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发文章,这些选题请不要碰!
01 疫情时代……
首先,“疫情”算是一个敏感话题,一般的刊物是拒收疫情相关的文章,只要有“疫情”字眼,80%的可能都是退,尤其是普刊。
(某刊物的要求)
其次,一般人对疫情+话题的探讨往往流于表面,很难有深入的探讨。毕竟不是专业人士,写的文章质量一般,就只能发普刊,关键是普刊压根拒收疫情相关,如此一来,只能是自己写的文章自己欣赏,难以被期刊接收。
而且,到现在为止,国内的疫情已经得到较大缓解,有关于疫情+的研究也有相当多的学术成果了。以后再写疫情相关,难免会与前人有重合的地方。如果疫情也算是一个热点的话,就让他作为过去式退出我们的选题范围吧。
同理,疫情不能写,后疫情最好也避免一下
02 精准扶贫……
学术,切忌闷头搞研究,最起码一些党的大政方针要了如指掌吧。
中国国务院扶贫办早在2020年12月30日就已经表示,“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中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全部退出,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全面完成。”
也就是说,我们国家在去年就已经全面脱贫了,不再有贫困县/村的说法。如果到现在,你的文章还在写“精准扶贫下……”,那你这不是跟国家过不去嘛
当然,精准扶贫并不是完全不能写,像纪录片、电影等方面的写精准扶贫是完全不出错的。
但是像论述脱贫攻坚办法的,最好是不要写。如果你真的想写,小编给您一个选题,以后可以慢慢从“脱贫攻坚/精准扶贫”过渡到“由脱贫向振兴转变……”
03 时事政治的最好不写
本来小标写的是“涉及十八大十九大领导人的不要写”,再想想完全可以归为一类,时事政治的不要写。
常规类的包括:中美中日等国际关系、台湾、国家政府层面的选题;
时政类的包括:十八大十九大等当时最新的政治会议等。
最好是文章不要涉及领导人的决策,很多人喜欢写某个领导人的某个政策。某个政策的出台可能只是应对当时的状况,社会在发展,政策也在改变。想让自己已发的文章有更高的引用量,最好是不要过多涉及政治。而且政治应该当属所有选题中最不好把控的一类了,慎重!
都说“题好一半文”,如果说拟一个好标题,一篇文章就成功了一半。那么,选好一个选题,一篇文章就算是成功了80%。
选题是文章写作过程的首要环节和核心要素,是至关重要的存在。它决定了论文写作的方向和目标,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成文的方法和途径。
编辑在审稿的时候,也是主要看选题的,选题的好坏可以说是直接决定了文章的录用与否。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刊物都在发选题指南,刊物的版面都是有限的,而投稿的文章太多了,这些文章中有的跟刊物完全不沾边的。
为了节省彼此的时间,就有了选题指南。这样杂志社可以收到更符合刊物定位的稿件,作者也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选题行文,一举两得。
所以,发文章请一定要在选题上下功夫。
- 新传出版广电专业实惨!去年北核换届踢掉几本好发的北大核心,今年CSSCI目录换届又掉选几本期刊……附新闻传播方向期刊投稿方式!
- 期刊如何申请EI数据库收录?
- 核心期刊的增刊能用吗?到底是谁在发表核心期刊的增刊呢?
- 为什么发报纸理论文章这么便宜!?学术发表红利期背后的隐忧正在浮现
- 为什么现在国家鼓励老师、科研人员在报纸上发表理论文章?附45个报纸理论版投稿邮箱
- 到底是从讲师晋升到副教授难,还是从副教授晋升教授难?哪个更难呢?
- 刷到个帖子,“太离谱了!2022年投稿学报论文,2025年才给退稿。”不懂就问,投稿学报真的这么难吗???(仨叹号以表重视)
- 最新SCI-HUB备用网址,找文献必备!
- 这些教育SSCI期刊,几乎不退稿,OA无版面费,毕业、评职直接冲,录用率超高,收稿范围广!
- 100%科研人必备小技能:手把手教你查询SCI/SSCI期刊名称缩写!另附:2万本英文期刊ISO、JCR缩写列表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