年学者的人数确实在不断上升。2023 年我国在学博士生已达 61.25 万人,较上年增长 10.14%。这一数字还在上涨。而且加上对青年学者的考核力度不断增加,迫使他们不得不奋起拼搏,完成学校任务,才能不被“非升即走”。比如:35 岁前完成 “博士毕业 - 博士后出站 - 评上副高” 的职业跳跃。


而且,在一些学科领域,30岁左右正是学者精力最旺盛,技术敏感度最高的时期。比如人工智能等实验性学科。这些成果的产出周期相对较短,于是容易催生出青年人才,如开头所说, “96 年拿国自然”“29 岁升教授” 的案例。相反,在文史哲等基础学科领域,这种情况就不多见了。因为多数成果需要十年以上的积累沉淀。


02

30岁的博导,优秀的光环之下


30岁的博导教授,他们不仅有着硬实力,还选对了方向。


“90后、95后”高校正教授部分名单
姓名出生年份现任职高校现任职位
宋弘1990复旦大学

经济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高帅1990武汉大学

药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鲁聪1990东南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刘明侦1990电子科技大学

材料与能源学院

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子琦1990哈尔滨医科大学

附属肿瘤医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姗1990南京农业大学

农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叶茫1991武汉大学

计算机学院

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些年轻的博导,无一例外都是很优秀的。首先,他们的个人实力都很强:这些年轻的教授、博导,无一例外都拥有非常扎实的学术成果。如何静主持了20余项课题,叶茫发表了多篇高被引论文。他们的晋升路径是“学术快牛”——依靠真才实学打破资历束缚。


其次,评价体系在变革:过去的“论资排辈”正在向“重能力、看贡献”转变。许多高校推行了破格晋升和“代表作评审制”,只要研究成果足够突出,就有机会快速晋升。


再加上,新兴学科需求旺盛:在人工智能、计算传播学等新兴和前沿领域,知识更新极快,年轻学者通常没有传统框架的束缚,学习能力和创新活力更强,更容易做出突破。


最后,政策红利强力支持:国家层面通过各类人才计划和基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向青年科学家倾斜,高校也提供优厚待遇吸引年轻人才,为他们提供了快速起步的平台。


03

如何看待学术圈年轻化趋势这一现象?


其实,“破格”不等于“贬值”:关键在于学术成果本身的价值。正如评论指出,我们应该让关注点回归科研本身,只要研究是靠得住的,年轻博导的出现就是正常现象。


除此之外,还要警惕“唯快”误区:学术成长有其自身规律,需要积累和沉淀。社会和学界也需要警惕对“学术快牛”的过度追捧,避免陷入“唯快是举”的新误区,并关注年轻教授在破格晋升后可能面临的持续考核压力。


最后,营造健康的学术生态:真正的进步,是建立一个让所有有才华的人,无论年龄,都能自由挑战权威、大胆创新的环境。正如数学家丘成桐所倡导的,要发挥年轻人的作用,鼓励他们挑战科学界的权威。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法律顾问:北京京师(新乡)律师事务所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