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号难下,这个原因可别忽略了
现在评职称,作者越来越能意识到著作的重要性。出书在职称评审中级别相对较高,同时价格相对核心期刊来说要低一些,总体看来性价比还是很不错的。
但是,随着出书热潮一同袭来的,是书号越来越难申请了。以前可能1W就能申请下来,现在的价格不止涨了两三倍,就算是资金到位了,书号却还是很难下。这是为什么呢?
今天,小编就来给你说一说,你不知道的消息。
1.书号难下,有上面把控严格的原因。
图书属于意识形态领域,受国家控制和审查。一本书,出版社先报送选题到所在地的省级出版管理部门,审核通过后,再由省级部门统一报送总署,总署再统一核发书号和cip数据。
以前呢,书号不受限制,报多少只要符合出版要求就可以批多少,现在则是控制了数量。而且国家现在开始严控质量管,如果被新闻总署抽查到不合格的图书,该出版社的书号供应量会递减30%。
这个现象是从2017年10月份开始的,你是不是也有发现,自己的书号申请好像异常的慢?
以前只要出钱就能出书、花低价钱出书的年代已经过去了,现在,能下号就已经谢天谢地,实在太难了!
据内部消息,2018年国家削减书号10万个,相当于在2017年约30万个书号的基础上削减了三分之一。现在书号再次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取得书号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
现在的情况是,书号枯竭、供价上涨,即便是高价购买,出版社也得先看书的质量,合格了才给出版,否则再多的钱也免谈。
另外,机构整合以后,本着宁缺毋滥的原则,出版总署对书号把控严格,每个出版社分配到的书号及其有限。
杂志社分配到的书号少了,自然就更难以申请了。这只不过是表面的原因。
2.书号难下,有部分机构损己不利人的原因。
现在出书这个市场比较杂,很多机构纷纷乱入,打扰了原本的秩序。
以前,书号申请挺快的,作者自己申请都比较小心翼翼的,一边查重一边改书稿,质量都是无话说的。对于这种情况,杂志社肯定是很放心了,书号申请自然就快。
之后,一些机构开始进入这个市场。他们一边申请书号,一边撰稿。出版社不知道这个情况,还按照以前的步骤来。于是,就出现了很尴尬的一幕——
这边出版社书号已经申请下来,选题也过审了,那边书稿却是不怎么过关,修改来修改去的,拖延时间。
长此以往,出版社不得不采取措施,放慢下书号的步伐。大环境如此,我们也是没有办法改变的,只能是去适应这个节奏。
都说过了,中州期刊联盟存在的意义,就是帮你解决你职称道路上的所有难题。现在,你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
想早一点申请到书号,同时又不想费太多精力和金钱,怎么办呢?
小编来帮你啊,xx出版社,书号审批真的是炒鸡快,现在预订,8月前即可拿到书号。
详情可以咨询我哟(微信:zzqklm002)
- 说一个大家很难认可的观点:C刊要求发表论文的作者是博士副教授身份,原因是为了减少被硬塞过来的低质量关系稿!你能认同吗?
- 掀桌!C扩发布重要投稿声明,允许一稿多投等!网友:就这几条声明,我愿意给他升C!
- 什么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章何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附最全自查攻略,你的论文可能已被选中!
- 给高额安家费,但是考核要求 4 年内发顶刊,拿项目;网友:堪比拿诺奖;为什么高校总是要制定一些老师们根本无法通过的考核要求?
-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现状:初审砍半(退20-50%),外审绞杀(退70%-90%),终审仅存5%!
- 急!论文投稿后才发现参考文献有AI生成的错误,请问会被退稿吗?求编辑解答!
- 在市级党报上发表理论论文,对评职称有帮助吗?
- 学术路线封神之路:博士-博士后-讲师-副教授-教授-四青-院士-诺奖得主;如何一路晋升成为顶尖学术大能?
- 长时间的审稿周期容易引发一个问题:两年前投稿的热门选题,两年后就会变得陈旧或者被其他人发表
- 评职称认可的主流媒体等级金字塔来啦!凡是单位认定主流媒体,等同于CSSCI期刊论文的一定要关注好!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