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新闻媒体传播对青年群体影响及强化措施
自1978年中央新闻联播第一次播报以来,介绍了全国各地国家建设时期内涌现出的许多为社会做出贡献的榜样,尤其是青年榜样。青年作为国家未来命运的掌舵人,对国家建设意义重大,新闻媒体传播作为公信力最强的传播方式,应当担负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因此,如何利用新闻媒体传播激励青年投身于社会工作与奉献中成为国家建设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本文以新闻媒体传播对青年的影响作用出发,探讨新闻媒体传播的优势、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及激励青年投身社会发展工作的措施。
一、现代新闻媒体传播优势
新闻媒体传播是形成较早的一种信息传播形式,在社会中拥有着众多的受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信息的大规模快速传播成为时代特点,新闻媒体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增加了交互性、超文本形式、即时性、数字化等特点,相对于其他媒体传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1.信息传播速度增快,传播成本降低。现代新闻媒体传播不仅局限于电视渠道,还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自媒体等渠道实现社会范围的分享,使信息能通过转载或转播等方式更快的扩散,通过自发式的传播扩大了传播范围降低了传播成本。
2.互动性较强。现代新闻媒体传播方式改变了单向输送信息的模式,而是开发了双向互动功能,在平台上均设置由评论或反馈信息的模块。
3.反映内容真实,具有公信力。现场图片及视频新闻对事件的还原度较高,能够真实反映当时情况,能够得到社会受众的认可。
二、新闻媒体传播对青年群体意义
杨淑亭是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乡歌舞村人,今年27岁,却已获得“湖南十佳最美苗家姑娘”“城步最美创业人”等多项荣誉,这是由于杨淑亭虽然身体残疾却没有放弃努力,在发展自身仿真花事业的同时帮助家乡实现脱贫致富。
这则新闻的发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反响,社会群体纷纷讨论起关于新闻媒体传播对青年群体的影响力及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新闻媒体传播对青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在于:
1.通过新闻信息引发自身思考
新闻媒体传播所携带的信息具有真实性和公信力,因此其所报道内容往往会引起社会议论,形成社会共同的认知标准。青年作为新闻媒体传播的受众之一,能够通过观看新闻内容与社会评论,将自身行为与新闻中的行为进行比较,审视自身的不足之处,思考如何改善才能得到社会认可。
2.使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象化
新闻媒体传播通过对青年先进人物事迹的新闻信息进行传播,将这些青年先进人物树立为同辈群体典型,通过具体的人物事例潜移默化的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内容转变为形象具体的行为规范,为青年做人做事提供参照标准,避免青年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的抗拒感,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发挥。
3.有利于青年家国观的形成
青年不仅需要对自身的发展负责,还肩负着家庭与国家的希望,通过新闻媒体传播,可以及时了解到国际中发生的重要事件,关心国际和平与发展,考虑问题能够从大局出发,从国家利益出发,形成强烈的国家意识、民族自尊心与自豪感,有利于家国观念的塑造。
三、新闻媒体传播在青年群体中影响现状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青年群体的信息交流方式开始呈现科技化、多样化的特征,对于新闻信息的接受也是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传播在青年群体中的影响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传统新闻媒体传播已经失去影响力
传统新闻媒体传播方式主要包括:电视、电台、报刊等形式,新闻信息已经失去时效性,以文字、图片、口述为主要呈现形式,不利于新闻信息的完全吸收与理解,且电视、电台渠道传播的新闻信息在播出时间上较为固定,并且无法重播,信息接收与存储不方便。现代青年群体更倾向于新鲜及时的新闻信息,不在满足于传统的新闻媒体传播渠道,并且由于工作与学习占据生活时间较多,青年群体对碎片时间的利用率较高,需要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随时可得。
2.新媒体传播模式成为主流
新媒体时代是伴随着视觉、听觉、触觉技术的开发与使用而来的,新媒体是在媒体应用上的极致表现,不仅利用了多种信息载体与传播渠道,还涉及到人类信息接收感官的生理研究,实现了信息的高效传递吸收的目的。
新媒体时代是一个超前的时代,它是传统与现代媒体传统的融合,依托于互联网,在信息传播载体与渠道上得到了全面的开发,信息载体不再局限于实体杂志、报刊等形式,而是发展为信息承载量不受限制的电子文档、视频、音频等形式,传递的内容丰富、种类多样。
3.青年群体对新闻媒体传播需求多样化
现代青年群体对媒体传播方式的选择在于其是否满足自身社会交流、即时互动、意愿表达、知识获取、新闻信息获得、娱乐及隐私需求,而对于新闻媒体传播的需求在于:构建一种双向的信息传递模式,通过交互联动使得信息的价值得到了最大开发,拉近了社会与人之间的距离,出现了信息平等化与媒体的人人参与;实现了信息即时传输,保持了信息的时效性;信息交流不受限制,可以全天在线;符合人的信息接收规律,提高信息接收效率等内容,这种需求的多样化要求新闻媒体传播方式必须进行转变。
四、如何提高新闻媒体传播对青年群体影响
为了激励更多青年向杨淑亭一样积极投身于社会工作与奉献中工作,新闻媒体传播需要发挥其传播优势,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以促进国家社会工作与奉献中大业的顺利完成:
1.加强青年社会奉献事迹宣传
根据青年同辈压力的心理特征与模范效应的作用,新闻媒体传播应当加强对青年社会贡献事迹的宣传工作,通过专题报道或系列报道的形式,将积极投身到社会工作与奉献中的青年树立为社会典型,采取巡回演讲、模范奖项评选、登报表扬、制作为印刷品发放等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使青年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关键时刻做出正确的选择,积极投身与社会发展事业。
2.构建多重传播渠道
随着现代信息传播技术的发展,青年人接受信息的渠道已经由传统的电视、电台、报刊等转变为自媒体、社交软件等网络新媒体形式,为了使新闻信息对更大范围内的青年人群产生影响,新闻媒体传播应当顺应青年信息接收习惯,构建多重信息传播渠道,使青年能够在新闻信息阅读中反思自身,考虑人生价值实现,积极投身与社会工作与奉献中去。
3.鼓励青年参与新闻讨论
青年是国家的宝贵财富,为了使青年形成家国观念,意识到自身的重大责任,新闻媒体传播应当担负起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利用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特点,增加具有争议性的青年新闻事例的报道,并在微信、博客上发起话题讨论,吸引青年群体在关注后续报道的同时,参与到话题讨论中,通过对问题的讨论建立判断事物性质的标准,循序渐进的影响到青年群体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对为社会做奉献的行为产生新的认识,促使青年发挥自身优势投身社会工作与奉献之中。
五、总结
青年作为未来国家发展的主要力量,对于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使青年承担起家国的未来,在日常的生活中应当积极开展青年思想教育与宣传工作,从而使得建设国家的任务完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后继有人。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qk/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