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校美育中对中国画“现代性”的研究与实践
当代高校美术教育发展规模日趋庞大,美术教育教学日益完善,与时俱进的推动着美术教育的现代化发展,美术学教育需要体现学术性、传承性、现代性、延展性教育理念,应该建立在学术视野和理念中来改革建构新的多元化美术课程体系,通过强化高校美术教育中对中国画“现代性”艺术实践的研究力度,更大 |
艺术设计类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与实践 ——以北海艺术设计学院为例
一、引言就业问题一直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核心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作为高等学府,北海艺术设计学院深刻认识到解决艺术设计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是当务之急。根据艺术设计类毕业生普遍通过自主创业、小众创业的方式就业的现实,学校提出了“创业启发创意、创 |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德育评价研究 ——以“构成基础与设计”课程为例
1、“构成基础与设计”课程教学现状与困境“构成基础与设计”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三部分,是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课向专业课承上启下的关键课程,对设计创作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旨在通过构成设计造型训练,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提高学生的设计创作能力和艺术思维 |
高校美术师范生教师专业化能力培养研究
随着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其中占比越来越重。一方面说明职业技术教育适应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说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进入更深的层次。但在这个过程中职业教育专业化程度的深化,职业教育教学体系的完善等问题制约了其发展。高校美术师范专业作为其中一个专业,其学生教师专 |
中职学生美术课程教学改革认知
前言 当今社会,美术教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中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积极创新,育新—创新—新意的,相互衔接教学方法以及创新理念引导教学。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美术教学则是职业—专业—就业一个统一连贯的组成。从现阶段教学的情况来看,还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 |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美术鉴赏课程的实施路径研究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平台的多元化发展和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开发,为学校开展深度融合教学提供了便利条件。“互联网+教育”背景下,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提升及教学应用的深入,师生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教学信息资源的唯一传播者,高清、丰富、播放流畅的优质教学资源以自身鲜明的优势,推 |
回应与再造:美术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进问题
美术教育是以美术技艺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根据教育目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和艺术取向的美术教育[1]。其中,教育取向的美术教育指通过教育方式来有目的培养个体的审美观、创造力、意志力等基本素质,并提供心理疏导和艺术疗愈的功能。[2]美术教育自晚清时期就已经 |
美术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课堂效率的研究与思考是美术教师落实核心素养的手段之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使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提升美术综合素养,获得最优化的预期效果。美术高效课堂可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更好地应对未来学习的挑战。因此,对核心素养下美 |
三位一体的课程思政探索 ——以《采购与供应管理》课程为例
《采购与供应管理》是物流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研究供应链下采购管理的基本理论、运作流程,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应用学科。《采购与供应管理》不仅仅要求学生了解采购流程、供应商管理及采购合同的制定等专业知识,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信友善的优良品质,加强学生 |
数字化转型下高职院校物流专业教学的改革探索
随着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数字物流时代已然到来。高职院校应当紧紧把握这一代特征,顺应大势,积极培养适应数字化转型下物流行业发展的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1 数字经济时代下物流业的发展现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物流企业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 |
《现代物流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及实践研究
0 引 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断为思政育人指明了方向,课程思政的基本内涵也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和实践中不断得到 |
赋能与创新:融合传播趋势下时政类短视频发展探析 ——以2023年两会报道为例
近些年来,随着5G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移动通讯设备的全面普及,信息可视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短视频这一新型传播形式更是在此次传媒改革的浪潮中拔得头筹,并迅速普及开来。短视频一般时长较短、内容要点提炼清晰简洁,且多配以生动的画面、背景音乐及解说,相比以往冗长、严肃的传统新闻报道形式, |
黄河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探究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和国际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到中国学习和交流,来华留学生教育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黄河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和精神支柱,将黄河文化融入来华留学生教育教学中,不仅符合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增强来华留学生的中华文 |
黄河流域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学前音乐教育探究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日益富足,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则越来越重视。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将学校美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自信。学校美 |
学校提升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及反思
根据《中国物流金融市场监测》(China Financial Information)研究,到2026年中国物流金融市场将达到51.88万亿元人民币,如图1所示:图1 2022-2026年物流金融市场容量预测(单位:万亿元)作为我国经济发展过程当中的重要角色,物流行业的发展与 |
产教融合背景下跨境电商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当前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制造强国”战略持续推行,对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和振兴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自我国建立经济特区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经济发展,随着十九大报告中“深化产教融合”的提出,跨境电商物流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受大众的关注,提现了国家对培养物流高素质人才的重视,这对行业人才的 |
基于混合式教学的“物流管理”课程创新教学改革
就目前而言,物流行业已经成为我国的支柱行业之一,如图1所示,自2016年开始,我国的社会物流总额就一直处于增长状态,最高时的年增长率甚至到达了6.7%,可见我国物流行业的发展之迅猛:图1 2016年—2020年社会物流总额及同比增长率“物流管理”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和应用性的 |
课程思政与创新能力融合教育研究——以《仓储管理与技术》课程为例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高等教育要以立德树人为中心,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贯穿到各类课程教学中,同向同行,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那么,当下究竟要怎样才能把课程“讲好”?究竟要怎样发挥课程思政引领教育价值?要怎样才能融合推进课程思政与创新能 |
智媒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现实审视与创新途径研究
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抖音、微博等微媒体的开发,使学生的交流方式与认知能力得以调整,智媒技术的更新迭代为思政教育的现实审视与创新途径提供了条件。教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核心观念,探究当前智媒时代创新思政教育的机遇,详细阐述丰富化的教育内容与智能化的教育形式等,分析思政教育工作在智 |
高校音乐教育与大学生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
随着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深入发展,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方式更加多样化,与各个学科的交融性逐渐增强,拓展了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施途径。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具有独特意义,提升了大学生思政教育教学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对于高校音乐教育与思政教育融合发展研究有很大必要性。一 |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