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雅安茶旅一体化生态发展研究
乡村振兴、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的提出,为茶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茶产业作为农村农业中主导产业之一,在新时代下,探索茶产业发展形势、产业转型升级,提出现代茶产业的创新发展路径有着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本文立足雅安地区,探讨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雅安茶旅融合发展路径,为行业从业者思考当下茶产业发展路径优化提供参考。
1 雅安茶旅发展现状
1.1 雅安茶产业发展现状
四川省市我国最早种茶、饮茶、售差的地区之一,从时间上来看,距今已经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不仅仅是成都拥有茶馆,茶文化历史悠久。四川的其他地方茶业发展也不错。雅安市位于四川边缘西部边缘,东北邻成都市,是青藏高原向成都平原的过渡地带,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民族走廊”的美称。雅安是我国有文字记载人工种植茶叶和茶叶制造最早的地区,蒙顶山茶素有“仙茶”之称,自唐朝至清代被列为贡茶进贡皇室,从未间断,“扬子江心水、蒙山顶山茶”一直被广为流传,蒙顶山也因为是茶的发源地而成为“世界茶文化圣山”。
茶产业是雅安最具特色的农业优势产业,现基本形成了茶叶经济强市;2013年芦山“4.20”地震后,雅安产业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灾后重建过程中,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通过茶产业的转型升级,促进了雅安茶产业快速的发展。2017年雅安市规模茶园总面积达100万亩左右,茶叶总产量8.57万吨,鲜叶总收入达31.85亿元。四川省茶叶种植面积雅安市占到了五分之一,鲜叶产量和鲜叶收入名列四川省前茅,其中蒙顶山茶园面积2015年达到45万亩,产量达到4.65万吨,鲜叶产值17.17亿元。蒙顶山茶产业与现代旅游业、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相融合,现已初步进入健康发展阶段,并形成了“蒙顶山茶”、“雅安藏茶”等区域品牌和茶文化之路。2015年,中峰牛碾坪茶园被评为“中国十佳茶园基地”,在米兰世博会中“蒙顶山茶”和“蒙顶黄芽”单品荣获“百年世博.中国名茶”金奖和金骆驼奖。
综上所述,雅安的茶产业发展空间大,而且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雅安市的经济能力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虽然,雅安茶产业已经成为四川省绿色无公害农副产品的中流砥柱,但是,仅仅单纯的茶产业发展却随着经济竞争的加大而遇到了瓶颈和困难。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最突出的问题是品牌知名度不高。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等这些都是当前比较出名的茶叶品牌。但从这个市场情况来看,品牌过于繁杂,雅安虽然有良好的茶产业发展基础,可是却没有能跟西湖龙井、信阳毛尖类似的能够叫得响的品牌,因此在全国的茶产业市场竞争力是比较低的。而品牌知名度低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该产业的产业发展规划与布局与当前的茶叶市场的发展是不能适应的。其次,产业规模较小,虽然茶叶品种优良,茶树的种植面积也逐渐较大,但是其管理与规划却没有跟上产业规模的发展,而且个体经营为主的雅安茶叶市场,由于思想观念上的落后,生产设备老旧等问题,也造成了雅安茶叶市场发展滞后。除了以上两个障碍,雅安茶叶在市场监管等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对于茶叶市场的合法化、规范化、安全化都造成了一定的危险。
1.2 雅安茶旅游发展现状
当前,雅安茶叶产业需要发展,雅安经济也需要得到提升,在这种情况下,将茶产业与旅游相结合应该是一条不错的经济发展模式与途径。下面将重点对其旅游资源进行论述。
雅安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丰富,2015 年,成功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地级市。“4.20”芦山强烈地震后,雅安着力打造全域旅游,将茶产业作为主导产业,整合生态、农业、文化、旅游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得到持续增长。2015 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283万人次,实现旅游产业综合收入20 亿元。
灾后重建中,雅安将蒙顶山作为特色茶乡,融合生态文化与旅游发展,实施茶区景区一体化,建设茶叶公园,已逐步形成了茶区变景区的茶园景观,同时启动茶旅康阳一体化,引进精品酒店、茶文化体验中心、禅茶文化等重点项目,现茶旅融合发展初见成效。如名山区开展以“茶为本、文化为魂”融合生态康养、全域旅游,打造了35.2万亩优质生态茶园的“蒙顶山国家茶叶公园”;通过产业积极景区化打造的名山区牛碾坪旅游综合体、雨城区藏茶村等基地成效初显。
