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关于高校汉语言语法教学的几点思考

作者:王志勇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7-07-31人气:83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作为高校不可缺少的专业,不仅承载着我国传统文化与民族意识,还是我国传统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探索汉语言语法教学对教学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主要探讨汉语言语法教学中对复合词和句法的联系和实现方式的研究。

 

汉语的复合词结构和句法结构基本一致,是指汉语复合词的内部结构大都可以参照句法结构关系去分析和解释。句法结构关系有主谓、述宾、述补、偏正、联合等等,绝大部分复合词也是按照这几类结构关系组成的。

在教学中,注意到复合词的结构对词义的影响是制约词义理解的重要因素,而复合词的结构与句法结构又有相通之处。比较:黄金-金黄、油灯-灯油。每对偏正式复合词都是由相同语素构成的,但词义却不同,“黄金”的词义不同于“金黄”,“油灯”的词义不同于“灯油”,这种词义的改变归结于结构关系的变化:语素位置的颠倒逆转了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前一复合词的核心成分在后一复合词中成为修饰成分,修饰成分成为核心成分,从而形成词义不同的复合词,这与句法中偏正结构“中国的人民”不同于“人民的中国”,“老师的朋友”不同于“朋友的老师”是相通的。

不仅偏正复合词如此,对其他结构类型的复合词而言,结构关系同样是影响词义理解的重要因素,对词义的正确理解包含着对复合词结构关系的认识,而这些结构关系又是与句法结构关系相类似的。在语法教学中,始终贯穿这种联系。汉语复合词结构和句法结构的一致性是指复合词构词成分之间存在着类似于句法的结构关系,二者是相通的。这种结构关系是客观存在的,影响着我们对词义的理解和认识。

复合词和句法结构的矛盾性,指在对等的分析平面,结构异同的分析结果不同。句法结构内存在句法结构关系和语义结构关系两种结构关系,句法结构关系相同的语句,语义结构关系不一定相同。如从句法结构关系上看,“小明的钱包”和“人造革的钱包”都是偏正结构,但从语义结构关系上看,前者的修饰语表领有者,后者的修饰语表质料,二者并不相同。复合词的情况与此类似,“牛角”和“白猫”都是偏正式,但前者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后者却是属性和属性所有者的关系,在这个分析平面上二者并不相同。所谓复合词与句法结构的一致性,主要是就对等的句法结构关系的分析平面而言的,至于在对等的语义结构关系的分析平面上复合词与句法结构的异同问题,难以得到确定的答案。

  在教学中,应时刻联系这种关系的表现方式。 跨层整合是一种由非语言单位演变为语言单位的词汇化方式之一,即不在同一组合层次上的两个相邻成分,常常在线性序列上相邻出现而跨越原来的组合层次整合成词。例如:“利害关于天下,是非公于人心”中的“关”是动词,“于天下”是它的补语,“关”和“于”并非同一组合层次上的直接成分,后来它们跨越组合层次而整合为一个介词。

    实现跨层整合的通常是“实词+虚词”或“虚词+虚词”的线性序列,整合的结果多为虚词。由于实现跨层整合的原线性序列并非句法结构体,也就没有什么句法结构关系可以传导给复合词,因此这样整合而成的复合词,其内部结构往往无法参照句法结构来分析。例如:“否则”中的“否”和“则”本不在同一个组合层次上,“否”代表一个假设小句,相当于“如果不这样”,“则”是一个连词,在“否”后引出相关结论或后果,意思是“那么,就”,两个词并不构成一个短语,后来逐渐跨层整合为连词。

  语法教学中要注意语言的传承性与差异性。词汇具有历史继承性。现代汉语相当一部分复合词是直接从先秦时期继承下来的,这些复合词是现代汉语基本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些古代汉语句法形式虽然退出交际领域,由于词汇的凝固性和历史继承性而遗存于复合词之中。如: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比较自由地做状语修饰动词,不少名状式的短语凝固成词并沿用至今,虽然在现代汉语句法上,名状式已基本消失,但这种结构形式却保留在“鞭策”“蚕食”“瓜分”“网罗”等复合词之中。在古代汉语里,数词可以直接与名词组合,但到了现代汉语里,数词必须借助量词才能与名词结合,“数词+名词”结构形式虽然在现代汉语句法中消失了,却通过词汇的历史继承而保留在“四海”“四季”“五谷”“六亲”“六畜”等复合词之中,教学中要注意这种传承性表现。

 

    作为一名汉语言工作者应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提高自身文学素养,来胜任汉语言文学教学工作,不断在教学实践中更新专业理论、获取新知识、掌握新的教育动态,并以现有的知识为基础,构建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此来产生出新的教学成果。本文关于在汉语言语法教学中的几点思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借鉴。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