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从选择开始,我们是您最好的选择!—— 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0373-5939925
2851259250@qq.com
我要检测 我要投稿 合法期刊查询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优秀论文 > 教育论文 > 正文

多语种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

作者:李芳,李玟萱来源:《文学教育》日期:2018-04-20人气:1490

本文提出了高校多语种专业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及相应的课程体系改革,并阐述了课程体系改革要突出专业特色,即根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课程体系中嵌入式方向类课程。

一、研究背景

外国语学院除英语专业外,还设有俄语、西班牙语、朝鲜语、法语和阿拉伯语5个小语种专业(以下统称多语种专业)。高校只有打造出自己的办学特色, 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临沂大学作为地方高校,致力于打造山东省应用型特色名校,提出了具有“沂蒙精神特质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这种培养模式规定了多语种外语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应该是语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外语人才。[1] 关于复合型的外语人才很多专家提出了各自的看法和观点。戴炜栋教授认为:“从外语来说,复合型人才主要是指具备掌握了两种专业实用技能的人才。”[2]杜瑞清教授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指既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的各种技能,懂得该门外国语基本知识,也具有其它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一专多能的人才。”[3]罗世平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是“外语+X”,其中X为变项,随社会市场需求和学生个人志趣的变化而变化。[4] 那么,地方综合大学多语种专业的建设怎样才能适应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的需求呢?新时代多语种专业应培养什么规格的人才?课程体系该作哪些调整和改革?面对这些复杂的问题,我们课题组进行了深入地的思考和探索。

二、明确学校定位,突出多语种专业特色

国家“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战略、鲁南经济带的规划、中韩自贸区协议的签订为本地经济的国际化转型和升级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我校多语种专业建设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多语种专业要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就需改革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体系,着力于全面发展、专业口径宽厚、素质过硬、适应性强的复合型高素质专业外语人才的培养。

人才培养首先要满足地方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这些多语种专业要实现转型升级,形成自己的特色,必须搭上当地经济发展的快车,培养适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复合型高素质外语人才。这就要求多语种专业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外语专业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

办出特色就抓住了多语种专业建设的关键。由于我校多语种专业多开设于2005年之后,与英语专业相比,无论是在师资还是在硬件设施上都存在很大差距,所以不可能完全仿照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但商务英语的“英语+商务”课程设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最终我们多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定为:“培养具有沂蒙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复合型外语人才。”把我校多语种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总结为十二个字:“重视基础、拓展能力、提高素质。”“这个培养规格体现了知识、能力、素质三要素的有机统一。换言之,多语种外语人才应是基础知识扎实,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素质全面的复合型外语人才”[5]

三、设置跨学科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内容,课程是实施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载体。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实施这一课程体系的关键是跨学院跨专业合作,将传统外语专业和嵌入式专业知识技能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

以前,多语种专业课程设置基本上由三个模块组成:1.外语专业类课程(如外语技能课、外语知识课);2.思想政治类课程(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沂蒙精神等);3.素质拓展类课程(如第二外语、实习实践、毕业论文、培训、比赛等)。这三个板块基本上与综合性大学和外语院校相同。为了体现我校多语种专业的办学特色,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在现有人才培养方案(2011版)的基础上,修订新版人才培养方案(2016版),其课程体系具有模块化、学科渗透、整合资源、重视综合应用能力培养等特点。课程模块中除公共基础课程、外语专业类课程、素质拓展外,结合当地新兴产业跨境电商对外语人才的需求,加入嵌入式方向类课程,主要由方向类专业基础课(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等)、方向类专业主干课(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等)、方向类选修课(国际结算、通关实务、创业学等)等方面的课程组成。

1.外语专业类课程:包括听、说、读、写、译等外语技能课;概况、文学、文化、报刊选读等外语知识课,这类课程有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外语专业知识与技能。

2.思想政治类课程:包括马列主义主义、马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沂蒙精神等课程,这类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

