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引领作用下产业转型升级对策研究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正在进入新的消费领域,“新消费”时代的到来促使产业转型升级。产业转型升级最终是为了顺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减轻环保压力而进行的,它不仅满足了市场需要,是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而且也符合当前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因此,新消费引领作用下产业如何转型升级就有着重要的研究意义。
一、产业转型升级概念解析
产业转型升级,简单来说,可以将其解释为:产业结构高级化。具体来说,产业转型升级主要指的是产业从低附加值转向升级到高附加值,从粗放型转型升级到集约型,从高污染、高能耗转型升级到低污染、低能耗。产业转型升级,可以说是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效战略,它主要改变的是企业经营形态,对市场或产业进行战略转移。产业转型升级,最终是为了顺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减轻环保压力而进行的,它不仅满足了市场的需要,是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而且也符合当前消费者的消费模式。
二、新消费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现状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我们正在进入新的消费领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消费的不再仅限于产品本身,而是“产品获取+产品服务+产品体验”的结合体。在国外很多消费者会为服务买单,也就是给予服务员一定的“小费”。与国外相似,现如今,很多国人已经开始很认真地为服务买单,对于情感的需求已成为消费的影子。这种消费模式的转变,促使传统产业必须转型升级。这是因为传统产业模式已经适应不了新消费的需求,而产业转型升级则可以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使得产品的交易价值持续上升。总的来说,就是利用技术进步,在引进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补充、创新,从而使得产业向着更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方向靠拢。新消费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可以概括为:
(一)产业结构趋于合理
过去由于产品结构升级缓慢,使得部分需求发生一定程度的扭曲;但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产业的生产结构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的历史阶段,经济增长总体趋于稳定,经济的限制条件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供给侧方面,不经过市场调研就胡乱生产的模式应该发生改变,这种生产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会造成产能过剩。新消费背景下的产业转型升级则要求在进行产品生产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而且其中的数据要及时更新,要能够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而进行产品的生产调整。
(二)产品竞争力逐步提高
市场是决定产品能否生存的关键性因素。没有市场,再好的产品也不能生存下去。新消费背景下,对产品市场提出了新要求,人们追求个性化的、时尚的、有品质的消费,消费种类及规模越来越大。必然导致老一套的产品不能获得消费者足够的青睐,市场需求必然急剧下滑。因此,企业为了提高自己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企业都在大力推行产业转型升级,并且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有些人对于转型也存在一些误区。单纯地把产业转型升级看做是淘汰一些“夕阳产业”转而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引发人们一股脑地去追逐新兴产业。当然,并不能否认发展新兴产业是在新消费背景下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但是这并不是转型的唯一途径。其实只要能够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就是提高企业活力,其经济潜力就大,带动作用就强,就是给企业注入“强心剂”,适应新消费时代。
(三)环保压力得以缓解
当前,随着国家政策改变,对官员的考核不再过多地注重GDP份额,而环境考核指标却成为重中之重。优良环境是我们能够赖以生存的基础,从过去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过分地追求经济上升现象已经发生改变。逐日变差的生存环境也是促使产业转型升级的原因之一。过去的生产格式不能适应环境的要求,为了缓解环保的压力必须进行产业转型升级。新消费涉及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依托技术的进步,将主要的污染环节控制在最低,是新消费对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之一。与过去“先污染,后治理”的思想不同,现在的环境治理,更高层次的要求从污染的源头开始治理,将污染的苗头扼杀在摇篮里,真正的达到环境友好型产业的要求。产业转型升级后的特点是低污染、高产出,这种模式的产业结构必定会使得现有的环保压力得以缓解。
三、新消费引领作用下产业转型升级的必要性
每项政策的实施,都有其背景。进行产业转型升级也是一样,也存在其升级转型的必要性。产业转型升级,最终是为了顺应市场、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减轻环保压力而进行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科技进步的必然选择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转型是很困难的。而科技的进步必然会带动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如果一些企业的转型升级不能随时跟进科技进步的脚步,那么他们迟早会被淘汰掉,这就是市场的淘汰法则。产业转型升级的原理不外乎使低附加值产业向高附加值产业升级,从高能耗、高污染向低能耗、低污染的模式转变,从粗放型产业向集约型产业升级。而升级的前提以及推动力就是科技。中国的工业化已经基本饱和,但是对于高科技含量的产品来说,却略显不足。科技的发展给予产业转型升级“机遇”,同时也“鞭策”落后的产业进行转型。科技使得消费市场发生了巨大变化,而消费市场的巨大变化又使得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升级。
(二)满足市场的迫切需要
无论企业进行什么样的变革,他们的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自己的销售市场,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很多落后的手工艺品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是因为落后的手工艺品已经满足不了人们的需求,随着时间的推移,手工艺市场就逐渐消失了。市场对于产品来说,就相当于是植物所需的土壤,没有土壤的滋润,生命力再顽强的植物也会逐渐枯萎。市场需求瞬息万变,没有足够的市场需求敏感性,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将产业转型升级,那么产品所占份额会越来越小。企业的生存原则是以市场需求为基础的,市场需求是产业生产的风向标,能够随着风向标指示进行转型升级的企业,就能够在激烈、残酷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去。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进行转型升级,是企业最终的目标。
