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发展70年:回眸与前瞻
在知识经济时代和“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等教育作为中等教育完成后的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重要途径,更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文化建设和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动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 |
中国顶尖大学外籍学者集聚现状及其制约因素探析
一、引言进入21世纪,全球化已成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元素,阿特巴赫(Philip G.Altbach)认为全球化力量推动了21世纪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比如学者国际化、科学家国际市场等[1],通过国际化以提升和巩固自身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也日益成为众多顶尖大学的重要竞 |
社会资本与大学教师学术创新能力研究
一、引言选留本校毕业生任教的现象,被比喻为学术“近亲繁殖”(academic inbreeding)(Cruz-Castro & Sanz-Menéndez,2010),该现象在各国大学均较为普遍。近亲繁殖本质是社会网络和社会互动的结果,它构建起强关系的学术社会资本。 |
美国精英大学参与补偿性招生政策的经验及其启示
一、问题的提出美国的肯定性行动计划(Affirmative Action Program)是在20世纪席卷该国的平权运动推动下,由联邦政府调控,旨在促进种族和性别平等的带有强制性的政策措施。1965年9月约翰逊总统签署第11246号行政令,肯定性行动计划从强调机会平等转向对少 |
理论谱系与本土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1949-2019)
理论谱系与本土探索:新中国传播学理论研究70年(1949-2019)作 者:刘涛作者简介:刘涛,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文出处:新闻与传播研究内容提要:考察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传播学发展的知识图景及其逻辑主线,一种相对有效的研究路径是从传播理论切入,综合“专题 |
博士生教育改革的逻辑、目标与路向
过去近三十年中,世界主要国家的博士生教育先后经历了规模的大幅扩张,博士生培养质量受到广泛批评,博士生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培养机制和评价标准等都面临挑战,各种改革议程随之启动。回应时代挑战,对博士生教育进行系统性改革有赖于良好的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基于博士生教育的科研训练本质 |
普及化时代高等教育体系的构建逻辑:从共存秩序到共荣秩序
2018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显示,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48.1%。根据各方分析和预测,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50%以上,这也就意味着我国即将迈入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而要应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重大变化,构建与之相适应的高等教育体系是头等大事。拥有一个能令不同层 |
拔尖人才培养的国际范式和理论模型
人才培养和人才队伍建设一直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过程中最为关键的议题,而拔尖创新人才在其中又处于十分重要的引领地位。作为我国教育现代化战略部署的顶层设计,中共中央、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提出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的 |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下的高等教育新秩序
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既存的自然状态,而是人类各种文明形态在互相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基于共同利益与价值认同,面向未来不断实践的一种建构过程。高等教育作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专业机构,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事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着重要使命。一方面需要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精 |
高等教育全球化对国际化的超越——基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思考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驱动力量:国家发展及其国际竞争(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逻辑转变高等教育国际化首先表现为知识和学术的国际化。这种知识和学术的国际化是根据知识和学术发展的自身逻辑——知识和学术需要通过交流而发展进步——而产生的一种自发现象,这在高等教育领域早已有之。如西欧中世纪大学 |
基于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需要的大学国际化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中国必须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推动世界各国发展繁荣做出贡献。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过程中,大学不是旁观者,必须充分发挥其人才及高新知识高度集中的优势,积极回应中央提出的这一人类社会的伟大实践并做 |
大学理应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流砥柱
大学是人类进步的象征,她诞生于人类中世纪文明,发展了人类近现代文明,必然与人类未来文明共命运,这是大学成为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流砥柱的前设条件。世界正在从崩溃中迅速地出现新的价值观和社会准则,出现新的技术、新的地理政治关系、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传播交往方式的冲突,需要崭新的思 |
大学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的使命担当
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人着眼人类发展和世界前途提出的中国智慧,已经写入中国宪法和联合国决议,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的鲜明旗帜。习近平总书 |
高校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策略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各国之间文化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变得更加密切,这也为我国高等院校的音乐教学工作开展创造了机遇。民族音乐在音乐领域中占据重要地位,我国民族众多,且每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所以也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文化。高校既是培养各类专业人 |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志愿服务组织改进的方向
中国高校志愿服务发展至今超过20年,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志愿服务组织的参与人数逐渐增多,规模逐渐扩大,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需要注意的是,高校志愿服务组织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如管理机制与发展速度不相符、组织内部资金管理混乱、对社会资助管理不清晰等,这 |
新形势下“班团一体化”协同运行机制的途径
所谓“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指的是在班级分别设立团支部和班委会。团支部作为班级的政治核心,通过对班级重大问题进行决策,负责班级的政治引领工作;班委会为班级日常管理事务的主要执行机构,接受团支部和班级成员的监督。团支书与班委会相互协作,以学生为本,进一步完善班级内各组织职能,充分 |
高校新生辅导员工作探索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主要阵地,肩负着育人的时代使命。大一阶段是学生从高中生到大学生转变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学生的转变需要引导。大学新生由于刚入大学,存在不适应环境、学习迷茫、对专业不够了解、心理不成熟等方面的困惑。作为辅导员,帮助大学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开启新的征程,既 |
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中人格培养的措施
青少年的人格形成是社会、学校、家庭等多种因素合力作用的结果。青少年群体处于一个身心趋向成熟的阶段,认知水平和心理调控能力都处于尚未成熟的时期,面对激烈的情感冲突和新的社会环境,青少年在人格形成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意志力脆弱、思想消沉等问题,从而产生错误的人生定位。文章通过分析青少 |
新时期研究生班主任工作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我国研究生招生数量不断递增,同时伴随着互联网发展而成长起来的“90后”研究生的思想状态、行为习惯出现了新的特点,而研究生班主任工作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相对滞后,这对我国高校研究生班主任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因此,在高校研究生班主任工作的问题分析和创新拓展中,必须针对新时期 |
基于教育史与原理结合探讨百年教科书文化发展逻辑的佳作 ——《近代国文教育文化史论》评介
任何教育问题,归根结底都是文化问题,也是对待文化的基本态度问题。中国近代语文的教育历程与传统文化在裂变中的传承是同一过程,语文对现代性的追求印证在百年语文教科书中,则是对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不断扬弃、诠释、选择和追求的过程。只有既对教育与文化有理性思考,又对中国语文历史有深入研 |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