2 深入推进茶旅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将旅游与茶产业相互结合,雅安立足于实际,积极配合“一带一路”战略推进,充分发挥自身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产业优势,实现雅安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具体的融合发展路径中,本文根据调研结果对其提出了以下几方面的意见与建议,以期能够实现经济的发展与提升。
2.1 加大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力度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如果只是希望通过口碑、人际传播等带动雅安茶产业或者旅游的发展,其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所以,要注重品牌的传播力量与效应。“一带一路”背景下,雅安要以“开放”的心态,依托全球市场,以 “互联网+茶旅”经济新模式,借助互联网优势的基础上大力推进网络营销、精准营销,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力量,加大雅安“茶旅”的品牌宣传力度和相关产品推介力度,建立茶叶大数据互联共享平台,更好让全世界分享生态茶旅的成果,实现产业智慧化。
产品上以“茶产业与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茶旅养生文化”作为突破口,整合相关资源,将茶叶的种植、加工、销售、茶文化、旅游、科研等融为一体,延伸产业链,拓宽茶衍生产品,协调茶生态、茶旅游、茶文化互融共进发展,打造全国茶叶知名品牌示范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家级生态文化旅游度假区,扩大知名度,使其成为全国知名的“茶旅胜地“。如利用藏茶与“茶马古道”的渊源,加大对藏茶品牌宣传和产品推介的力度,整合跟藏茶相关的所有资源,丰富旅游产品,开展藏茶相关的产品交易、品鉴、论坛、技艺、休闲观光农业、文化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加大藏茶产业发展。
此外,还要借助媒体宣传。传媒在传播品牌和信息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当前,媒体快速发展,多元化融合,这些都为品牌的传播提供了沟通和宣传渠道。例如通过微信、微博、公众号等进行新媒体营销,引入事件营销等扩大传播力度。比如最近电视宣传的“小罐茶”,通过媒体和活动让更多的游客能够了解品牌。
2.2 发挥地区优势、提升“茶旅”融合
雅安充分发挥生态旅游城市区域优势,将生态旅游模式融入茶文化旅游中,凸显科普、健身、观光等旅游要素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推进茶叶产业链的延伸。通过“茶园变公园、产品变商品、茶区变景区”的茶旅一体化思维,以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为主,打造生态茶产业文化旅游经济带,在经济带上建立不同特色、错位发展的茶乡点,同时在走廊上培育不同的旅游场所,如茶家乐、休闲农场、茶宿、茶庄等,形成点、线、面相结合的茶旅融合发展格局。当然,类似的在全国并不少见,雅安应该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理优势与茶产业文化,打造茶叶文化活动、茶公园。推出一些特殊的旅游路线或是项目,例如有关茶园的亲子活动、竞猜活动等,加大社会大众的参与程度,而且这样的活动也是当前比较喜欢的方式。雅安距离成都并不远,那么就可以打造一些独特的茶文化旅游路线,调动周边城市居民来雅安,欣赏别样的茶文化与休闲旅游。
总之,雅安茶旅融合的发展过程中推进三位一体化,整合茶文化资源做到产品新颖有“差异性”,避免“同质化”竞争,从而促进“茶旅”得到良好的发展。
2.3 充分挖掘地方茶文化内涵,扩宽市场路径
进一步挖掘地方茶文化内涵,以茶文化助推茶产业,以茶产业丰富茶文化。雅安藏茶是中国茶的典型代表,藏区有“宁可三日无肉,不可一日无茶”之说,藏文化有上千年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可大做文章。但是,雅安的茶文化却还没有挖掘出其中的独特文化。茶叶作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通过茶马古道,销往世界,藏茶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角色”,围绕“一带一路”融入“茶马古道”文化,从文化、经济、政治深入挖掘藏茶文化,构建与沿线地区多领域合作关系,加强全方位交流,创新融合文化共识,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全面提升雅安城市知名度和经济外向度,打造世界一流旅游地。没有文化感使没法让人记住的,所以给茶产业打上文化的烙印,对游客、对雅安都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3 结语
茶产业是生态产业、健康产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以“茶旅”形式出现的旅游活动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将面向全世界,新形势下,雅安“茶旅”融合发展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强品牌,创新产品,创新模式,跨界融通,借助独特的优势,实施差异化营销与管理,从而能够让雅安的茶产业走上现代化转型之路,带动雅安经济快速发展。
本文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http://www.zzqklm.com/w/qk/21223.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