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从核对样稿到上网1小时20分钟,这速度惊着我了!

8月底投稿,9月初录用。突然有一天编辑给我发消息了,时间节点记得特别清楚——
9:22发来校样稿,样稿核对无误。
10:42已经可以在光明网查到文章。
这速度真的是惊着我了

咱只能说,认可度不低
👉博士毕业用:下图是某985、211高校博士毕业要求。古早的时候,高校毕业都要求博士发C刊,发SCI、SSCI,最主要的目的是提高单位的科研成果。但是很少考虑到青年学者是否有发C刊发SCI的能力,因此条款经常被人诟病。
新媒体时代,科研也在与时俱进。网络优秀成果崛起,正一步步成为毕业条件的新秀。很多博士在读慢慢都不发期刊了,改发网站和报纸。一是传播力度更广更大,二是发文难度降低,更考验作者的科研能力,三来此要求更人性化。
👉老师评职称:下图是某一本大学职称文件,对于国家级报纸和网站成果给予大力肯定。
调查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将拥有9.837亿网民。网络也正逐渐成为人们发声、表达观点的重要途径。对于高知识分子来说,他们属于各领域内的佼佼者,在某些话题当中会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力。这个影响力是期刊难以企及的效果。同时,互联网上信息又是良莠不齐的,我们急需一种科学正能量的话语出现。所以,为紧随时代发展,网站文章评职称已经是大势所趋了。

优势一:周期短
期刊发表流程:投稿--审稿--录用--出刊--印刷--邮寄。普刊流程下来得5-6个月,核心更长,要一年多周期。遇到那些时效性比较强的稿子,但凡发出来价值就大打折扣了。特别是电影电视类和新闻热点类的稿件。
而网站就不一样了,就像光明网,从校样到上网两个小时,填过印刷这一步骤,时间差真不是一星半点的。
特别适合时间着急的作者用!
优势二:版面多
刊物在创刊的时候就已经在国家出版总署备案,每期多少页,这个是不能变动太大的。所以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话“僧多粥少”。
而网站文章就不会有这个难题。网站的空间是无限大的,永远不会出现“有文章却没版面发”的情况。
优势三:不限身份
网站只看传播力,只要文章质量够好就行,不在乎作者是否是高职单位。
特别是对音体美的作者,真的是福音了。不管是人民网还是光明网,都有文艺等栏目,音体美完全可以消化下来。尊得很nice!

发网文有限制。
网络平台虽然载文量巨大,但是数据都是不定时更新的,你的文章不会长时间停留在网络上,会有下架的可能。这跟政治大环境是有关系的,谁都改变不了。
比如马上二十大,社会的发展会带来新的问题,二十大肯定会提出一些完全或者部分否定之前政策的新政策。那么,不适合新环境的旧政策文章,肯定会面临下架的局面。
不过我们发职称文章,一般和政治接轨的话题比较少。因此,这个问题也是不用过多担心的!
- 作者对期刊编辑的要求简直低到尘埃——已读回执就是胜利???
- 主流媒体发表的学术论文能上中国知网吗?
- 国际普刊最新刊期播报!教育类期刊最快可发10月版面,知网收录!
- 中国知网《高学术影响力中国报纸评价报告(2025)》遴选结果已发布,多个理论报纸上榜~
- 读报纸理论版论文:《光明日报》理论版论文选题规律四则及投稿相关建议!
- 理论版报纸论文发表的几个误区,看看你中了几个?
- C刊打明牌,不装了:只要署名中含有非博士学历,就拒稿!所以硕士发C是真的没机会了?
- 《中国社会科学报》发文:“一稿多投”不构成学术不端,“一稿多用”才是真正的学术不端!
- 我的拒稿论文,被审稿人抢发了!
- 【论文发表指导】为什么已经录用的论文还会被退稿?你遇到过这种情况吗?
- 喜报!《中国博物馆》入选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最新CSSCI南大核心期刊目录2025-2026版)!新入选!
- 2025年中科院分区表已公布!Scientific Reports降至三区
- 2023JCR影响因子正式公布!
- 国内核心期刊分级情况概览及说明!本篇适用人群:需要发南核、北核、CSCD、科核、AMI、SCD、RCCSE期刊的学者
- 我用了一个很复杂的图,帮你们解释下“23版最新北大核心目录有效期问题”。
- CSSCI官方早就公布了最新南核目录,有心的人已经拿到并且投入使用!附南核目录新增期刊!
- 北大核心期刊目录换届,我们应该熟知的10个知识点。
- 注意,最新期刊论文格式标准已发布,论文写作规则发生重大变化!文字版GB/T 7713.2—2022 学术论文编写规则
- 盘点那些评职称超管用的资源,1,3和5已经“绝种”了
- 职称话题| 为什么党校更认可省市级党报?是否有什么说据?还有哪些机构认可党报?