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广播记者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对策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随着以智能手机、电脑为载体的新媒体迅速普及,微信、微博、网络论坛、QQ、抖音等自媒体平台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已经成为广大受众日常生活中信息的主要来源,这就从而一定意义上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就广播而言,听众群体目前发生分化,许多广播媒体的听众已转变为新媒体的粉丝,这对广播媒体长远发展以及近期广播节目的收听率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
由于传统广播听众数量的减少,广播媒体的广告收益也呈现严重下滑趋势,全国各地很多广播电台的生存发展已进入最严峻的时期。可以说,新媒体给广播媒体带来的冲击是“灾难性”的,在广播媒体遭遇发展的瓶颈时,广播媒体不能“束手就擒”,广播记者以及其他广播媒体从业人员必须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媒介思维,尊重新媒体时代发展的规律,认清形势,不断提高广播媒体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修好“内功”,才能为广播媒体的转型升级与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一、新时期广播记者新闻采访与写作存在的不足
进入新媒体时代,由于受众的信息接收渠道发生变化,受众的兴趣爱好愈发随意性,广播记者传统的新闻采写技巧无法及时满足听众多元化的需求,再加上广播记者自身对新媒体时代认知与准备不足,导致在实际的新闻采访和写作过程中容易表现出表达方式陈旧,遣词造句死板,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广播新闻节目的整体质量。就具体实践来看,主要存在着以下需要引起重视的方面:
1、广播记者采写新闻的时效性有待加强
众所周知,新闻时效性直接影响着新闻的价值,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虽然新闻事件层出不穷,但是各大媒体争抢“独家新闻”的难度反而越来越大。特别是自媒体出现之后,由于传播方式的便捷,几乎所有人既是信息的接收者又是信息的传播者,他们完全可以通过各种自媒体平台,把自己看到的新闻事件迅速地传播出去。这就使得一个新闻事件刚刚发生,马上就会被自媒体率先传播。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广播记者仍旧按照传统新闻采写的习惯,不慌不忙,那么,他们采写报道的新闻可能早已成为“旧闻”了。而对于广大受众而言,“旧闻”是没有多少接收价值的。因此,广播记者要加强采写新闻的时效性。
2、采写新闻内容的可读性有待加强
无论在什么时期,新闻都是以“内容为王”。广播新闻也是要围绕听众的核心需求,提供适合听众需求的内容。这就要求广播记者尽可能按照广大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去采写新闻,遵照广播媒体的传播特质来组织新闻的谋篇布局,结合有深度的评论或专家点评,不断增强广播新闻的可读性,以内容取胜。然而很多广播记者在采写新闻时,不愿创新,固步自封,简单地套用以前采写新闻的套路,殊不知,传统的广播表达方式早已落后于时代的要求,如果一味地敝帚自珍,用“陈糠烂谷”进行广播传播,势必影响广播新闻的传播效果。
3、缺乏把关意识,导致出现虚假信息
广播记者是新闻的直接生产者,广播记者采写新闻的技巧会影响广播新闻的质量,并且,广播记者对广播新闻的真实性起着“把关人”的作用。由于新闻事件发展的瞬息万变,广播媒体传播的信息要及时更新,应该杜绝出现虚假信息。但是,有些广播记者在新闻采访与写作过程中,不愿意深入新闻事件发生现场,往往采用道听途说的消息,没有及时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核实,草率地写就了“新闻”报道。而上级负责人又缺乏必要的新闻把关意识,客观地说,他们也很难真正了解报道内容的真实与否。在如此状况下,报道内容与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势必出现偏差,甚至南辕北辙。这对广播媒体的社会公信力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新时期广播记者提高新闻采访与写作技巧的对策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媒体发展的要求,广播记者务必要重视提升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技巧,并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这些技巧。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一线工作经历,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来提高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技巧:
1、以听众为核心,改变传统新闻采写手法
新时期的广播记者要通过不断学习和摸索来提高新闻的采访和写作能力,以满足听众多元化信息需求为目的。在新闻的采写过程中,尽可能报道听众最关心的重要信息,拉近与听众的心理距离。广播记者采写的新闻终究是要面向广大听众群体进行传播的,如果广播记者只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所报道的内容,而忽视听众的需求,那么,广播记者采写出的新闻就会丧失“生命力”,无法满足听众正常的信息需求。可以说,围绕广大听众的核心需求去进行新闻的采访和写作,是广播新闻具有竞争力、具有新闻价值的重要因素。
2、利用新媒体和网络发掘更多的新闻线索
广播记者在采访与写作新闻之前,要先获取必要的新闻线索。在移动互联时代,各种网络渠道无时无刻不在传播着新的信息,一般有能力、有经验的广播记者可以在众多的新闻中找到最有价值的线索,然后围绕新闻线索找到合适的新闻切入点,开展新闻的采写工作。
3、提高广播记者的综合素质
广播记者采访与写作技巧是可以通过学习或培训来提高的,只有掌握新闻采写的基本功,不断提高广播记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广播记者要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综合素质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除了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具备的各种能力外,还要掌握比如无人机航拍、高清摄像机拍照等高科技设备的使用能力,只有具备了极强的综合素质,广播记者才能得心应手地进行新闻报道。
4、把握好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尺度,要以正面报道为主
广播媒体作为社会主流媒体,承担着传递信息和宣传的重大任务,在媒体发展的新时期,面对出现的各种新情况,广播记者要把握好新闻采写的尺度,对一些充满暴力、血腥色彩的新闻事件采取谨慎报道的态度,不能为了博取“眼球”效应而在新闻的采写过程中放低对新闻内容的审核。总之,广播记者在进行新闻采写时,要注意引导社会舆论导向,以正面报道为主,避免出现新闻的“二次伤害”,最大程度上发挥广播媒体的社会责任,让听众产生对广播媒体的依赖感,从而有利于保持广播媒体的听众群体数量。
三、结语
总之,媒介融合已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潮流趋势,随着广播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的继续深入,广播媒体面临的压力不减反升。因此,广播媒体要制定合理的内部奖惩机制,鼓励广大广播记者努力提高新闻的采访与写作技巧,激发出广播记者争优、创优的积极性。同时,广播记者更要培养互联网思维,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新媒体,切实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创新新闻采写技巧,力争成为一名优秀的、深受广大听众喜爱的新时期广播记者。
本文来源:《记者摇篮》:http://www.zzqklm.com/w/xf/22732.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