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建议你发便宜的期刊
论文发表,向来是刚需,不管是职称评审还是学生毕业,不管是以前现在还是未来。
从根本上来看,有的人是真的需要、内心自愿自发去发文章的,而有的人不过是为了应付而已。他们往往更倾向于版面费便宜的刊物。
作为内行人,小编是不推荐发便宜刊的,理由如下:
便宜的刊物,各自有各自便宜的理由,同时也会伴随着很多隐患——
第一,便宜的刊物没有保障
单就知网收录的期刊来说,起发字符数少的刊物肯定是便宜的,毕竟所占版面不多,对应的版面费也不贵。
但是1P发表的文章后续不保险,有撤稿,整改的风险。知网从去年开始对所收录的刊物进行整改,凡是篇幅少的、页码多的都会有下架的风险的。
从去年10月开始,知网就开始着手整改刊物,一直延续到现在,有的刊物现在可能还在收1P的文章,但是后期的隐患比较大,不保险,建议最好少发,不发。
我们发文章应该从长远来看,毕竟文章发出来,你也不是当时就用了,有的是半年以后用,有的是一年以后用。万一现在还是正常收录的期刊,半年以后当你要用了,你可能在知网上就找不到你的文章了。
图便宜是不对的,图保障才是我们的第一选择。
第二,便宜的刊物不一定能用
发文章,很多人是基于可用性能来发的。如果没有用,想必发文章的人应该会少90%。
既然是冲着能用来的,那么不妨发一点贵的怎么了?!!贵的东西它除了贵,一身的优点;而便宜的刊物,它除了便宜,还有什么能看的过去呢?
有的骗子就是利用作者图便宜的心态来诓骗你的,以次充好,拿普刊充当核心期刊,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之前我们说过一个事情,作者在发了一本xx收录的期刊,便宜是便宜,结果出刊一查并非正规期刊,那不是白搭吗?!
图便宜是不对的,图价值才是我们应该考虑的。
第三,便宜的刊物质量不一定高
看看这本,万方收录的刊物,版面费确实不高。但是你看它的排版就知道了。
同样是1P2500+字符的文章,发出来的效果确是不一样的,规规矩矩排版的看上去还像回事儿。一页拍两篇的,看起来就像是广告。
在四大收录网站中,有一个默认的定律,知网收录的刊物相对是版面费贵的。图质量你就选知网,图便宜你就选其他。(可以反驳)
知网收录的刊物,时不时会有自查,整顿下架都是常有的事情。有的刊物或许这个月还收录着呢,下个月就跑去万方、龙源收录了。为什么想必也能猜得出来吧。
并不是说其他数据库收录的期刊就不好,只是相对来说,知网收录的期刊认可度更高一些吧。孰优孰劣,相信你会明白的。
图便宜是不对的,图质量才是发文章的第一要务。
以上,并非绝对,小编说的是普遍情况。当然,不排除有些人就是不在乎这些,只要能发出来就行。如果你是这种情况,请忽略!
发文章,肯定是想要效益最大化的,所谓效益,不能只看眼前的蝇头小利,更要往长远去看。希望这篇文章都能说到你心里!
下期,再见!
- 说一个大家很难认可的观点:C刊要求发表论文的作者是博士副教授身份,原因是为了减少被硬塞过来的低质量关系稿!你能认同吗?
- 掀桌!C扩发布重要投稿声明,允许一稿多投等!网友:就这几条声明,我愿意给他升C!
- 什么是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文章何以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转载?附最全自查攻略,你的论文可能已被选中!
- 给高额安家费,但是考核要求 4 年内发顶刊,拿项目;网友:堪比拿诺奖;为什么高校总是要制定一些老师们根本无法通过的考核要求?
- 中文核心期刊投稿现状:初审砍半(退20-50%),外审绞杀(退70%-90%),终审仅存5%!
- 急!论文投稿后才发现参考文献有AI生成的错误,请问会被退稿吗?求编辑解答!
- 在市级党报上发表理论论文,对评职称有帮助吗?
- 学术路线封神之路:博士-博士后-讲师-副教授-教授-四青-院士-诺奖得主;如何一路晋升成为顶尖学术大能?
- 长时间的审稿周期容易引发一个问题:两年前投稿的热门选题,两年后就会变得陈旧或者被其他人发表
- 评职称认可的主流媒体等级金字塔来啦!凡是单位认定主流媒体,等同于CSSCI期刊论文的一定要关注好!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官方认定!CSSCI南大核心首批191家“青年学者友好期刊名单”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重磅!CSSCI来源期刊(2023-2024版)最新期刊目录看点分析!全网首发!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