3.素质拓展类课程:包括第二外语、实习实践、毕业论文、培训、比赛等,这类课程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才,以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着眼点,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 方向类专业课程:包括基础课(国际贸易、市场营销学等)、主干课(跨境电子商务、国际市场营销等)、选修课(国际结算、通关实务、创业学等)。嵌入此模块后,多语种专业群设置与区域经济结构匹配度较高,能够直接为地方和行业服务,既能体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办学理念,也能通过与当地的主导特色优势产业紧密结合,凸显应用型特色,提升学科专业建设的应用品质,加强学科专业的竞争力。

四、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要想实现多语种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课程体系的改革,就要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教学内容改革首先要整合课程体系中的各类课程模块,避免不必要的交叉和重复;其次是要积极学习体现本学科发展趋势的新理念、新成果和新方法,并运用到到教学当中去。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要实行“弹性学年制”,逐步实现学分制和选课制,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提供条件和空间。课程设置方面,学年制采用“2+ 2”模式,即前两年学习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第三、四学年强化。出口方向划分尽量拓宽专业方向,使人才培养由窄深外语型转向广适应用型转变。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注重教学和非教学的培养模式结合起来,本着因材施教和分流培养原则,建设弹性开放的课程体系,即结构优化、综合程度高、基础宽厚、适应性强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 改变以课堂、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现代化教学新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灵活多样,改变以教学办为单位组织教学的形式,积极试行小组教学、个别化教学等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和能动性。教学内容不仅局限于由课内,还要向课外延伸,构筑起课内外相结合的立体教学模式,事实证明,仅依赖于课堂上的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不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因而很有必要组织课外活动,开辟第二课堂,增强其导向性和目的性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上,要充分发挥多语种专业的特色和优势,大力开展教学设计和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的教学应用研究及成果推广工作,提倡并督促教师采用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进行课堂教学的优化设计。

五、强化实习实训,提高人才培养的社会需求符合度

多语种专业要培养合格的复合型外语人才,就必须要注重实习实训工作,这非常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按照《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1]的规定,我国的外语专学生参加实习实训共8周,大约两个月。与国外一些国家相比,实习期短很多,德国的外语专业学生要获得学士学位,毕业前要经过18个月的职业技术培训:包括国外学习、单位实习。在18个月的培训时间里,实习时间占到2/3。美国的组织行为学教授大卫·库伯( David Kolb) 于20 世纪80 年代初构建了一个体验式学习模型: 活动( 体验) →反思→ 归纳→ 应用→ 活动( 体验) ,依次循环,创造性地提出四阶段体验学习圈模型,80年代中期以后加大了高校的实习实训比重。地方高校多语种专业也应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加强学生的实习实训环节。总之,要实现多语种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不仅要强化学生外语专业素质,还要注重学生职业素质。同时,学校还可实施“主辅修制”、“双学位制”课程或开设方向性课程,以满足学生个体的学习兴趣,这样更有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以适应市场需求。通过科学系统的实训项目,为学习理论和实践之间架起一座过渡桥梁,使学生开始从形象认知逐渐融入到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循序渐进、扎扎实实,缩短学生掌握的技能与社会岗位需求之间的差距,符合社会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从而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来源:《文学教育》:http://www.zzqklm.com/w/wy/63.html

网络客服QQ: 沈编辑

投诉建议:0373-5939925    投诉建议QQ:

招聘合作:2851259250@qq.com (如您是期刊主编、文章高手,可通过邮件合作)

地址:河南省新乡市金穗大道东段266号中州期刊联盟 ICP备案号:豫ICP备2020036848

【免责声明】:中州期刊联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如有侵权、违规,请及时告知。

版权所有:中州期刊联盟(新乡市博翰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关注”中州期刊联盟”公众号
了解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核心期刊为何难发?

论文发表总嫌贵?

职院单位发核心?

扫描关注公众号

论文发表不再有疑惑

论文写作全系列课程

扫码了解更多

轻松写核心期刊论文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