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与地基处理技术
一、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特点
(一)区域性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区域间的岩土结构、地质情况以及水文特征均不相同,因此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需结合施工区域岩土勘察的结果,做好工程规划。我国沿海地区,其岩土结构较为松散,且地下水十分丰富,因此该区域的建筑施工必须格外注意,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之上也应当偏向刚性,以防止沉降或建筑倾斜的问题;而在我国西北地区,其岩土结构干燥、孔隙大、耐水性较低,一旦持续性降水,很有可能导致岩土坍塌的问题,因此该区域的建筑施工须做好加固与防水工作。
(二)不确定性
以目前的岩土勘察技术而言,难以对岩土的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这也是造成目前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具体而言,多是因为在岩土工程施工前期缺乏全面的勘察报告,部分数据难以反映建筑区域的岩土性质,而且某些工程内容在一定程度之上会对岩土条件造成影响,甚至引发岩土所处环境的改变,从而造成施工过程之中局部环境的改变。
(三)依赖性
岩土工程施工技术也高度依赖岩土工程科学的发展。即使是其他相关学科,也有一定的要求,这也表明岩土工程具有较高的综合性,施工过程中还需要其他要求。例如,静压桩技术是基于液压技术,真空预压该方法的理论基础来源于真空泵技术和射流泵技术,另外还有超音速等。声波等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中。总之,岩土工程施工处理技术大多是以其他科学为基础的。
二、岩土勘察工作中的问题及对策
(一)勘察人员技术水平不足
由于对岩土勘察工作缺少重视,导致勘察队伍建设不足,队伍中缺少经验丰富、技术成熟的工作人员,从根本上影响了我国岩土勘察工作的发展与进步。常见的问题就是经验和技术的不匹配,也就是说经验丰富的人员缺少专业的技术知识,而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虽然掌握了先进的理论知识,但其缺少实践经验,在实践操作上仍旧存在问题,无法保证实际勘察工作的质量。
(二)岩土勘察施工技术完善措施
1.加强重视,培养人才
要提升施工单位和建筑企业对岩土勘察工作的认识,将岩土勘察工作放在建筑施工的首要位置。为提升勘察人员的技术水平,不仅要做好人才的选拔工作,还要采取有效的培训措施,建立合理的奖惩和评价机制,通过有效的奖惩方法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新型,进而提升勘察团队的整体水平;
2.规范市场,加强管理
对岩土勘察工作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工作,如果发现违规行为一定要严厉处理。规范市场行为,减少市场纠纷,加强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技术方法的改革与创新,促进岩土勘察工作的快速发展;
3.积极采用先进技术,详细统计各项参数
岩土勘察包括监测、波速测试、静荷载实验等多项技术,我们要对这些技术进行完善和改进,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归纳,提升技术的可靠性。积极引入电磁波、弹性波等知识理论,采用先进的设备进行岩土勘察工作,增加勘察效率。
三、地基处理技术
(一)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的工程量相对较大,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承载力和稳定性相对更强的土体,替代原本的地基,因此不会受到原本地基土体性质的影响。不过,换土垫层技术在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消耗较多的材料,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成本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技术人员根据建筑工程地基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替换材料,在保证地基处理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成本费用。
(二)水泥土搅拌桩
水泥土搅拌桩本身属于一种特殊的地基处理技术,主要是在软土基础中,将水泥和软土进行强制性搅拌,待水泥凝固后,会与土体紧密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混合地基,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在实际应用中,水泥土搅拌桩的加固机理,主要是利用了水泥与土层在搅拌过程中彼此之间产生的物理化学反应,不需要掺入过多的水泥,通常不会超过需要加固土体的15%,水泥本身与粘土并不会充分融合,粘土较大的比表面积以及活性会导致水泥土硬化速度缓慢,过程也较混凝土硬化更加复杂,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技术人员做好全面细致的分析,保证地基处理效果。
(三)固化技术
通过使用化学溶液或者胶结结构的方式,以物理或者化学反应的形式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提升地基的结构强度。例如水泥、水玻璃等作为现阶段较为常见的固化材料,能够对土壤空隙进行必要的填充,使得土壤的密实度大大增加,地基的抗压性以及透水性得到提升。根据岩土工程地基处理需求的差异,在实际的施工环节,可以采取压力灌浆、旋喷法以及深层搅拌方式,对软土地基进行高效的固化处理,以切实提升软土地基的结构强度,为后续岩土工程施工活动的有序开展创造条件,同时也降低了施工难度。
(四)夯实处理技术
从构成来看,软土地基主要由碎石、粉土等低饱和度物质组成,基于这种特性,在地基处理环节,可以采取夯实法来进行处理。通过夯击,使得土壤进一步被压实,确保软土的密实度处于合理的范围之内,一般情况下,强夯法能够对地基5m范围内的土壤起到加固作用。在这种背景下,施工企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夯实法的调整,确保夯实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中的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建筑物的后期建造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结合时代的不断变化与发展,采取各种新型的科学技术,不断地加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提高施工处理技术,为建筑物的稳定性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本文来源:《魅力中国》:https://www.zzqklm.com/w/wy/25805.html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