(三)符合消费者的消费模式
新消费背景下,消费者的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消费模式是一种消费表现形式,可以人为地将其分为消费的自然模式和消费的社会模式两种方式。比如,人们为了生存而用于衣食住行等等方面的消费,这属于消费的自然模式;而消费的社会组织形式则属于消费的社会模式,其中不管是合理的理智消费,还是不计成本的浪费性消费,它主要是用来体现特定意义的社会消费关系性质。对于消费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认识。市场的产品可以随着人们的需求进行产业调整,在不同的时期给予产业不同的生产要求。产品最终目的是为消费者服务的,达不到消费者要求的产品是不能长期在市场中生产的。新消费模式下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为了使生产的产品能够更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并且更符合国家对于环境的要求。以史为鉴,能够在历史长河中生存的大企业都是经过改革升级的。任何时候,企业都要以符合消费者模式为前提进行产品的生产。
四、新消费引领作用下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近年来,虽然我国经济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绩,产业结构调整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与轻工业相比,其更迫切的需要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争取能够抢占经济制高点,扩大改革发展新优势。随着新消费时期的到来,一些企业就开始积极地促使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采取新的产业策略,对于高科技的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加快推进,对传统的产业适当的“腾笼换鸟”。这些新政策适应了时代的需求,符合当代经济的发展潮流。对于落后的企业而言,时间就是生命,能够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就等于加快企业利润增长速度。因此,在新消费引领作用下,从以下五方面提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
(一)优化产业结构布局
一根筷子容易被折断,但是一把筷子就不容易被折断。与搞科研类似,现在单纯地研究单一学科已经不再是主流,更多是讲究“交差性学科研究。也就是说,将不同学科的内容相互补充,扩大彼此的研究范围,在有交差的知识点上再进行突破。产业布局也应当如此,可以在进行产业园设计时,将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利用的企业安排在一起,进行优势互补,充分利用彼此的过剩资源。
(二)扩大对外开放窗口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举世瞩目。而扩大对外开放的窗口,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扩大外需的规模。同时,也有更多的机会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由于当前经济的变化,全球发达国家经济发展速度显著降低,新一轮的贸易保护政策层出不穷,这必然会对中国的国外市场造成不利的影响。国内市场已经基本成型,怎么样扩大国外市场,降低对外贸易的阻力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海外有着丰富的市场资源,是我国进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阵地。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是我国很多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第一步。产业转型升级的前提就是淘汰掉落后的技术,甚至是落后的企业。借助于对外开放,加快与“一带一路”倡议沿线国家的对接,就有机会充分的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并应用到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
(三)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产业转型升级就是使“中国制造”向着“中国创造”的转变过程。其重中之重的关键环节就是利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把现如今的“合格制造”转变成“优质制造”、“高级制造”。创新是给予企业活力的源泉,而教育是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必经之路。没有创新就缺乏必要的企业竞争力,没有创新也就没有价值的提升。为了加快企业的产业转型升级,就必须伴随着创新的出现。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利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理论来提高产品的质量,开发出更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提高新的服务质量,占据更大的市场并最大程度上的实现市场价值。由此同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还能够促进企业组织形式向着更合理、更科学、更高效率的方向迈进,从而不断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
(四)完善资源配置模式
资源是企业发展的前提,没有足够的资源,企业很难发展。而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规则是获得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国家必须实行统一的市场进入规章制度,建立明确的市场监督体系,进一步完善先前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体制,从而形成市场在进行资源配置时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对于人才、科技等非物质元素市场,要进一步的完善;建立相对健全的资源获取和生态环境补偿体系,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生产作业,积极促进各种商品和服务市场形成企业自主经营、公平竞争,客户自主选择、自由消费的市场格局。
(五)建立健全机制体制
现有一些制度、政策不够健全,产业转型升级面临各种制约因素,如基础设施、质量标准、监管体系、信用体系不够完善,优惠政策还不到位,导致部分产业很难转型。因此,政府应该在土地、投资、税收、金融、知识产权等领域改革创新,建立健全机制体制,补足短板,适应新消费时代,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五、结语
一言以蔽之,随着“新消费时代”的到来,应从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扩大对外开放窗口、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完善资源配置模式、建立健全机制体制等方面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新消费的发展。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