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刊物都在发21年征稿函了,为什么你还在咨询年内刊物?
现在很多刊物都已经在发2021年的征稿函了,却还是有很多作者在咨询年内的刊物,这确实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我们知道杂志社都是预先收稿的,普刊差不多会提前3-4个月左右收稿,你现在投稿的文章,录用的话也是21年以后的刊期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出刊的文章也都是作者几个月前投稿的文章。
而核心因为刊物级别高,收稿也多,一般是要提前半年左右预收文章的。所以核心我们经常说要提前一年左右时间去准备,为的就是防止时间太晚出现耽误用书的情况。
以学报为例:
收稿/投稿:
编辑是收稿,作者呢就是投稿了。投稿一定要慎重选刊,最好先在知网上浏览一下同类型的文章发哪些学报,有针对性的进行投稿。
另外,投稿方式最好去知网上找,有的刊物在知网开通有投稿系统,有的刊物没有,可以通过知网的原版目录页进行查询。千万不要直接在浏览器搜索哦!
对了,投稿前最好对文章进行查重。有的学报卡查重关,编辑收到稿件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测抄袭率,不过关的直接退稿,通过的才有机会进入初审。也有的学报是在审稿过程中进行查重,这种流程的不太多。不管哪种情况,最好先自查,否则耽误的都是自己的时间。
初审:
一般是责编初审,责任编辑对所有来稿进行认真审读和初步筛选。主要看文章的方向,如果你文章的方向和刊物的收稿方向不一致的话,肯定是要退稿的。有的文章选题可能比较好,但是文章部分内容不太对题、不太符合刊物定位,也是需要返修的。初审通过的文章将会进入下一个审稿阶段。
复审:
复审主要看初审后留下的文章是否具有刊登价值,并对稿件提出进一步的修改意见。复审审核的主要是相关领域的专家,审稿内容主要是稿件的创新性、学术性、实用性、可读性等内容,并提出具体的意见。不适合发表的就退稿,合适但欠缺某方面内容的会退修,合适发表的将会将入终审。
终审:
终审主要是各版主编对前面环节的审稿意见进行综合评定,并对稿件进行最终裁定。一般来说进入终审的问题都不大,不过终审被PASS的也有,这里就主要看稿件质量够不够硬核了。
剩下的流程就是:录用--交版面费--安排刊期--出刊。
发学报,从投稿到录用,要经过初审、外审、复审等一系列过程,层层过关斩将才可能会被最终录用。但凡中间有一点差错,都有可能被退稿。
被退稿的话还要重新投稿,也就是重新走这些流程,那时间上可就更长了。再加上刊物都是预先收稿的,我们也就可以预见刊期是要多晚。
现在都已经是11月17号了,再有44天就到2021年了,你觉得收年内刊期的还有几个刊物呢?
老话说,“发文章要趁早啊!”
- 扎心事实:如果你想发表核心期刊论文,你必须保证手里有10篇论文在滚动投稿!
- 评职称,还能认可出书副主编吗?备案的副主编和不备案的副主编有什么区别?关于出书副主编,看这篇就够了~
- 期刊被核心剔除后,为了重回核心,能有多拼?
- 能独立发C刊的人并不希望C刊被取消......或者说应该取消的不是C刊,而是不合理的审稿、约稿、发文制度,相反应该增加c刊才是!
- 第一次见这种审稿流程——论文收稿后直接到退稿??!为什么没有中间的流程啊,是告诉我不用等了,后面会直接退稿吗?
- 年中,我总结了2025年论文发表的三大误区,唯期刊、唯时间、唯价格。针对新时期论文发表,我会给出全新的发表策略,进来看~
- 警惕!新型评职称论文发表骗局产生,已有万人入局!
- 第一次知道省级期刊下面还有市级期刊,长见识!但是评职称发论文时,到底能不能发市级期刊呢?求问……
- 法学博士、法学教师,想发核心期刊论文,你就看这几个刊物啊!比着仿写,虽然要求高一些,但是相对好发,听我的,准能录!
- 学校对导一作博二作的论文不认定为毕业条件!这届硕博生,更难了!如今发文难度恐怖如斯!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
- 《农业经济》论文投稿解析,难度指数四颗星,附好发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